边艺 张东平 袁秋征 济宁报道

“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因一颗小蒜头而享誉世界的金乡县,近年来在稳定传统大蒜产品加工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延伸大蒜产品加工链条。进项本土企业当地企业金春雨种业培育的紫皮早熟大蒜新品种“金蒜5号”相较传统品种,亩产量多出20%以上,大大提升了大蒜产业的经济效益。

埋头六年 金乡县金春雨种业育出“金蒜头

一袋袋圆滚滚的蒜头被收纳整齐,摆放到货架上。在金乡大蒜国际交易市场,码蒜的李师傅向记者介绍到:“今年大蒜市场行情特别好,每亩地能比去年多增收2000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蒜头、大产业,多年来,金乡人用行动践行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今年4月,金乡县推出最新研发成果——紫皮早熟大蒜新品种“金蒜5号”。

“金蒜5号”,由金乡本土企业——山东省金春雨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等单位专家,历时数年培育而成。相较于其他品种,“金蒜5号”生长周期缩短了10天左右,避开套种模式两种作物共生期,实现大蒜机械化收获,每亩地节本增效1000元。示范田“金蒜5号”的鲜蒜蒜头平均亩产高达5600斤,与对照品种常规金乡紫皮相比,增产幅度达到了26.4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培育新品种并非易事,研究团队不仅需要面对种种技术难题,还需面对市场需求波动、气候条件影响等多重挑战。育种之路万分艰难,研究团队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吸取经验,经过六年艰辛的研究,才有了如今的“金蒜五号”。

解决良种“卡脖子” 金乡蒜实现有蒜有种

“我们公司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卡脖子’的情况建立的,”京信农业集团董事长杨建强骄傲地向记者展示,他身后正是价值二百余万元的蒜种摆放架,“这里收集了大蒜新品种468个,有目前全世界陆生种植最多的大蒜种质资源圃。我们在国内很多地方开设了外繁基地和育种实验室,就是为了更大程度地将大蒜的优质性状保留下来,让育种这件事情,不用求助于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去育种外,山东省金春雨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7月成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金乡)大蒜产业技术研究院,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开展大蒜新品种培育、品种改良、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拉长金乡大蒜产业链条。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杨建强十分信奉这句话。金春雨这粒种子,在金乡县的土壤生根。如今,金春雨通过科技大讲堂科普农业新技术累计培训5000人次,辐射带动30000余户,实现社会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承担了育种重任的山东省金春雨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只是母集团京信集团布局的一环。京信集团按照“1+4+13+N”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围绕建设为农服务全产业链体系。子公司山东嘉诚仓储有限公司主攻仓储年仓储周转加工农产品10万吨;山东康瑞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肥料生产可达20万吨。

近几年,集团旗下合作社、分公司多次承接政府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的项目,凭借着强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了连接政府与小农户之间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了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落地。目前京信集团累计托管、半托管土地达到120万亩次,服务农户达60万人次,年营业额达到2.7亿元,促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化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