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黄金村豇豆种植基地,只见翠绿的豇豆密密麻麻悬挂在藤蔓上,好似一串串绿色的珠翠。藤架间,工人穿梭其中,熟练地采摘豇豆,并将其扎捆、装筐,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这里采豇豆,80元一天,豇豆采收完后,基地又要开始种蔬菜,我也可以来务工。”黄金村村民刘珍香一边采摘豇豆,一边告诉记者,基地不仅离家近,还随时都有活做,真的很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黄金村豇豆种植基地约6亩,由贵州省司法厅援建,后交给该村合作社统一种植管护。为提高土地效益,该村合作社采取轮作方式,在豇豆采收完后,种植应季蔬菜,这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有效解决了该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村今年发展豇豆产业6亩,现正处于采摘阶段,每天有4-5名工人在基地采摘,预计能够采摘40天左右,总产量在2万斤左右,在促进村集体增收的同时,也能有效带动在家劳动力就业增收。”黄金村文书刘彪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黄金村的豇豆目前每天可采收500余斤,采摘后由村干部送往县城销售。豇豆采摘结束后,将继续雇佣村民整地种植白菜等应季蔬菜,进一步增强土地“造血”功能,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