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以“听好人故事 育文明乡风”为主题的“善行天下 德耀南沙”2024年南沙区好人故事分享会第五场活动,在港湾街道鹿颈村委会大院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活动由南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南沙区委宣传部、南沙区文明办主办,旨在通过事迹宣讲、嘉宾访谈、文艺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学习、弘扬好人事迹、道德模范精神,激励更多人起而行之,引领全社会建设精神文明,为南沙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朱德旺:

乡村振兴领头雁

担当作为好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立心为公不谋私,群众眼光雪亮。”广州好人、港湾街道深湾村党支部书记朱德旺深信,在群众里树立威信,群众信任你、配合你、支持你,就会有底气。朱德旺从2002年开始任深湾村村干部,自此开启了他二十多年的基层干部生涯。

“用乡土情怀治理乡村”是朱德旺的治理之道,每天他早起“巡村”一圈来听取村民的意见,一旦发现问题,他马上“开小会”商量解决措施。他常常跟村民说“有问题就找我”,村民遇到任何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朱德旺。因为敢作为、有担当,村民对村委会的信任度大大提升。“作为村的党支部书记必须立下规则,就是思路清晰,敢于担当,才能当好带班领头雁的作用。”朱德旺在故事分享会现场如此表示。在朱德旺的带领下,深湾村一步步蜕变,道路平坦开阔,环境干净整洁,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提升,被评为省市美丽宜居村、垃圾分类示范村。

曾子怡:

深耕“小窗口”

服务“大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沙好人、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局治安管理处民生警务服务中心辅警曾子怡小时候曾被一名民警从车轮下救出。如今,她也穿上了一身藏蓝,站在分享会的现场讲述她的故事。

作为一名户籍辅警,曾子怡透过小小的窗口,见证了南沙的飞速发展,看遍了群众的悲欢离合,收到过不少锦旗,但最难忘的是6岁男孩小浩清澈的眼睛。因为缺乏有效的出生证明等问题,小浩的户口一直没能成功办理,无法上学。为了尽快解决小浩的户口问题,民警带领曾子怡一边积极与卫健、村委等职能部门沟通,一边想方设法联系小浩母亲。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小浩母亲终于答应回乡协助办理儿子的入户手续。

“各种各样的难题不断出现在我们的工作中,虽然过程都很曲折,但我始终认为这就是我们的责任。”曾子怡在分享会上如此表示。在民警辅警们的共同努力下,南沙公安户籍业务已经成为展示南沙速度的窗口,办理入户只需1周,特事特办仅需1天,多种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审批效率居全市前列,“抱养弃婴入户机制”全市推广,开启了南沙户政审批新模式。

翟沛森:

情系古炮台

力筑中国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沙好人翟沛森是一名地道的南沙水乡人,出生于南沙的三民岛。十八岁那年,翟沛森离开故土参军。一晃二十年,1983年转业又回到家乡担任武装部部长,一直工作到退休。“老南沙对家乡的一草一木自然熟知,对本地闻名中外的虎门炮台更是了如指掌。”翟沛森分享道,在退休后,他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军人、老干部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投身南沙精神文明建设和关心下一代成长等各项工作及志愿者服务。

“关工工作的重点是开展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教育,而宣讲活动又是思想教育中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因此,翟沛森充分利用南沙虎门炮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组织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到炮台参观,开展红色教育。

黎德森:

退休不褪色

于全国文明村创建中

奉献光与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市道德模范黎德森曾是农民、商人、企业家,后来当上南沙区鹿颈村党委书记,让鹿颈村的村民过上了和谐安定的小康生活。

早在2009年,鹿颈村村民就实现了在村医疗站看病(按国家公费医疗标准)全免费,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比国家提前一年推行全免学杂费;雇用车辆免费接送学生上学读书,对成绩优异学生进行公开奖励……黎德森带领村委会着力开展鹿颈村民生建设,让村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与红利,让村民的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在2021年退休后,黎德森仍然热心公益,关爱老幼,在需要自己的地方发光发热。黎德森谨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听党话跟党走,积极配合村党委工作,在村委会升级改造村工业园等重大项目上配合支持、建言献策,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助力村经济有更大的发展。

陈伟坚:

无私领养残疾孤儿的

“代养爸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惑之年的中国好人陈伟坚,是南沙区鹿颈村的普通村民,也是一位“代养爸爸”。自1990年以来,他十几年如一日地助养了一批来自不同地区孤儿院的残疾儿童。这些无父无母的残疾儿童无疑是不幸的,然而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乐于助人的陈伟坚,他用自己的慈爱之心为这群孩子创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虽然说是领养的孩子,但其实都是心头肉,跟自己的孩子没区别。”每每提及这些孩子,陈伟坚脸上总是挂着慈爱的笑。

虽然陈伟坚的工资不高,但他仍是以一颗平常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社区困难者、求助者提供及时帮助。

罗建:

“好女婿”平凡孝心

演绎人间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长时间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并非易事。但在广东好人罗建的岳父患病期间,罗建坚持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带着耐心、细心和爱心服侍生活不能自理的岳父,直至岳父离世。罗建已先后照顾了他的父亲、母亲、岳父、岳母4位老人,诠释了何为“百善孝为先”。如今,罗建虽然年老,但依然坚持每天照顾岳母,罗建的岳母更是逢人称他是“半个仔”。

罗建时时刻刻把党徽佩戴在胸前,让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几十年来,他始终坚持做好人好事不求回报,不留姓不留名;坚持把帮助他人排忧解难当成应尽的本分,并以助人为乐为荣。

此外,活动现场还有精彩的

节目表演和有趣的游园活动。

港湾街道鹿颈村醒狮队带来表演《醒狮送祝福》,现场演绎着喜庆的氛围;歌手吴涛献唱《感恩》,用歌声演绎感恩的真谛;海韵曲艺社带来粤曲《横档岛抒怀》,以传统曲艺形式展现港湾风貌;来自广州市北达技工学校的同学们,则用优美的舞姿献上一曲《花开的季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乡风”为主旨的游园活动,同样吸引不少人参加。“圈住好人精神”“丢弃歪风陋习”等小游戏,寓教于乐,得到了参与者们的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南带你看

南沙出发“邮”世界①|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开港开航 首批600余名旅客“尝鲜”

相“粤”金交会,成功解锁南沙展区新“金”彩!

文字:何倩蓥

图片:何倩蓥、南沙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编辑:张瑨欣

校对:刘嘉欣

二审:李夏同

终审:李立志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