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口腔内含有大量的益生菌群,是抵御病毒的重要屏障之一。对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全国口腔微生态学组组长、黑龙江省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马晟利教授指出,良好的口鼻咽腔环境有助于守牢“病从口入关”,不让病毒和细菌乘虚而入。

守牢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身为人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咽是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一个长约12厘米的漏斗状肌性通道,由肌肉和黏膜构成,其内腔称为咽腔。口腔、鼻腔、咽腔共同构建了消化道与呼吸道的通道,并各司其职。马晟利解释说,口腔和鼻腔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食物由口腔经口咽进入食管,空气由鼻腔经鼻咽进入气管,而外来的细菌或病毒往往利用口鼻咽部黏膜表面的“定居点”而侵入人体。为阻挡这些微生物的来犯,口鼻咽腔内的固有菌群构筑了天然且坚固的“堡垒”;同时,围绕在鼻腔、口腔和咽腔连通处的周围,还有咽扁桃体、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围成的咽淋巴环“防线”,用来抵御外敌。

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在全生命周期内占有特殊的角色和地位,其中不仅有适宜各种微生物“安营扎寨”的温度、酸碱度,还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湿度和营养源。

马晟利介绍,各种微生物在口腔不同部位共栖、竞争和拮抗,在种群数量及功能上保持着动态平衡的自稳状态,营造了人类复杂的口腔微生态“微世界”,有助于阻击外来病菌。

多方法维护口腔微生态平衡

如何才能维护与建立口腔微生态平衡呢?马晟利给出如下建议:

一要注重口腔卫生。每天坚持刷牙2—3次,刷牙不可以“走形式”,以免食物及细菌长时间在口腔中滞留。同时,可以咀嚼口香糖,以促进唾液分泌;唾液既可以为口腔微生物群的黏附、增殖和定植提供必要的条件,能够通过矿物含量、离子浓度、氟化物含量、溶菌酶、乳铁蛋白、纤维结合素和维生素的变化,合理调节口腔微生物的种群及数量,有益于于口腔微生态平衡。

二要密切关注口腔菌群的改变。口腔中微生态的失衡,容易使微生物群体向病原体的相关菌群转化,刺激致病菌大量繁殖,由此患上口腔异味及龋病、牙周炎等疾病。而口腔微生态的正常秩序如若被打乱,就会激发机体的炎症反应,或经过口腔定植菌群的传播,干扰机体其他系统器官的正常微状态,带来肠道疾病或呼吸道疾病。

三要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在保持健康饮食习惯的同时,适当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可促进有益菌的生长。高糖食物易使口腔产生致病菌,如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杜绝摄入高糖食物。同时,要尽量多吃粗粮,在咀嚼中达到自洁的效果。尽量少吸烟、少嚼槟榔、少饮酒,儿童尤其要少喝饮料,喝完饮料应及时用清水漱口;少吃太烫、太热的食物,以免伤害口腔黏膜;少用牙啃瓶盖、骨头等硬物,养成良好的用牙习惯。

四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锻炼身体,适当有氧运动,均可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减少因微生态失衡诱发疾病的概率。(衣晓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晟利,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全国口腔微生态学组组长、黑龙江省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