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有人一直年轻,但总有人年轻。

1990年,在袁定阳填报高考志愿前夕,父亲袁隆平曾与他展开过一场父与子、新与旧的谈话。

堆满着各类书籍的房间内,一张不大的书桌旁,袁隆平与小儿子袁定阳正面对面坐着。

“爸,我想填报广西农业大学的农学专业。”

“学农业我当然支持!”看着眼前一脸向往与期待的青涩脸庞,袁隆平沉思片刻,“能和我讲讲你为什么想要学习这个专业吗?”

“当然是想成为和您一样的人!”

听着儿子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可否认的是,袁隆平确实有一瞬间的骄傲与欣慰:像我一样做个踏实肯干的农民挺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转念一想,又有些不确定儿子的意思。

像我一样的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研究杂交水稻的农民,还是名声职位还不错的研究中心主任?

思及此,袁隆平正了正神色,严肃地对儿子表示:

“做农业很苦很累,如果你下定决心要从事这一行,那就千万别再想着升官发财。”

面对父亲的一番话,袁定阳坚定地点了点头,“爸,您放心,我不是奔着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去的。”

于是,在这个小小的书房内,在这个小小的书桌旁,历史的接力棒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传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心向农的引领者

一心向农的引领者

1949年,高中毕业的袁隆平不顾父母反对,毅然选择报考相辉学院(一年后相辉学院农学系并入西南农业学院),并将农业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教学。

学校位置偏僻,路途遥远,由于疲于奔波,在来到农校后,袁隆平便很少回家,并且一直在此任教长达十八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校的教育条件和生活条件都较为贫苦,比不得他之前的生活,但他却从未在意过这些。

据他的学生回忆,袁隆平是所有教师中最受欢迎的,上课时幽默风趣,下课时平易近人,而且不拘小节。

有时讲得激动,黑板写满了,便直接将手一缩,抓着袖子就擦起黑板来。

在那里,袁隆平与初恋相遇相识相知相爱,可就在二人相恋三年,将要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方却另嫁他人。

三年浓烈的感情难以消散,失恋的苦楚让袁隆平化郁闷为动力,他将自己全心全意地投入农业,一头扎进水稻试验田的研究中去。

努力就会有回报。这不,正当他全身心沉浸在研究中,1960年7月,他在学校试验田意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

经过对其子代的研究,他发现这株水稻出现了性状分离的情况,这与通常为自花授粉的水稻明显不同,因此他推测其应该是一种天然的杂交水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发现让袁隆平兴奋不已,为研究杂交水稻常常废寝忘食,同事们心有不忍,便张罗着为他相亲,给他和姑娘牵线搭桥。

通过相亲,袁隆平认识了邓则(后改名为邓哲),一个活泼大方,爱笑爱说的女学生。

一开始,袁隆平还不太能接受邓则,毕竟她曾是自己的学生,多少有些迈不出心里的门槛。

可在接触下来,他还是无法自拔地爱上了这个热情爱笑的女孩。

于是1964年2月,借着邓则回校参加职工运动会的契机,二人在全校老师的见证下结为夫妻。

作为妻子,邓则是袁隆平的坚定支持者,而同样作为农业研究人员,她也是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最早参与者。

新婚之后的同年七月,袁隆平在试验田中寻得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水稻,并经人工授粉,使其成功结出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两年间,袁隆平带领科研小组吃在稻田、睡在稻田,夜以继日地进行杂交水稻育种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组人员共同努力下,最终成功在六十个瓦罐里培育出雄性不孕系水稻。

可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正当所有人在为这一充满希望的研究结果欢欣鼓舞时,特殊时期到来了。

那六十个承载希望的瓦罐,被批为“资产阶级的瓦罐”,在一个雨后被人摔破砸烂,幸而有几株得以保存,不至于所有努力功亏一篑。

此后,袁隆平更是对自己的水稻严加看护,吃饭睡觉都要守在试验田旁,妻子邓则曾开玩笑说:

“他呀,对待水稻比对待自己的孩子还上心,有时候你都搞不清谁才是他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身向农的跟随者

转身向农的跟随者

虽是玩笑话,却也透露出一种心酸,袁隆平不是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不想与妻儿相聚,共话家常,只是那时的国家更需要他。

60年代,大儿子袁定安出生时正赶上瓦罐被砸,袁隆平一整颗心都扑在水稻种子的恢复研究之上。

儿子的出生虽让他倍感欣喜,但他实在分不出多余的精力,去好好地陪伴这个新生命的降生与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邓则懂得他的不易,知晓他的所思所想,从未对他有过一句怨言,而是独自一人将儿子拉扯长大,教育成人。

好在袁定安打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不仅从未让邓则在其学业上有过担忧,还经常拒绝同学游乐的邀请,一下学便回家帮母亲做活。

那时候考取大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袁定安虽然成绩不错,但高考第一年还是不幸落榜。

考试之前,面对自己袁隆平儿子的名头,压力已经不小,现下落榜,更是让他压力倍增。

但他顶住了压力,不顾他人的嘲讽惋惜,选择复读。

在这一年间,袁定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眼前事,付出了更大的努力,最后成功考取大学,学习管理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南种子公司,从事着别人眼中“铁饭碗”的工作。在这里他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一日复一日,仿佛一成不变,令他很快感到厌倦。

国企工作的安稳却让他有些找不到方向,他心底一直有个声音,告诉他:我想要的生活不是这样的。

于是,1987年的一天早上,袁定安敲响上级办公室的门,向其递交了自己的辞职申请,着手创业经商。

由于缺少经验,在事业创立之初,他吃过不少苦头,一边四处碰壁,一边吸取经验教训。

在一度想要放弃的时候,他不禁想到自己的父亲。

在培育杂交水稻的这条路上,父亲何尝不是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承受着别人一次又一次的质疑,自己又怎么能够轻言放弃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历经几年艰苦奋斗,袁定安不仅成功创建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还不断扩大规模,扩展领域,成为湖南当地一家在农业领域颇具盛名的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子袁定江和袁定安一样,出生于60年代,与哥哥不同的是,他在高考第一年,便考取了长沙一家央行直属高校:湖南财经学院,学习金融专业

毕业后他南下珠海,顺利进入政府部门成为一名公务员。闲暇之余,还攻读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成功考取武汉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高学历和过人的学习能力,使得袁定江一度被重用,从基层会计,到财政局农民贷款项目负责人,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主办,再到市政府办秘书,他的仕途无疑是令人羡慕的。

但他自己却不满意。

也许是父亲和哥哥都选择投身农业的影响,或许是在财政局负责农民贷款项目时带给自己的感触,让袁定江觉得自己属于农业。

于是,他放弃在市政府的工作,回到湖南,任隆平高科技公司副总裁一职。

与袁定安公司主营杂交水稻种子的加工、包装销售不同的是,袁定江所在的公司主要研究如何用科技助力传统农业。

不过相同的是,两人都是跟随着父亲的脚步,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农业发展开拓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力向农的接棒者

接力向农的接棒者

和两位哥哥不同的是,小儿子袁定阳从小就对农业十分感兴趣。

他从小就爱跟在父亲袁隆平的身后,父亲在试验田里研究水稻,他就蹲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盯着看。

看他感兴趣,在不忙的时候,袁隆平也会给他讲一讲杂交水稻,尽管大部分时间他并不听得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时和水稻田打交道的经历,让袁定阳在高考时毫不犹豫地选择报考广西农业大学,学习农业专业。

毕业后,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进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

两年后又考入湖南农业大学遗传育种学专业攻读硕士,获得硕士学位后又考取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研究分子生物学。

十多年的学习,让他有着丰富的农业知识储备,待学成归来后,便一直跟随着父亲的脚步,从事着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

对于自己走上农业的道路,袁定阳表示:

“这些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父亲从来没有要求我去学习什么,只是我觉得农业能给我带来成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级水稻亩产从八百公斤到九百多公斤,这些都是很实在的东西,带来的幸福感也是实际的。”

多年来,正如当时向父亲承诺的那样,袁定阳从来没有追求过声名利禄,一直默默无闻地在水稻分子育种、水稻高产相关基因定位与克隆以及绿色超级稻的选育等领域进行着研究。

前些年,为更好地利用我国大片盐碱地资源,父子二人决定联手研究耐盐碱水稻,为提高水稻总产量,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向盐碱地发起挑战。

可惜的是,在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先生不幸离世。

父亲的突然离世让袁定阳悲痛万分,可他不能沉浸在悲伤中,他要振作起来,从父亲的手中接过农业发展的接力棒,替父亲完成“禾下乘凉梦”。

父亲去世后,袁定阳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推进“袁梦计划”,进行耐盐碱水稻的培育与推广。

6月18日,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安盟分中心、中国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试验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落户。

落户大会上,齐绍武和袁定阳一起切开了面前的大米蛋糕,宣布“袁梦计划”第二期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结语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国人民的粮食安全,需要中国人民与天、与地、与人斗争。

就像袁定阳所说的,土地带来的东西是很实际的。脚踩在土地之上,用科技开拓新土,土地定然会给你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国人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生产出约占世界四分之一的粮食,这个了不起的成就,无疑离不开袁隆平院士,以及做着和他一样工作的人的努力奉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饱腹感即幸福感,好好吃饭、吃饱饭,不仅是我们的愿望,也是袁老所一直希望看到的画面。

知晓手中的饭从何而来,珍惜每一粒粮食,珍惜袁隆平院士等一众为中国人民吃饱饭所做出的努力。

【文|过冬】

【编辑|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