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区六峰路上,连接台上台下的那个环形坡道,连官方媒体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还是沿用老三门峡人的叫法——“六峰路半坡”。
很多外地人初到三门峡,尤其是豫东、豫北等平原地带的,对这个半坡记忆犹深。孩子的同学来三门峡游玩,我开车送他们去逛万达、丹尼斯,路过这里时他们发出了惊呼,说没想到在市区会有这么大的坡度和落差,和重庆有一比。
记忆中六峰路半坡当初真的就是半坡,只有东边的半环,上下行全部走这边,坡陡弯急,在三个拐弯处常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刹车失灵也不是啥新鲜事,路边设置的有警示路牌。
坡两边是三门峡有名的两个村,东边的叫刘家渠,西边的叫田家渠,相传村里人的祖上看守此地流往陕州城生活用水的水渠,时间久了形成了村落。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在和平路市一小上学,每到麦收季节,老师会领着我们穿过公园路,经过田家渠村,来到坡下收割后的麦田里拾麦穗,后来这里建成了三门峡第一个体育场,现在大唐电力三门峡火电厂把这里盖成了家属楼。
上了高中,下午下课后就骑自行车风驰电掣般下坡到体育场踢球,结束后又累又饿,推不动车上中间那个台阶,见有大货车经过,赶紧猛蹬脚踏提高车速,左手顺势就抓住大货车车厢板的固定销子,借劲上了大坡。
后来还扒过五路公交的车门骑车上坡,司机和售票员见怪不怪,怕吓住我们发生事故,也就听之任之,好在上坡车速都不高,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交通安全观念真是不高,没出事已属万幸了。
那时候能骑自行车蹬上大坡的都属“人中龙凤”,我经常骑上去,在人们的夸奖声中欣然离去。后来谈了个小对象,还对我有点不满意,她说能骑二八大杠带着她上六峰路半坡,才同意和我谈。
那天晚上,我吃了半斤牛肉,又喝了瓶崤山啤酒,带着体重一百斤的她骑车上大坡,骑到一半就不行了,她也不心疼我,留下一句咱俩没缘分扭头走了。
为减少市民上坡时间,在半坡的西侧建了几层台阶,左右修了半米宽的自行车道,大家可以推着自行车上下,中间有平层,推累了可以歇息片刻再继续推,到了坡顶都是气喘吁吁的。
台上是三门峡市区的商业聚集区,一些老人想去逛逛可不少费力,前几年市政部门考虑到这点,实施了一项民心工程——装电梯,怕大家淋雨还给装了半圆形的顶棚,“天堑变通途”,实用化、人性化让市民交口称赞。
台阶上面那个“黄河明珠”雕塑不知还在不在,那个时候为了防止车辆顺着六峰路开下台阶,在这里设置了雕塑,前些年一直是大家吐槽的对象,嫌丑,嫌不大气,可反过来想想,当时的经济条件,能竖立起这样一个雕塑已经算尽力了,多少人以在雕塑跟前拍照为荣。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半坡变成了环形的全坡,从六峰路往南,右行下坡,左边是上坡车道,算是解决了一大交通难题。下雪天去六峰路半坡滑雪成了市区小朋友的最爱,滑车、翻过来的板凳成了雪上的工具,欢呼声、惊叹声此起彼伏。
下雪天推汽车是三门峡一景。正在滑雪的人们见到上不去坡的小客车,相互招呼着就去车尾推车,司机也是猛踩油门冲坡,车辆扭扭曲曲着上到了坡顶,讲究点的司机赶紧拿着烟下车致谢,粗枝大叶的司机则摁下喇叭加油门窜了,推车的人则哄堂大笑,也不怪罪。
如今再想看到这幅场景可不容易,天气预报太精确了,市政部门早早准备好工业盐,见雪就撒,路面不结冰了,车辆上不去坡成为了历史,六峰路半坡滑雪也成了百姓心中的记忆。
如今这里路两边高楼林立,交通秩序井然有序,路也加宽了,车流量也变大了,台阶下的大屏幕显示着三门峡旅游景区的画面,坡下也建成了小公园,市民们唱戏、跳广场舞,欢声笑语,一片祥和景象。
衷心祝愿三门峡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宜居,经济快速发展,百姓越来越幸福,昂首挺胸迈进全省城市发展的第一梯队!
注:年代久远,记忆模糊,若有差错,敬请见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