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居高不下的气温仿佛在宣告着夏天的热烈。小暑时节,虽还未到最热的时候,逐渐潮湿闷热的天气已让人感觉暑热难耐。

赤日炎炎,热浪滚滚,面对热度与湿气交织的酷暑,古时的人们又是如何解暑的呢?“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在诗人白居易看来,面对暑热时的心态很重要。“玉碗冰寒消暑气”“时摇轻扇倚绳床”“轻屐单衫薄纱帽”……吃冰饮、摇罗扇、穿薄衫,皆是消暑纳凉的好方法。

在我市的非遗项目中,就有很多消暑物品和消暑食物,在炎热的天气里给人们带来清凉与惬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玉碗冰寒消暑气”——消暑佳饮

“祥德斋桂花酸梅汤古法熬制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暑热难熬的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清凉可口的冰镇酸梅汤,绝对是一种惬意舒心的享受。酸梅,又叫青梅或梅子,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酸梅汤所用,均为乌梅,以其只有烟香而无咸味,且色泽深厚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祥德斋桂花酸梅汤,源自天津,始创于1917年。据《清稗类钞》记载:“酸梅汤,夏日所饮,京、津有之。以冰为原料,屑梅干于中,其味酸。”酸梅汤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宋元时期,夏季还是王公贵族的高级消费。明代《帝京景物略》和《金瓶梅词话》对酸梅汤均有记载。到了清代,从皇宫到民间,冰镇的酸梅汤已经普及。传承百年传统技艺,加入乌梅、桂花等药食同源的食材与冰糖熬制而成,祥德斋始终坚持原产地采摘,严选自四川的青梅,每一颗精心筛选,自然晾晒熏制成乌梅。乌梅为药,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的作用;为食,是一味止渴生津、解暑除烦的饮品。采自苏州的桂花,粒粒飘香,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现代化的生产工艺结合古法熬制技艺,产品一上市,就获得了消费者极大认可!祥德斋桂花酸梅汤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站在更高的起点,展望未来,中华传统饮品,必将大放异彩。

2022年,祥德斋桂花酸梅汤古法熬制技艺被列入第四批滨海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天津茉莉花茶拼配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新的茉莉花香与茶叶的醇厚相互交融。夏日里泡上一杯,闻着花香,品着茶香,让人心情舒畅,身心清爽,具有一定的清热降火作用。

天津茉莉花茶讲究按时间按地理采摘、按品相按时令选择茉莉花蕾、按内质按叶形配茶制茶、按花期按花开与茶叶多次熏制。经过严格程序,茉莉花茶有了不同的品种和香味,茶客按适合的口味与价格购买、饮用。天津茉莉花茶以香味醇绵、色泽黄润、浸泡较久而不失余味取胜。在“南茶北配”中,天津茉莉花茶代表了“北茶”的优势,并影响着京津冀和“三北”地区。这一具有特色的制茶工艺开拓了华夏制茶的又一方式,被视为“津城一绝”“花茶魁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茉莉花茶拼配加工技艺把各地的茶叶按季节、叶形、气味“拼配”、熏制,为酷爱喝茶、“众口难调”的天津人推出了以“高碎”和“老味茉莉茶”为代表的“味道好、价格便宜”的“天津茉莉花茶”,一时成为百姓的挚爱。“天津茉莉花茶”还在中高档花茶上精心配制,深获好评。

2022年,天津茉莉花茶拼配工艺被列入第五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隆顺榕藿香正气水传统制作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藿香正气水是一种常见的消暑药品。对于因暑热导致的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隆顺榕创办于清朝道光十三年,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隆顺榕是天津土生土长的药行,被习惯称为“卫系”(主要是相对于同仁堂的“京系”称谓而言)。隆顺榕发明生产的藿香正气水即是卫药的典型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气散首载于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翼方》,到宋代被收入具有“国家药典”地位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治疗中暑外感呕吐泄泻的经典方剂,至今已有近九百年的历史。隆顺榕很好地借鉴其传统制法,并遵循卫药独特的生产技艺,选用道地原料,采用独特的渗漉、静置和调制工艺,发明了祖国第一个中成药酊剂——藿香正气水,不但与古代正气散品质无异,更以“猛、快、便”著称。“猛”:敢于投料、用药量足;“快”:见效快,追求药到病除;“便”:服用和携带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成药的剂型仅限于传统的丸散膏丹,直到1954年,隆顺榕国药提炼部,将正气散,作为进行中药剂型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对处方、工艺进行大胆创新,在“正气散”的改进工艺中,隆顺榕设计将紫苏、藿香两味药分别提取挥发油,其余陈皮、茯苓、厚朴、桔梗、甘草用水和酒精分别提取,经过独特的渗漉、静置和调制工艺等几十道工序,制成“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由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十种中草药组成,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是治疗外感风寒和内伤湿滞的良方。

2013年,隆顺榕藿香正气水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时摇轻扇倚绳床”——消暑物品

“杨柳青折扇制作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美实用的折扇在夏日可带来丝丝凉风。制作工艺精湛,扇面图案丰富多彩,既能消暑又具观赏价值。杨柳青折扇制作技艺,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杨柳青镇是中国北⽅历史名镇,有着千年文化底蕴。明清时期,即为中国北⽅民间艺术的集散地。乾隆⼆⼗六年,杨柳青年画进宫廷,杨柳青人戴廉增在北京东打磨厂建⽴戴廉增扇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杨柳青折扇传承自戴廉增扇庄,是北派制扇工艺的代表。杨柳青折扇制作技艺将几十道传统制扇工艺完整保存,挖掘抢救了多项传统制作工艺,并在秉承传统的同时,融合创新。

杨柳青折扇做工精良而讲究,仅扇骨制作就需要经过选竹、下料、劈竹、刮青、蒸煮等二十多道工序,每一步的操作无不考究,细到每根小骨都要磨上万次。由此可见其工艺难度之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柳⻘折扇不仅有北派的古朴⼤⽓、牢固耐⽤,又有南派的精致优雅。

2022年,杨柳青折扇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轻屐单衫薄纱帽”——消暑服饰

“老美华津派旗袍制作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炎炎夏日穿着轻薄材质、设计合理的旗袍,既能展现优雅,又能保持一定的凉爽。津派旗袍制作技艺是天津老美华自民国初年(1911年)创办老美华鞋店起,在近百年传承鞋文化的同时,所生产的津派旗袍是植根于民族文化中的生活实用品,也是名副其实的民间手工艺技术传承的历史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美华津派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被誉为天津服饰文化的代表。在传统手工技艺的每一个细节都必有讲究。津派旗袍是兼收并蓄中西合璧的有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既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一种规整、含蓄、端庄、典雅的审美要求,也迎合了中国女性温和内敛的性格特点和秀美身材,流畅的弧线条,是这种柔美个性的集中体现。

天津老美华连袖男装和津派旗袍被誉为天津服饰文化的代表,其最重要的就是手工缝制。制作过程经历了设计、量尺、面料缩水、整理、剪裁、打料、扣活、缝制、纤边、钉绊等40余道工序,同时要线迹疏密得当,针法细密干净。精美手工缝制,加上严格的传统工艺要求,每寸十二针,让服装有了明显的工艺性和美的艺术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面料的使用上,津派旗袍除棉、锦缎,绢纺、杭罗、靠纱等面料外,又大胆尝试了新型的提花面料、丝麻面料,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时尚元素,使受众群体更加年轻化。本着“旧中久新、新中久根”的意念继承传统技法,精益求精。

2009年,老美华津派旗袍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宝坻剃头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炎热的夏天,修剪一个清爽的发型,不仅能让人感觉凉爽舒适,也是一种度夏的方式。

“剃头”,亦称理发。据史料记载,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出现了专职的剃头师傅。在宋代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宋朝对剃头有个特殊的称呼叫“待诏”。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剃头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宝坻的剃头最初始于金代。历经元明,清代、民国时期达到鼎盛。明代有剃发之说。清兵入关后,颁布了道“剃发令”使得剃头匠严重不足。而当时的宝坻洪水泛滥,十年九涝,贫苦的百姓逃荒躲水,背井离乡。宝坻百姓为了谋生糊口,一些农民就学起剃头的手艺。久而久之,宝坻剃头技艺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坻剃头技艺包含十六种技巧。前八种是顶上的活,为剃(头)、刮(脸)、梳(头)、编(辫)、掏(耳)、剪(鼻须)、剔(眼)、染(发);后八种为身上的活,即、接、活、舒、补。这十六种技艺,剃头行中的行话叫“满彩”。“捏、拿、捶、按”这四项按宝坻师傅的行话讲,叫“放睡”,就是从头顶到腰部进行按摩。剃完头的人,不仅须发整齐,面目一新,而且头肩各部位都舒适清爽。

2017年,宝坻剃头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