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报”

按照“南治土、北治沙、全域治水”战略,近年来,榆林市1.8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林草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9%提高到了现在的36%,榆林的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陕西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拴牢”流沙的省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处榆林市绥德县的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是新中国最早开展水土保持的科学试验基地之一,开辟了陕北第一片山地果园、陕北第一块水平梯田、全国第一个未治理流域的大型坡面径流场,并总结出“从峁顶到沟底,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三道防线”治理模式。

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生态工程建设科科长高健健:“第一道防线是在梁峁坡地上,以修水平梯田为主,结合草田轮作,适当发展果园,制止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第二道防线在沟谷坡地上,以营造灌木林为主,相应发展用材林和人工牧草,增加植被,稳定沟坡,防止冲刷;第三道防线在沟谷中,修筑以滞洪、拦泥、生产相结合的大、中、小型淤地坝。用句俗话来说就是‘头顶戴帽子,腰间系带子,脚底穿靴子’。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三道防线”的第三道防线,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最直接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之一,在拦截流域泥沙、保持水土的同时,淤积出了大面积水肥条件较好的农田,增加了高产田的面积。目前,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拥有淤地坝22座,淤地面积270亩。

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科技科副科长崔乐乐:“淤地坝作为锁沟拦沙工程,已成为当地老百姓抵御暴雨洪水的一道屏障,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经过几十年努力,绥德县辛店沟流域的治理面积达到80%,拦沙率达98%。园区现有乔灌树种100多种,草种30多种,林草植被覆盖率达75%以上,土壤侵蚀量减少80%。已基本实现“土不下山、泥不出沟、清水常流”的生态治理效果。

从南到北,榆林绿意延绵。在距榆林城区16公里的榆阳区小纪汗林场,场长罗向军告诉记者,这一区域曾经黄沙漫漫,周边有大小连绵的沙丘上千座。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采取“先搭障蔽、再种草灌、后植樟子松”分步实施的固沙办法。2012年以来,又通过“全民义务植树”“京津风沙源治理”“碳汇林”等项目集中治理的模式,推广造林新技术,创新“大户承包、项目工程造林、育苗购绿一体化”等多种机制,才有了如今一望无际的樟子松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向军:“这片荒漠变成10.9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为榆林市主城区构筑起绿色防沙屏障。2022年,国家林草规划设计院对这里进行碳汇监测和评估,每年固碳量达到3206吨,总碳储量16.8万吨。2023年5月31日,与中海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林业碳汇增汇量交易合作协议,交易林业碳汇量20万吨,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总工程师喻权刚告诉记者,榆林市位于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生态环境脆弱,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正是因为当地多年来按照“北治沙、南治土、全域治水”的战略治土治沙,才“栓牢”了流沙,让榆林的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喻权刚: “通过多年治理,860万亩流沙得到固定或半固定,1.8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入黄泥沙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5亿多吨减少到现在的2亿多吨,如今的榆林的山绿了,水清了,环境变美了。除了生态变化,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固碳量也在变化。随着林草覆盖率和质量提升,黄土高原已由‘碳源’转变为‘碳汇’,固碳增加量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的各种水土保持措施中。”

来源:起点新闻

编辑 叶蕊 校对 刘雅娇 责编 李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