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又是一年夏粮丰收时,连日来,记者走进宁夏永宁、平罗、青铜峡、中宁等产粮大县(市),看基地、访农户、问粮价、进企业,感受宁夏原粮储备生产基地建设在夯实粮食储备保障基础、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切实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7月30日,记者从宁夏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截至7月29日,宁夏累计收购自治区原粮储备生产基地小麦43896吨,完成基地订单小麦收购任务的118.64%。宁夏2024年新收获小麦整体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显示,永宁县、平罗县、青铜峡市、中宁县4个县(市)自治区储备粮原粮生产基地春小麦整体质量较好,全部为二等以上,容重平均值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达到近6年最好。

7月19日,在滨河储备库,收购的小麦经过除杂机器去除杂质后进入粮仓。

从2021年起,宁夏探索在引黄灌区产粮大县实施自治区原粮储备生产基地建设,以此破解当地小麦产不足需、稻谷生产萎缩等结构性矛盾,进而夯实粮食储备保障基础,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4年来,通过实施原粮基地建设,我区的地产粮源储备供给能力大幅提高,粮食安全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日益凸显。目前,我区储备小麦本地化率已由2020年的7%提高到2023年的42%,稻谷储备本地化率降幅明显收窄。与此同时,粮食品质逐年提升,种粮农户收入明显增加,有效激发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法规与规划处处长杨桂琴表示。

高位推进建设基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宁夏作为国家确定的粮食产销平衡省区,近年来粮食市场相对平衡,储备相对稳定,但小麦严重产不足需、稻谷产量大幅下降等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2020年,全区口粮品种仅占粮食总产量的20.3%,储备小麦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93%,保障区域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为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切实解决全区储备粮源对外依存度高、优质品率低的问题,守住守牢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安全底线,2021年2月,宁夏印发《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自治区原粮储备生产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十四五”期间,在引黄灌区产粮大县,每年建设自治区储备小麦生产基地、优质储备稻谷生产基地各10万亩左右,推动储备粮源由依靠区外购入向本地生产转变、由基础保障向安全保障转变、由保障粮食供给底线向满足优质粮食需求转变。

7月23日,在宁夏平罗县通伏乡新丰村的自治区原粮储备生产基地,正处于抽穗扬花期的水稻长势喜人。宁夏新闻网记者 祁瀛涛 摄

《通知》下发后,永宁、平罗、青铜峡、中宁等产粮大县积极响应,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储备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县(市)人民政府为储备生产基地建设的责任主体,由县发展和改革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具体负责统筹规划、任务落实、组织实施等工作。由宁夏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粮食收储主体,负责原粮生产基地粮食收购工作。各地动员组织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自治区原粮储备生产基地建设,坚决落实稳种植、提品质、增产量等任务。

记者在永宁县采访时了解到,该县将原粮储备生产基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重点考核,在种植落实、订单收购等环节跟踪督办督导,调度落实情况,确保基地建设任务及时落实到户、落实到田。

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法规与规划处处长杨桂琴说:“粮以地为本,丰收和良田息息相关,作为孕育粮食的载体,只有保证耕地数量,才能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基础。我们从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高度,切实抓好自治区原粮储备生产基地建设工作,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7月1日,农民驾驶收割机在位于青铜峡市的自治区原粮基地抢收小麦。

在保障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各地坚持良田粮用,将高标准农田纳入基地建设任务,保障优粮优产,让良田变粮仓。“我们统筹划定高标准农田作为基地建设种植区,致力于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的优质示范基地,在保面积的同时保产能,实现作物稳产增收。”永宁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赵超表示。在中宁县,纳入原粮储备生产基地建设的耕地全部为高标准农田,进一步强化了粮食生产提质扩面,切实增强了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良法种田良种配套,保障粮食优质高产

7月1日上午,在宁夏青铜峡市叶盛镇张庄村的高标准农田里,一台台收割机在金色的麦浪中来回穿梭。伴随机器的轰鸣声,一簇簇金黄紧实的麦穗儿被卷进机舱,黄澄澄的麦粒如金色的瀑布一样落入车斗,一派丰收景象。

青铜峡市农业技术和农机化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哈东兴介绍,今年基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是自治区主推优质品种宁春4号,籽粒饱满、品相好、容重高,质量明显好于往年,亩产达到1100斤。

自治区原粮储备生产基地种粮大户、中宁县宁安镇营盘滩村农民陈玉锁告诉记者,今年,他在当地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种了600亩优质小麦,“从选种到收获,全程都有技术人员提供跟踪服务,指导我们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达到了丰产丰收。”

7月1日上午,在宁夏青铜峡市叶盛镇张庄村的自治区原粮储备生产基地,一台收割机将收获的小麦卸入运粮车上。宁夏新闻网记者 祁瀛涛 摄

“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4年来,宁夏落实落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原粮储备生产基地建设与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相结合,创新运用“基地+龙头”订单农业带动模式,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挖掘新空间、培育新优势,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基地建设中,各地强化科学管理,对基地实施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测土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管理,通过推广良种良法和耕种管收全流程服务,全方位提升粮食产能和品质,确保宁夏粮仓装宁夏优质粮。

“今年收购的基地小麦质量良好,其中质量等级为一等的小麦占已收购小麦数量的90%以上。”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法规与规划处处长杨桂琴告诉记者,从近几年基地粮食质量情况看,通过良田、良种、良法集成发力,有力推动了基地大面积单产稳步提升。

7月19日,滨河储备库工作人员正在粮仓查看粮情。

据了解,2022年虽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但基地小麦整体质量相对较好,全部达到中等以上,稻谷整体质量好于上年;2023年基地小麦、稻谷整体质量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带动全区小麦质量达到近5年较高水平,稻谷质量达到近3年最好水平,稻谷出糙率平均值81.9%、整精米率平均值64.2%,均达到国家一等标准,一等比例同比分别增加16.1个百分点和5.8个百分点。

订单补贴优先拨付,“优质粮”卖出满意价

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就能激发广大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在自治区原粮储备生产基地建设中,宁夏通过建立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进一步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连日来,记者在永宁、平罗、青铜峡、中宁等产粮大县各粮食收购点看到,前来交售粮食的车辆有序排队,农民售粮热情高涨。

7月19日,一辆满载新麦的大卡车正在宁夏粮食集团滨河储备库等待扦样。

“粮食一入库,钱第二天就打到卡上了,每斤小麦收购价1.35元(一等)。”7月18日,在平罗县高仁乡夏粮收购点,前来售粮的六顷地村种粮大户侯宝成拉着粮食登记、质检、过秤、结算。他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起了收益账,“我去年种了50亩小麦,光补贴就领到了13000多元。”

记者从宁夏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公司继续以高于市场价0.05-0.1元/斤的收购价收储自治区原粮储备基地订单小麦,最大限度地保证种粮农户的收益。据此测算,10万亩基地小麦助农增收约800万元。

为确保基地收获小麦尽快归仓,7月以来,宁夏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在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合理布设便民服务收购点32个,方便农户就近交售粮食,全力保障原粮收储。

为了保障种粮农户基本收益,宁夏出台了原粮储备生产基地统一补贴、优粮优价以及麦后复种等政策,补贴标准为小麦每亩190元,水稻每亩100元。为落实好原粮储备生产基地建设任务,各地还配套出台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使基地成为农户增收的新载体。

7月17日,平罗县高仁乡农民将原粮基地收获的小麦拉运到便民服务收购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宁县在自治区每亩小麦补助190元的基础上,县财政再给予每亩200元的补助。通过政策扶持,让“优质粮”卖出满意价,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切实保障了原粮储备生产基地建得起、种得好、收得进、有成效,实现了基地建设和农户增收双赢。“三年来,中宁县每年都能提前、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种植和收购任务,累计兑付补贴2528.84万元。”中宁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马进龙告诉记者。

这几天,种粮大户陈玉锁在交售完基地小麦后,又开始忙着复种早熟玉米和糜子,“如果按去年的收入情况测算,加上麦后复种,每亩纯利润能达到1000元。”

记者从宁夏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了解到,基地建设三年来,仅基地补贴就为种粮农户增收超过6000万元。加上麦后复种燕麦草、蔬菜、玉米等,种粮农户收入明显增加,既守好了老百姓的“粮袋子”“钱袋子”,又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有效激发了农户种粮积极性。

订单式种植收购,补贴式保障收益,引导式复种经济作物,宁夏千方百计帮助种粮农户从基地见收入、获成效,让广大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更足,也让宁夏的粮食安全更有保障。(宁夏新闻网记者 杨洲/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杨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