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钻石,如果没有美国GIA、欧洲EGL等权威机构提供的证书,那么它本质上就是一种产量极大的碳单质,毫无价值。但有了认证,它就变成了爱情、稀有的代名词,人们愿意花费巨资购买,说白了就是买欧美垄断的那一套价值体系。
一块通货银元,本来存量很大,市场价常年维持在几百块钱,但自从美国PCGS公司将评级体系推广到让所有藏家都认知,同样的品种,盒子上有了MS66分的“高级评分”,就能卖到十几万!同样,人们之所以愿意掏钱,就是认可这种评级标准。
你可以说这都是商人营销的套路,也可以说花高价买存量大的品种是交智商税,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当一个成熟的体系被广大玩家都接受,那么存在即合理。就像玩一个游戏,维持平衡的就是那一套“规则”。
然而,我们的收藏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依然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完全商业化的“标准”被开发出来。大家各自为战、互坑互骗、报团炒作、论资排辈、打压异己,结果就是,中国的古董文物,要靠外国人来建立价格体系!
从“元青花热”、“五大名窑热”到“清宫热”,炒完了瓷器再炒高古玉和青铜器,我们用十几年时间,成功超越欧美,成为世界第一大艺术品交易市场,不少人狂欢吹嘘:“中国艺术品收藏潜力全球第一!”
然而,这种自我陶醉式的“第一”,是建立在大量文物流失到国外,然后再由外国人炒作,继而收割中国富豪的二次“财富掠夺”的现实上的,说出去,真的能自豪起来吗?
美国发行的《艺术品与财富》杂志,曾刊登过一篇文章:“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光从中国香港流失出去的文物就高达上千万件,其中绝大多数由盗墓者与走私者联手卖出,少数是文博单位的内贼监守自盗所为。”
这些文物一部分流向了国外的各大博物馆,另一部分则通过文物贩子,廉价卖给了各个古董商和收藏家,然后他们利用各种名义取得了“合法”的身份,再通过苏富比、佳士得等拍卖行,收割中国富豪,利润通常是几十倍、数百倍甚至上千倍......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离奇的现象,国内的一些专家和“高端”玩家,宣称“货源枯竭”,民间收藏基本全都是假货,根本瞧不起民藏。然而外国某拍卖行负责人却说:“货源枯竭是个伪命题,比如明清瓷器,在欧洲遍地都是,送拍的人非常多,如果全部收下估计要用几十年时间,所以我们只能挑选没有瑕疵的精品上拍。”
奇怪,中国的专家说中国民间的真品古董快找不到了,欧洲的专家却说欧洲遍地都是中国古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想必大家都猜到了,欧美国家对于中国古董,有了一套非常成熟的“营销炒作”商业体系,手法类似于股市庄家惯用的“高抛低吸”伎俩。一边利用国内收藏行业的混乱,大量廉价收购、储备那些真正到代的精品文物,另一边通过炒作不断拉高某个品种的价格,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出货。
从2005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被拍出2.3亿的那一刻起,中国古董的“价格标杆”被外国人竖立起来,话语权掌握在他们手里,国内富豪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跑到外国拍卖行掏钱,然后回国炫耀!
老外策动文物的“出口转内销”,源源不断地用中国人自己的“物”,赚取中国人自己的钱。真正的“文物回流”难道都是用钱解决吗?君不见,随着国家的强大,近些年有很多国家都自觉的无偿归还了不少文物,那些打着“回流”的幌子炒高文物价格的“高端玩家”,真正的目的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当话语权被别人掌握在手里,认证一件古董的真假,就可以肆意而为了。就拿著名的鸡缸杯来说吧,刘益谦花了2.8亿拍下这只小杯子,轰动国内外,媒体宣称这是一件“传承有序”的文物。
然而所谓的“传承有序”,只不过是近百年之内的事情,前面还有400多年的历史,无据可考、无证可査。从严格的考古学范畴来说,这只鸡缸杯没有出土证据,从鉴定学的范畴来说,成化以后历朝历代都仿过很多精品鸡缸杯,并没有切实的证据证明这只就是成化时期的,没准是清宫仿的呢?
但是,它上了苏富比,是英国收藏家那里“传承”过来的,所以得到了诸多专家的“认证”,拍出天价貌似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那些天价拍出的文物大多都是如此,只有极少一部分从诞生到现在都保留了真正的“传承证据”,其他的都是什么外国地摊发现的,外国收藏家“传承”的,外国专家认证的,啥都靠外国人证明,干脆直接收藏外国艺术品得了!
苏富比、佳士得用了一百多年时间,发展成为全球最知名的拍卖企业。国内的拍卖行有样学样,也发展几十年了。但是,“糟粕”学了个通透,精华却是一点没学。
人老外虽然也经常炒作“割韭菜”,但至少拍错拍假还有明确的赔付制度,国内一个“拍卖不保真”条款,就完全把风险转嫁给了收藏者。
人老外一个《鉴宝路秀》节目从上世纪70年代播出到现在,发现了无数的民间宝藏,多少普通人家里的“祖传”宝物被专家发现,带来了真正的财富。而国内的鉴宝节目,短短十几年时间,从一开始就用各种选秀、砸宝等噱头,吸引大量爱好者入行,然而鉴定不负责任,伪专家成批成量的出现,真假颠倒、骗钱骗人、打压民藏,不但没起到好作用,反而造成市场信誉崩塌,谁也不相信谁。
行业没有标准、专家鉴定没有监管、造假和诈骗肆意横行,再加上古董交易受到很多限制,一不小心就触犯了法律,导致整个收藏行业割裂严重。高端收藏变成了少数人的游戏,中端收藏战战兢兢只在小圈子玩,低端玩家们就永远陷在欺诈泥潭里不可自拔。
短视、急功近利的收藏环境下,我们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文物,话语权却被外国人掌握,土豪们以在国外拍到天价文物为豪,国内的高端市场,非“名家旧藏”、“传承有序”不得进入。考证一件藏品的真假,用的是老外的评价体系,而非自己的文化深度,不得不说,这个浮躁的时代,毁了多少真正的文化宝藏?
国内的民间收藏真的已经赝品泛滥了吗?这是事实,那几家全国有名的造假作坊一年就有数十亿的产值,加剧了新手入行的门槛,可以说,如果一开始就被洗脑,抱着一夜暴富的想法入行,那么结局基本上千篇一律:被骗到心灰意冷然后离开。
但民间就真的没有到代精品了吗?从我这么多年的经历来看,手里有一两件真精稀的民间藏家大有人在,然而在没有“科学标准”的当下,一件藏品的生死完全掌握在某些专家的一张嘴上,鉴定不管对错都不用负责任,于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保守和死守成了主流。说到底,很多专家的眼力急剧退化,只能用模凌两可的理由拒绝民藏,这也是很多文物流失的重要原因。
文物要切实得到保护,不靠民藏是不可能的,藏宝于民,人们才会发自内心的去保护、去研究、去自觉的抵制文物犯罪!当确权、确真、确值的体系,没有一个明确标准的时候,虽然声称全国上亿的藏友,然而只有那么一些少数人,在“垄断”着利益,口口声声说着保护传统文化,却干着崇洋媚外的事情。
面对如今的局面,古玩行业的从业者唯有不断提升自己,少一点套路、少一点欺诈,给民藏做出一个好榜样,让那些“高玩”们看看,民间也是有很多精英玩家的,他们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古玩行业不断完善,混乱的环境逐渐开始崩塌重建,我们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