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明月,人间情浓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
也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
中秋
当中秋遇上广东
除了赏月吃月饼
还有很多奇妙的打开方式
比如……
点击海报
跟粤姐姐一起了解
万家灯火间
人月皆团圆
广府:过了十五犹“追月”
除了吃月饼,老一辈还有在中秋节炒田螺、吃芋头和柚子的习俗。
八月十五正是田螺肥美,又无籽的最佳食期,田螺就自然成了中秋应节食物。
民间也认为,中秋食用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螺”字与粤语“罗”字同音,田螺,即“向田罗食”,俗话说“无得食,问田螺(罗)”,中秋夜吃田螺,有丰收之意,意指五谷丰登。
“芋头”在粤语中与“护头”同音,有着辟邪消灾之意,另外芋头也有“余头”的谐音,人们为了讨个彩头,希望好日子有富余,便会在中秋佳节之际,刨点芋头尝尝鲜。
而“柚”与“佑”谐音,有着保佑平安之意,同时柚子的果肉丰满多汁,同样也饱含“团团圆圆”之意。
《广东省志·风俗志》记载,广州等地人家中秋时张挂彩灯,先扎一盏大灯,下面连接许多小灯,每盏都点上蜡烛(现在多用电灯泡),系在长竿上,插在屋顶、阳台或树上,儿童又各执一灯,灯多为动物瓜果形状,在月下游戏,别有一番景致,俗称“竖中秋”。绵延至今,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中秋灯会,灯火通明,与月同辉。
中秋灯会。图源:广州荔湾发布
要论中秋玩得“硬核”,舞火龙大概是要称第一的。在广州市白云区、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等地都有中秋舞火龙的习俗,以此寄托对年年好景、身体康健的期盼。在锣鼓声以及舞狮队的助阵中,火龙翻腾起舞,穿梭于大街小巷,点燃中秋夜的气氛。
舞火龙。图源:白云融媒
客家:“杀”个柚子“敬月光”
客家人有着“客地为家”“客居他乡”的说法,常年的迁徙让客家人更重视团圆的节日。
“月光华华照山坡,山峦山岭树山多,中秋客家山歌日,山上山下唱山歌。”月下对歌是世界客都梅州一项长盛不衰的中秋活动,当地有中秋节唱山歌、斗山歌的传统。
八月半蜜柚熟,客家人吃柚子有一定的寓意,剖柚子叫“杀柚”,有驱邪之意。在梅州客家地区,逢中秋佳节、朋友聚会、迎客省亲,餐桌上少不了一道盐焗鸡,还有月光糕、白切糕等。而客家人和广府人一样,中秋也有吃芋头的习俗。
梅州蜜柚。图源:南方日报
河源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还有一款必不可少的糕点——月光饼。月光饼用纯白糯米粉和白糖两种配料制作而成,味道清甜香糯,月饼上印有圆月、桂花等图案。因该饼为圆形,故又取团圆之意,象征着客家人圆满、平安的中秋节日祝福,也是客家人对中秋节独特情感的寄托。
在河源连平县上坪镇,一般在八月十五、十六晚上打(请)月光姊。当月亮升起时,各家各户摆供品,焚香祈祷,开始打(请)月光姊仪式。这一习俗被列入河源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请)月光姊。图源: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潮汕:吃朥饼包酥饺“拜月娘”
潮汕地区过中秋,离不开各式各样的应节美食,其中一款便是朥饼。朥饼制作相传已有近千年历史,因其香甜、脆软、肥而不腻,且寓意美好,备受欢迎。形如新月、元宝,寓意团圆、财富的酥饺也是潮汕人拜月时必不可少的供品。此外,口味奇特的腐乳饼、充满书香气的书册糕等也都是潮汕地区的中秋应节美食。
美食不可缺,潮汕人过中秋还有特别的习俗。
中秋节这晚,家家户户摆上供品,折出“大金”“元宝”,叠成花篮等好看的形状,等月亮升起时,妇女和小孩叩拜月亮,即为“拜月娘”。时代变迁,很多人住进了高楼,潮汕人移风易俗,就在自家阳台摆起供桌进行祭拜。
除了“拜月娘”,潮汕部分地区还有“烧瓦塔”“燃烟堆”的习俗。“烧瓦塔”是非常有特色的中秋习俗,皓月当空,人群围着用砖头和瓦片搭建的宝塔,放入稻草和干柴点火,火树银花,热闹非凡。
烧塔。图源: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除此之外,在粤西湛江、茂名等地,老一辈会制作小猪形状的月饼,装进竹篾编的小笼子中,称为“猪笼饼”,寓意着“猪笼入水,财源滚滚”。由于造型憨厚呆萌可爱,猪仔饼也多赠送于小孩,用红线戴挂在孩子胸前、脖子上或小竹杆上,寓意小孩白白胖胖、茁壮成长。
如果说湛江人、茂名人的中秋离不开“猪仔”,那很多阳江人的中秋情结,则是“糖鸡”。糖鸡在阳江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阳江特有的传统赏月用品之一,“十月糖鸡甜到尾”,糖鸡红彤彤的颜色、甜蜜蜜的味道,寓意着生活喜气洋洋、甜甜蜜蜜。中秋赏月,买一串充满着历史文化和市井味的糖鸡,是阳江人一份抹不掉的中秋记忆。
点击浏览中秋历史
情怀如梦,家国在心
值此圆月佳节
粤姐姐祝愿大家
和乐美满,幸福长久
来源:南粤女声综合广东发布、方志广东、南方日报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