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山环抱,
以及山的故事
▲洛阳龙门石窟 图源:视觉中国
龙门
一千两百多年前,韦应物在东都洛阳城的南门送别卢耿,同来的还有几位朋友。按照那个时代的习惯,这时候是要写诗赠别的。韦应物是当红诗人、流量明星,卢耿自然不能便宜了他,为了增加难度,卢耿就指了指身后的城门,让韦应物以此为题写一首送别诗。
隋唐时的洛阳城是个庞然大物,人烟稠密,市井繁华,每面城墙上都开了不止一个城门。此刻他们所处是南城墙外。南城墙总共开有三个门,从东往西依次是长厦门、定鼎门、厚载门。几人所走的,是居中的定鼎门。相传周公曾以土圭测量之法,得出洛阳为天下之中的结论,何尊铭文“宅兹中国”,说的就是这里。
韦应物虽然没见过何尊,其他故事倒是耳熟能详,于是他沉吟片刻,援笔立就:
名因定鼎地,门对凿龙山。
水北楼台近,城南车马还。
稍开芳野静,欲掩暮钟闲。
去此无嗟屈,前贤尚抱关。
卢耿连读几遍,忍不住啧啧赞叹,如果此刻给他发一台智能手机,他肯定要拍照发朋友圈,狠狠地凡尔赛一下。关于这首诗的阅读理解,不是本文重点,我想说的是,由本诗第二句可知,定鼎门正对的是一座山。洛阳是个盆地,诸山环抱,不算什么稀奇事,但是这座山,实在是太特别了。
▲定鼎门 摄影:曾宪平
之所以叫“凿龙山”,相传是因为当年大禹治水,凿开此山,导伊河入洛,于是一架山变成了东西两座。这座山是熊耳山在洛阳延伸的最东端,两山正中的豁口,在洛阳的正南方。长久以来,这里是出入洛阳的重要通道。“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谓之伊阙”,凿龙山等于伊阙,后者似乎更符合古人的语言习惯,所以他们在这里设立了伊阙关,控制整个河谷,扼守洛阳南大门。伊阙河谷长约3.1公里,宽不足1公里,且被湍急的河水切分为两半,不利于军事展开,易守难攻。
就在这个易守难攻的伊阙关前,秦将白起孤军突进先发制人,将兵力两倍于自己的韩魏联军封死在狭窄的河谷之中,又以奇兵袭扰,使其不能相顾,最终击溃对手一战封神,为秦国打开了东进之路。如今东侧的山上,还保留了一个很有硝烟味儿的古地名——擂鼓台,传说便是白起令旗所指、擂鼓助阵的战地指挥所。
岁月流转,沧桑变幻,九百年后,这架山等来了另一个为自己命名的人。
▲洛阳形胜示意图 制图:刘保国
仁寿四年(604)冬天,刚刚即位四个月的新君杨广带团队到洛阳考察,登上北邙山制高点翠云峰,俯瞰古城。当是时也,晴日朗照,万里无云,南面两座山峰如同皇宫门前的阙楼,巍峨肃穆,排闼而来。杨广远远指着那两座山峰,说到:“这不是天赐的龙门吗?古代那些帝王为什么不把都城建在这里呢?”身边的大臣苏威顺嘴送上一个马屁:“不是古人不知道,而是等待像您这样的真命天子来建都呐,臣建议,把那座什么伊阙改名叫龙门山!”
杨广听了,很是受用。次年三月,他下诏命尚书令杨素、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民工200万人,仅用十个月便建造完成。皇城称太微城,宫城称紫微城,象征天帝所居的紫微宫,城市占地47平方公里,中轴线正对龙门山。不久后,杨广迁都洛阳,大批豪强富商随同迁入。他又命人开凿运河,中心枢纽设在此地,以沟通南北,获利天下,洛阳城迅速繁华起来。
▲洛阳应天门 摄影:曾宪平
杨广正式搬进洛阳新居,走的路跟韦应物送朋友的路是同一条,只不过方向恰恰相反。杨广是乘龙舟、率船队抵达龙门,再换乘车马向北而行,从定鼎门进入洛阳。此后的五百多年间,洛阳城的格局并没有发生什么明显的改变,龙门-定鼎门-天津桥-应天门-皇城-宫城,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被同一条大街贯穿。这条街叫定鼎门大街,或者称端门大街,是东都洛阳的主街道,宽达177.6米,比长安城里150米宽的朱雀大街还要豪横。街两边种的行道树是樱桃和石榴,开花之时,满城春色。如今,这条大街和隋唐洛阳城的许多建筑都成为了一抔黄土,掩埋于历史风沙之中。
此后,龙门这个名字,远远超过了“伊阙”或者“凿龙山”的知名度。有唐一朝,在此地开窟建寺,凿十万神佛,上承北魏遗韵,下启宋金之风,形成了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龙门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图源:视觉中国
唐朝是盛产诗人的时代,所以很多诗人与龙门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对龙门贡献最大的,是白居易。老白活得比较通透,早年就曾在洛阳生活七年,后外出为官多年。离任杭州刺史,到洛阳担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之际,便买了宅子,打算终老于此。此后朝廷只要给他重要任命,他要么推辞,要么称病,要么出工不出力。最离谱的是,号称骑马崴了脚,要休息一百天。晚年当过河南尹,办公地点也在洛阳。白居易的好友元稹死得早,入葬时,家人请白居易写墓志铭,支付了一笔不菲的润笔费,老白转手就捐给了东山上的香山寺。此外他还捐出家产,疏浚龙门八节滩。晚年跟几个老汉悠游于龙门,号称“香山九老”,直到七十五岁离世,白居易还是葬在龙门东山,葬地世称“白园”,位于今天的龙门石窟景区内。
▲白园 摄影:曾宪平
洛阳城的南山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
月明直见嵩山雪。
那一年冬天,孟郊站在天津桥边远眺,看到的嵩山只是其西翼余脉万安山。洛阳人称之为“南山”,又称大石山、石林山、玉泉山。万安山横贯偃师,与伊川县交界,主峰海拔937.3米,东接嵩岳,西达伊阙。群山在层峦叠嶂中巍然耸起,共同构成洛阳南面的屏障。此山山势突兀,险峻挺拔,怪石嶙峋。冬天雪晴之后,洛阳城中的积雪已融化,而此山如林峰峦之上还是覆盖着皑皑积雪,很是壮观,人称“石林雪霁”,为旧时洛阳八小景之一。孟郊看到的,大约就是这一景色吧。
《名胜志》说:“玉泉山在洛阳东南三十里,上有泉,水如碧玉色。泉上有白龙祠,祈祷甚应。”今白龙祠侧还有玉泉寺,不过都是后来所建,没有丝毫古意。据说这白龙祠也就是古人口中的跃龙祠,祠边原有一株大梨树。曹操晚年居洛,曾动议修筑建始殿,苦无良材,欲伐此树,铁锯不进,曹操闻讯而至拔剑砍树,树干迸出鲜血,曹操惊惧而亡。
▲洛阳市洛龙区中心城区鸟瞰
摄影:曾宪平
曹操虽然没有当上皇帝,曹操的儿子曹丕却是当过的,坐天下就在洛阳。《魏末传》载,魏文帝曹丕与其子曹叡猎于万安山,见子母双鹿,文帝射杀母鹿,命其子射子鹿,曹叡泣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文帝即放弓箭,以此深奇之,而树立之意定。”曹叡后来接了父亲的班,也就是魏明帝。明帝接班后,也保留了万安山打猎的习惯。《三国志·孙礼传》记载:“帝猎于大石山(万安山),虎趋乘舆,(孙)礼便投鞭下马,欲奋剑斫虎,诏令礼上马。”孙礼是个猛人,看到老虎逼近皇帝车驾,不仅不退却,反而跳下马要与猛虎搏斗,倒是魏明帝曹叡很冷静,担心老孙有闪失,让他上马护卫,有惊无险地度过一劫。
曹叡很能干,写诗也很有两把刷子,可惜三十六岁就死掉了,死后葬在高平陵,具体位置就在万安山伊川段的山坳之中。魏正始十年(249)正月,著名阴谋家司马懿乘曹爽兄弟随魏帝曹芳出城祭扫高平陵之机,发动政变,一举掌控了政权,史称“高平陵之变”。曹魏天下开始向西晋过渡。
▲洛阳万安山初冬景象
图源:视觉中国
与隋唐洛阳城相比,汉魏洛阳城位置更靠东一些,万安山寇店段有大谷关,这是汉魏洛阳故城的南大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爆发,京师洛阳陷落,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出发点便在大谷关。他们一路向南,开枝散叶,成为客家人的前身,如今的客家话里,仍然保留了许多洛阳古音,他们所生活的地方,也留下许多与洛阳有关的风俗和地名。
历史从混乱中走向统一和稳定,到了唐代,笃信佛教的女皇武则天曾造访万安山玉泉寺,在山上建起了万安宫。夏天跑过去避暑,吹夜风、看星星。传说茶仙卢仝在洛阳附近隐居时,就住在万安山中。
北宋年间,欧阳修曾游玉泉寺,并撰文以记。司马光谪居洛阳期间,选在万安山脚下建“独乐园”,编纂《资治通鉴》。读书写作之余,他常常登临万安山顶,临风望洛,感慨“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到了近代,万安山下的大谷关几度沐浴战火,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军事作用。1944年,皮定均率部在大谷关抗击日军,偃师、伊川的“边区自卫队”在队长马怀珍的带领下,在水泉村也与日军多次作战,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汉魏故城遗址 摄影:曾宪平
今天,这里建造了客家之源纪念馆。纪念馆以“天下客家根在河洛”为主题,建筑为合院式布局,汉风建筑,主馆两侧各有一座厢房和阙楼,纪念馆总建筑面积为3600余平方米。
在山顶,则修建了洛阳首个山顶公园。万安山山顶公园占地158公顷,位于万安山主山体的山顶东西沿线,全长约14.6公里,南北范围均宽约180米。在此能远眺姚崇、范仲淹等唐宋名相墓园,游武则天的万安宫,在星象台观星、吹夜风、看洛阳城夜景,可以扎帐篷、野营、搞野餐大趴。这里还有滑翔伞营地,每逢天气晴好,风力适宜,都会有滑翔伞爱好者驱车前来。穿好装备,在草坡上助跑,然后一跃而下,御风而行。多彩绚丽的伞面在蓝天上开出各色花朵,不由引人惊叹,原来勇敢的人也是另一道风景。
▲洛阳万安山滑翔伞飞行营地
图源:视觉中国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这句话不知起自何时,但流传最广无疑是南宋时期。邙山东西绵亘190余公里,海拔300米左右,与西面和南面的石质诸山不同,为黄土丘陵地貌,主峰为翠云峰,也就是当年隋炀帝远望龙门的地方,在今洛阳市区正北,道教名观上清宫就建在这里。此庙始建于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因高宗追尊老子为玄元皇帝,因而又称玄元皇帝庙,也称老君庙。金大定年间,全真七子中的二师兄谭处端曾在此间修行,在本地留有秘传绝学南无拳。
北邙山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不仅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而且隔绝了滚滚西来的黄河水患。这一点让同处于黄河岸边的古都开封羡慕不已。古人迷信风水学,认为这里有龙虎之气,土厚水低,宜于殡葬。郭德纲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说的就是这里。邙山帝王陵主要有8座东周王陵、5座东汉帝陵、2座曹魏帝陵、5座西晋皇陵、6座北魏皇陵、1座后唐帝陵,1座南明帝陵,7座后主帝陵。此外,还有商代、东周、东汉、曹魏、唐、后梁、后唐、后晋、北宋等朝代数不清的将相名人墓葬,民间号称有十万之众。
▲洛阳邙山 图源:视觉中国
绍兴元年,偏安一隅的南宋皇宫里,五十九岁的孟太后走到了生命的末端。她经历了颠沛流离的人生,曾经两次被废,又两次复位,两次在危难之时垂帘听政,又两次撤帘还政,安定局势。她所经历的人生风浪,超过了皇室其他人的总和。不久前,疲惫不堪的她登上会稽山北望中原,却再也望不见自己心中所想的那片土地。作为即将走进陵寝的老人,她嘴里念叨的却是:“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大宋朝的“园陵”在二千里之外的北邙山,与西京洛阳隔河相望。今天,这里属于巩义地界,在北宋,这里是洛阳所辖。北宋皇室甚至裂土设永安县,置会圣宫,专门管理陵园事务,隶属于西京洛阳。偃师区山化乡寺沟村的凤凰山上,至今仍然矗立着高达9.2米“中州第一巨碑”,然而迢遥千里,山水茫茫,即便此时孟太后望眼欲穿,也望不见这通寄托着乡愁的巨碑了。
以南宋眼下的实力,显然无法达成孟太后的愿望,于是她留下遗言,“就近择地攒殡,候军事宁息,归葬园陵”。这条遗言开启了南宋葬制,此后的宋六陵皆称攒殡于会稽,以俟将来恢复中原,便迁回北邙。一时民间士绅,纷纷效仿。
民间歌谣,终究还是成为了历史的镜子。
▲洛阳老君山 图源:视觉中国
邙山不仅是古人的安魂之地,亦是洛阳名胜。唐人张籍诗云:“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由于洛阳盆地整体地势呈北高南低之势,所以在北邙山登高远眺,视野非常好。这也是隋炀帝当年选择在这里实地勘察的原因之一。每到秋天,澄澈空明,登高而望,伊洛两河从城市中脉脉穿过,市井繁华,人间烟火,尽收眼底。夜晚则灯火万家,如同星斗。“邙山晚眺”,遂被称为“洛阳八大景”之一。随着时光的漫漶,曾经的八大景、八小景多已不存,只有“龙门山色”与“邙山晚眺”,因为不朽的山峰而保留了下来。
▲位于隋唐洛阳城遗址的九洲池园林胜景
摄影:曾宪平
今天,当天气晴朗,空气透彻,你置身洛阳城某座高楼之上,举目四望,会看见连绵的群山将城市包围起来——这是一个半封闭的地理空间。在古代,它是山河拱卫、易守难攻的天子之地,孕育了自夏朝以来的中华文明。在今时,群山成为交流和发展的阻碍,它所能拱卫的,只是一方水土上的尘世烟火与风土人情。假如你打开地图,可以看见这个盆地面朝开阔的华北平原,背靠厚实的黄土高原。开阔塑造了进取,厚实塑造了稳重。作为一个历史和文化的符号,洛阳已经背负了太多的沉稳,前行的路上,似乎还需更多的开阔。
“中国三峡杂志”微信公众号
立足三峡,关注人类家园
报道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责编:田宗伟 王旭辉
美编:周伊萌
校对:段海英
审核:任 红
来源:《中国三峡》杂志 2022年第2期 有删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