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高温时间持续较久,尤其要注意防暑,其中有这样一例危重病例:

8月13日,年仅41岁的吕先生如常户外骑行两小时,夜间出现周身不适难以入睡。

8月14日,吕先生晨起如厕后,被亲属发现晕倒在卧室,口吐白沫,呼之不应,家属紧急呼叫120送至新华医院急诊抢救室。

抢救室急查动脉血气,pH值6.6,提示严重的酸中毒,急诊紧急开通静脉液体复苏,随即吕先生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立即予胸外按压、气管插管、肾上腺素联合多巴胺升压,完善化验检查提示横纹肌溶解、多脏器功能衰竭伴凝血功能异常,并立即收入新华医院EICU进一步诊治。

入院后再次追问患者家属病史,家属诉患者入院前一晚有高温未开空调的情况。

年轻的吕先生身材高大,体重150kg左右,给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急诊科紧急启动全院会诊, 根据病史综合会诊意见,考虑吕先生心脏骤停原因系热射病所致可能性大,吕先生持续无尿,故行床旁CRRT治疗维持内环境稳定。

然而,治疗过程一波三折,吕先生因免疫功能低下,反复血流感染合并肺部感染,予气管切开,同时综合药敏检验,联合药剂科多次调整抗感染方案后。

目前吕先生感染控制,意识恢复,尿量逐步恢复,现进一步康复治疗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索

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的气候和(或)高强度体力活动导致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并伴有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

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可分为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 heat stroke,CHS)和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stroke,EHS)。

经典型热射病主要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多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如年老体弱者、儿童、孕妇)、或伴有基础疾病者或免疫功能受损个体以及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如环卫工人、交警、封闭车厢中的儿童)等;

而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多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如参训官兵、消防员、运动员、建筑工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索

个体因素:患有基础疾病(例如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少汗症、严重皮肤疾病等人群);体能与训练强度不匹配,补水充分;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

特殊人群:如孕产妇、老年人、婴幼儿、卧床需要他人照顾的人群;

药物影响:服用某些影响体温调节的药物,如抗胆碱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

防暑意识不足:如因节俭选择不开空调、泡温泉或蒸桑拿时间过久等;

超重或低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5或<18.5;

户外劳作:作业或工作时间选择不当,如12:00~14:00;

环境因素:强烈的太阳辐射,连续数日高温天气、突然升温≥ 5~10 ℃等;

居住环境:高温(湿)、通风不足或条件差。

搜索

体温升高: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可伴有大量出汗或无汗,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0℃以上;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早期即可出现严重损害,表现为:谵妄、嗜睡、惊厥、昏迷等;还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运动不协调、判断力受损等。部分患者后期可遗留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等;

其他症状:头晕、搏动性头痛、恶心、皮肤灼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肌肉痉挛或无力等;

随着疾病进展,还可能出现心血管系统、肝脏、肾脏等全身多系统和器官的损害。

搜索

发烧:体温持续升高,甚至超过40℃,应及时就医;

头痛: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持续性头痛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

肌肉痉挛: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不自觉的抽动,应及时就医;

呼吸浅快:呼吸速度加快,超过20次/分,吸气吐气量小,应及时就医;

恶心:有想呕吐的感觉但是又吐不出来,此时应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120:

昏迷:丧失意识,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没有反应;

极度虚弱:感觉没有一点力气,几乎动不了时;

意识模糊:无法准确地感知周围人或事物,如不知道自己在哪、不知道其他人在说什么;

谵妄:精神错乱,胡言乱语;

癫痫:全身肌肉不自主的抽搐,没有意识,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

搜索

热射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是:早降温、早扩容、早血液净化、早镇静、早气管插管、早补凝抗凝、早抗炎、早肠内营养、早脱水、早免疫调理;在凝血功能紊乱期禁止手术。

现场急救处理:

①立即脱离热环境;

②快速测量体温;

③积极有效降温:快速、有效、持续降温是热射病的首要治疗措施。积极有效的降温措施包括:水浴或冰水擦浴;电子冰毯、冰帽;快速液体复苏;不提倡药物降温;

④快速液体复苏:救治现场,应快速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路,在现场第1小时输液量为30 mL/kg或总量1500~2000 mL,维持患者尿量为100~200mL/h;

⑤使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与积极氧疗;

⑥控制抽搐:对躁动不安的患者可静脉注射地西泮;抽搐控制不理想时,可在地西泮的基础上加用苯巴比妥5~8 mg/kg,肌内注射。

经现场救治后应立即送医院抢救。转运过程中应做到:

①密切监测体温,如有条件应测量直肠温度,同时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记录;

②持续有效降温,若体温再次升高,应重新启动降温措施,不能因转运后送而延误降温治疗。尽量在30 min内将直肠温度降至39.0℃以下,维持直肠温度在37.0~38.5℃,当温度降至38.5℃时即停止降温措施或降低降温强度,以免体温过低。

院内治疗总体原则:

①首先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减少不必要的转运、搬动、有创检查或操作 ;

②完成实验室检查,评估病情,多学科协诊,尽快送入重症监护室;

③快速有效降温、早期气管插管保护气道、有效镇痛镇静、多脏器功能支持治疗;

④胃肠功能保护及营养支持治疗等。

降低热射病发病率重在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的发生,从而减少热射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菊花、金银花、荷叶、薄荷、藿香和广藿香等都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作 者:

新华医院急诊医学科

刘亚贤、朱升琦、江波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