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培养结果导向型思维

▲关注业务过程,但更关注能否转化为收入增加、利润提高等积极的财务结果。

财务人员要关注业务部门的工作过程,这是必要的。但是在这些过程中,更要关注这些过程是否能够最终转化为公司收入的增加、利润的提高、现金流的改善等正向的财务结果。如果一个业务流程再完美,最终不能转化为财务绩效的提升,就是没有价值的。

比如,公司增加了更多更复杂的业务流程,雇佣了更多人手,购置了更多资产。这本身可能让业务部门感觉流程更完整,但是如果最终没有带来收入增加速度对得上这些投入,反而增加了费用,降低了利润率,那么这样的举措就是没有意义的。

又例如人力资源部门使用的平衡记分卡工具。这个工具可以将公司业务活动与战略目标分解开来,最上层的是财务指标层面,然后向下依次是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这样可以让每一个业务指标都与公司最终的财务结果指标对应起来。

所以财务人员要时刻关注业务流程的目的,不能只看过程,而是要看这些过程能否最终体现在收入、利润、现金流等财务结果的提升上。过程和结果的结合,才是财务人员应该有的结果导向性思维。

二、 培养整体性思维

理解不同财务变量之间的关联,任何变量调整都会波及其他变量。

企业的每一个财务变量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公司收入水平取决于公司资产状况,因为只有购置必要的资产才能开展业务;与此同时,收入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公司的资产规模。资产状况又会影响公司的债务数额,比如为购置资产而举债;负债数额的大小也会对利润造成影响,因为要支付利息。利润水平的波动也会导致现金流发生变化。

所以,任何一个财务变量的调整,都会对其他变量造成影响。财务人员必须用整体性的视角来考量问题。具体到业务当中,比如公司为了扩大销售,决定大规模增加资产投入;这可能会直接增加负债数额,提高费用支出,最终导致利润增速落后于收入增速。

如果财务人员只关心某一个变量,而没有把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量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很容易做出国本主义的决策。这就需要培养整体性的思维,时刻理解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 培养左右思维

▲在企业面临选择时,财务要提出不同方案及优劣析,而不仅仅停留在被问答。

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往往会面临多个选项。这时,财务人员不应该简单地回答是或否,而应主动为企业提供不同的可行方案,并对每个方案的优劣势、潜在影响进行分析,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参考。

这称为左右思维,也就是提供决策的多个选项。而不是简单地被问而已,这种被动回答的思维方式是低效和受限的。相反,如果财务人员能主动找出不同方案,并讲清楚每个方案的利弊得失,那么就为企业决策提供了真正的价值。

举例来说,如果老板问财务,是否要新增一项重大投资。简单地说同意或反对都是不够的。这时财务人员应提出不同的投资方案,或保守型方案,或进取型方案,并详细论证每个方案可能带来的财务影响,风险程度,实现难易程度等。最后再给出自己的建议。这样老板才能在完整参考的基础上做出正确决策。

所以,财务人员要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回应。这需要培养左右思维,为企业决策提供全面参考。

四、 培养专业延伸性思维

▲不断深化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业务痛点,赢得企业信任。

财务工作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作为后盾。这不仅决定了财务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也关系到企业对财务人员的信任程度。

如果财务人员无法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中的会计、税务、成本、核算等方面的问题,那么企业对其能力和价值的信任就会打折扣。与之相反,如果财务人员能运用专业知识,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满足企业的需求,那么就更容易获得企业的信任。

这要求财务人员持续深化自身专业知识,跟上最新税法、会计准则等的更新。并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服务企业,解决问题。有人形容,财务工作就是“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正是因为其专业性和风险性,需要背负的责任更大。

所以,财务人员必须不断培养专业延伸性思维,将自己的知识框架不断扩展到更为专业化和实践化的层面。这是赢得企业信任的必由之路。

五、 培养服务性思维

▲主动回应企业需求,让企业对工作进度充分掌握,感受到被服务。

除了专业性思维,财务人员还需要培养服务性思维。要时刻牢记,财务部门的根本职责就是服务好企业的需求。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主动汇报工作进度,让企业时刻掌握各项事项的处理进度。企业管理层事务繁忙,无法时时刻刻了解财务人员工作的细节。如果财务人员能主动汇报工作进度,让企业掌握一切推进动向,那么就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更重要的是,这种主动的工作汇报,能让企业有“我的需求时刻被重视和服务”的感受,这种被服务的感觉非常重要。它能让企业对财务人员的工作形成正向的体验,加深财务团队的价值感知。

所以,财务人员在加强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服务性思维。这是赢得企业信任,确立财务地位的重要一环。

六、 培养财务敏感度

▲持续关注企业每一笔支出,对数字变化保持敏锐和负责。

财务核心就是与数字打交道。企业的每一笔支出变动,都会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作为财务人员,必须培养极高的数字敏感度,对企业的每个支出项目保持细致入微的关注,时刻掌握支出动向。

与此同时,还要对数字变化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数字变化从来都不是自发的,总是因为某些内在业务活动的调整才引起的。如果财务人员能紧密结合业务,判断背后原因,那么就可以发现一些隐性问题,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如果财务人员对数字变化漠不关心,那么企业就缺少了对自己“体检报告”的解读能力。长此以往,可能会埋下巨大风险。这种对数字敏感和负责任的思维方式,是非常关键的。

七、 培养证据链思维

▲所有决策和操作要有法律依据和证据支持,确保决策合法合规。

在做账和税务决策时,财务人员必须时刻谨记,自己的每个决定和操作都必须有法律依据和证据支撑,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

比如在报销过程中,简单地将员工个人消费列为公司劳保用品费用,这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的。一旦被税务部门查出,不但需要补缴税款,还会面临罚款。

这个例子说明,在做账和税务处理的时候,财务人员必须找到充分的证据材料,证明这个决定或者操作的合法合规性。这需要收集采购合同、公司规章制度等证据材料,形成证据链,以符合法律和税收要求。

如果财务人员的某个决定或操作没有法律依据和证据支持,一旦被查,那么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也会严重损害财务人员的职业信誉。

所以,培养证据链思维,形成每一个决策和操作的证据链条,是财务从业者必须要牢记的底线。合法合规是首要前提。

八、 培养持续学习思维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与时俱进,为企业新增价值。

财务领域的法规、政策和新技能都在不断更新。如果财务人员停滞不前,那么很快就会被时代潮流甩在后面,失去为企业增值的能力。

必须培养持续学习的思维方式与时俱进。比如关注最新税法的调整,会计准则的变化;跟上金融和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学习使用新工具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持续学习为财务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之不至于陈旧落后。这不仅让企业有新的思路和工作模式,也让财务人员保有了不可替代性。

九、 培养创新性思维

▲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灵活应对,将看似不可能化为可能。

财务工作中也需要有创新思维。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从更高的层次审视问题,寻找更优或更适合的解决方案。

传统观念常被一些框框束缚,认为某些事情“不可能”。而具有创新思维的财务人员,能够跳出框框,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把传统意义上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这种创新思维不能主观臆断,而是要基于企业具体的情况。真正优秀的财务人才,往往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用开放和灵活的思路提供切实可行的新解决方案。这是财务核心的创新能力。

十、 培养政策前瞻性思维

▲关注新政策同时分析政策本质,熟练运用政策带来红利。

财务工作必须关注国家的财税政策,这是基础。但更高层次的政策思维,还需要分析政策背后的本质和目的,判断政策效果和影响。

比如新的税收政策出台,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税负。但税负只是政策的表象。如果能分析政策制定的初衷,判断政策影响不同行业的效果,那么就可以在政策调整的过程中,提前做出安排,利用政策红利。

这种前瞻性思维,不止于政策本身,而在于判断政策趋势乃至本质,然后进行运用。这是政策思维能力的高级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伸阅读《共享思维:数字化时代的财务管理》

推荐语:一次性把财务数智化转型的技术和原理说清楚。

资料来源:IPO财务

组稿制作:谢朝喜

责任编辑:李前

内容审核:李鸿

媒体合作:010-88379072

声明:本文所用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财务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