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业没有止境,奋斗永无穷期。徐桂郁还坚守在岗位上,奋斗在课堂里,她要以“桂郁姐姐”的年轻风采,守护在祖国的东大门,安静地教书,幸福地从教。

本报记者韩世文

凌晨3点,一线粉红割破江天。不一会儿,一轮新阳跃上江面,地处中国陆地最东端、素有“华夏东极”之称的黑龙江省抚远市最早从梦中醒来,将太阳迎进祖国。

3个多小时后,在这里生活了近30年的徐桂郁,伴随着清晨明媚的阳光,一如往常早早来到抚远市华夏东极国门红军小学,开启新一天的教育生活。

自1995年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毕业,徐桂郁就一猛子从茂密的林区走向临江的边境,和这里的人们一起迎接最早到来的太阳,也和这里的教育人一起迎接每一张阳光的笑脸……

这样的生活平凡而特别,这样的教育生动又美好!

沉下去,在课堂里“活”出新风格

29年前,徐桂郁从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出发,坐汽车乘火车,经过哈尔滨到佳木斯,再转乘14个小时汽车一路颠簸到抚远。从林区到边境,徐桂郁感觉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而在当地乡村任教一年后转入抚远县第一小学,职业生涯一下子变得更开阔了——这所小学始建于1948年,2012年迁建到现址,2019年12月24日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华夏东极国门红军小学”,成为传承东北抗联革命历史文化和红军革命精神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尽管那时候的城市建设和办学条件远不如现在,但在边境地区、渔村状态的抚远,有楼房的老学校已经相当不错了。

在这所学校的28年间,徐桂郁除担任班主任工作外,还先后担任过教导处副主任、政教副校长、党支部书记等,但她始终没有离开过课堂,并先后担任语文、数学、写字等教学任务。

那些年,年轻的徐桂郁不敢放松学习,在书本上学、在实践中学,用理论武装头脑,用行动夯实成效。特别是在教学中,她积极创新,力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像一只学飞的“小鹰”,不断尝试着高飞。

徐桂郁会在大量阅读中把好的理论和经验记录下来,在工作中应用实践;在积极听课中学习众多优秀教师的先进做法。她深知,教师素质关系到下一代的整体素质,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必须有长流水;要点燃一颗心,自己就要有一把火……她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位有知识、有能力、懂专业的研究型和学者型教师而努力着。

这样的“试飞”总是伴随着课堂教学而来。徐桂郁主动申报参加教学比赛、承担教学公开课……从抚远小学教师课程改革培训中执教《感谢》一课被评为优秀示范课,到佳木斯市第五届“百家讲坛”课堂教学竞赛中执教《记实作文》荣获一等奖,再到2003年初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徐桂郁代表抚远参加省级赛课,执教的公开课《小鹰学飞》获得一等奖……她从小学校走向了市县之外的大世界,不仅为自己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不同平台的展示和赛课经历,让她历练了心志,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让她深深感受到教师的执着是获得成功的基石。但这种执着不是为了比赛,更不是“表演”给同行看,而是要真正带领学生学好——她的价值还应该体现在学生那里。

因此,徐桂郁继续沉下身子研究课堂,在教中研、研中改,不断将点滴教学经验升华为可供借鉴的教育教学理论,先后在省市教研活动及论文评审中荣获教学设计和科研成果一等奖。徐桂郁在课堂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趣、实、活、新”,她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多媒体,努力做到寓教于乐,注重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玩乐中求得知识能力和领悟力的提高。她还运用语言启发、图示启发、情境启发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学习的主人,从而让每个学生在课堂参与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让新课标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落实。

徐桂郁的课堂之“活”让人眼前一亮,上过徐桂郁课的学生总是觉得不过瘾,期盼着下一节上徐老师的课;听过徐桂郁课的教育同行,总是给出颇多好评。而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作为引导者、启发者的角色作用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徐桂郁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边指导边学习,边讨论边展示,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

不管是此前的语文课还是后来的数学课,徐桂郁带班的成绩总是让人羡慕。家长放心自己的孩子在徐桂郁的班级,学生也不愿意徐老师换班离开——这位课上课下总是笑意盈盈的老师,送走的一届届学生不经意间都长大了,可他们的徐老师却依然“年轻”,甚至成了学生口中的“桂郁姐姐”。

每一次在校园里的招呼,每一个节假日后的见面,“桂郁姐姐好”“桂郁姐姐,我好想你啊”,甚至还有一个大大的拥抱,都让徐桂郁备感幸福,这也是后来她愿意放弃干部身份彻底回归课堂的原因所在。

徐桂郁的发展是抚远教师队伍发展的一个缩影。据当地教育局负责人介绍,近10年来,抚远市依托“国培计划”等各类教师培训让教师队伍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其中有3人晋升为正高级教师,1人评为特级教师,另有2人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另外,抚远市还引进特岗教师近200人充实到教学一线,缓解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蹲下来,在教育中“爱”上新朋友

一位小学教师如果只做科任教师而不做班主任,就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也会是一种职业的缺憾!这是徐桂郁的心声。因为教育者育人为先,而“好老师”的育人智慧全在一个“爱”字,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真谛,也是“爱”的最好行动。

在徐桂郁朴素的认知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即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爱。所以,一直喜欢当班主任的她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领悟到这个道理后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班级管理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好成绩、好未来。

每年,她在班级中以公开选举的方式评三好学生,带动班级改变风气、凝聚合力;每周,她会利用周会认真讲评每个学生的优缺点,鼓励他们多读书,学会总结,共同提高;每天,她会在学生作业本上写下鼓励的话语,通过学生的态度、心理变化发现教育的契机……

在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岁月里,徐桂郁总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教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她每天早来晚走,帮助后进生解决难题,有时天黑了还要把学生送回家;每个孩子有点滴进步她都会及时和家长沟通,也会商讨共同助力孩子成长的好办法……因此,她带的班级,学业成绩、精神面貌总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有很大改观。

徐桂郁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厉害,反而认为是学生可爱、懂事,家长善良、负责。正如红军小学校长郑东评价的那样,徐桂郁对教育“最真诚的热爱”,对学生又是“母爱般的温柔与慈祥”,在她蹲下来与学生交流的每一次,都以平等的视角、发现的眼光,温柔地对待那些“小大人”,慈祥地呵护那些“问题”孩子。

有一名从乡村中心校转来的男孩,总是不完成作业不爱学习。徐桂郁调研了解后便主动同男孩亲近,与他交朋友、聊天,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还给他安排了学习“对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男孩逐渐开始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劝告,有了很大转变。男孩的奶奶激动地对徐桂郁说:“老师,太感谢你了,你比父母对孩子好哇!”

在“桂郁姐姐”的朋友圈里,还有特殊的存在。那就是从2017年开始连续3年帮扶的贫困儿童——抚远市一个低保户家的孩子周国盛。除了资助,徐桂郁还经常与孩子谈心,一起爬山游玩,给孩子添置学习用品及衣服,给孩子全家照相……孩子的父母感激地送上一面锦旗:扶危济困送温暖,热情服务为学生。

当班里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好,个个从原来的任性、幼稚到懂事、健康;当他们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当学生和家长都以信赖的眼神投向自己,徐桂郁知道自己做对了,也做好了。

从一个班级到一所学校,再到一个区域,不断变好的教育里,有2017年抚远先后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初检、国家级验收,实现了基本均衡发展的目标,次年又以群众满意率全省第一的成绩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还有增建一所小学后,抚远形成3所小学“一校一品”均衡发展的态势,甚至实现市内小学体育馆全覆盖,让“校校有冰场,人人能上冰”从梦想变为现实,华夏东极国门红军小学也和区域内多所学校一起获评黑龙江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先进学校;更有2022年引进海亮教育集团,建设名校共同体,首创“海亮英才班”,打破了初高“3+3”现状,采用2.5+3.5的模式,实现抚远高考升学的新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起身,在边疆地“变”出新风采

今年带四年级的徐桂郁,班里有当年学生的孩子,他们得知徐老师带班的时候,是兴奋又安心的;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回到抚远市第一中学做教师的庄新新,也是受到当年徐老师的影响——“小学时,她的耐心和爱心让我明白了教育的力量,坚定了成为一名教师的信念……”

一位教师,当她桃李天下,当她的学生成为她所在区域里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她的心里一定充满幸福感。如今的徐桂郁就远远地关注着曾经的学生在社会上发光发热。

在抚远教育战线上工作近30年,徐桂郁见证了这个边境城市的发展。她记得,2012年底第一列火车起程,结束了抚远不通火车的历史;10年前的夏天,抚远东极机场正式通航,为边疆旅游和经济发展打开了一扇联通世界的窗口……如今,这个“东方第一城”已经成为中俄通商的重要口岸,也成为人们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作为教育人,对外交流自然更为通畅和便利……

抚远市毗邻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二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近10年来,抚远市充分依托地缘优势,积极开展中俄文化交流、互访研学活动。其中,2022年抚远市教育局同哈巴罗夫斯克开展第一届抚远——哈巴教育交流合唱节(线上),随后两年,两地互派师生持续举办教育艺术交流节。

在多年的中俄师生互访交流中,抚远市华夏东极国门红军小学都会作为接待或者参与学校,徐桂郁和同事们一起组织中俄友好文艺表演、民族文化展演等一系列活动,接待俄方师生。当俄方师生惊叹学校小红星武术社团的表演,沉迷中国书法与赫哲文化的时候,他们也感到很振奋。

据抚远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抚远市所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及职业教育学校分别与哈巴市对等学校(园),互派教师、互派学生开展中俄青少年友好交流营、中俄体育友谊赛、中俄师生联谊等各种交流活动,双方在教育和体育层面上的交流日益频繁,实现了中俄师生、家庭互访交流常态化。红军小学音乐教师王珊珊就曾作为学校代表全程接待过俄方家庭,随后多年一直保持着与对方的联络……

在边疆城市抚远的变化与学校变革、对外交流的变奏中,徐桂郁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的热爱与对师生的关爱;在学校副校长、党支部书记等身份的不断变化中,徐桂郁始终保持着教育人的初心。无论组织党员、教师学习,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是党建带德育,分时间分阶段分主题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红色精神教育;不管是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东极红娃童心向党”绘画、征文比赛,还是组织学生赴“东极第一哨”、黑瞎子岛、交接仪式纪念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戍边守边国防教育”;抑或是与学校班子成员一起按照“一楼一廊一班一特色”构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书香校园”,打造“赏识教育”文化品牌,她始终走在学校教育的前列。她也曾带领学校党支部成为“黑龙江省中小学优秀基层党组织”,红军小学也于2023年被授予“国防教育示范校”……

事业没有止境,奋斗永无穷期。徐桂郁还坚守在岗位上,奋斗在课堂里,她要以“桂郁姐姐”的年轻风采,守护在祖国的东大门,安静地教书,幸福地从教。

人物介绍

徐桂郁,黑龙江省抚远市华夏东极国门红军小学教师,曾荣获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教师、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个人,佳木斯市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记者手记

迎着太阳守护平凡

本报记者 韩世文

如果没有这次“国门教师”采访,很难想象我会走进黑龙江抚远市——这个地处中国大陆版图最东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华夏东极”。

中国东西南北四大地理极点坐标中,最西在帕米尔高原,最南位于曾母暗沙,最北在漠河,而最东就在抚远。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在这里交汇,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二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与其隔江相望。

因着这样的地理特点,抚远便多了一层神秘;也因着这样的边境区域,抚远教育便多了一重吸引力。

当凌晨的火车一路驶向抚远地区,3点时的天空便逐渐明亮起来,继而太阳跃出云层,霞光与晨露相遇又分离,流云与蓝天忽远又忽近……人们陆续醒来,把太阳迎进了祖国,也在华夏东极开启一天平凡的生活。

口岸交汇的文化让这里的人们不再是偏居一隅的沉寂,江水滔滔的边境生活让这里的生活少了一份冷峻。抚远教育人便如这里的蓝天一般简洁明澈,也如初升之阳般活力无限。

作为沐浴祖国第一缕阳光的教育人,他们努力地让校园里的阳光更充足一些——幼小初高小体量教育的系统发展,让这里少了许多竞争的焦虑,多了不少成长的精彩。作为居住在江边的国门教育人,他们积极地让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更民族一些,教育文化更自信一些,国际交往更频繁一些……

所以,某种程度上他们是一个整体,既不想庸碌地守在边境,也不会高调地张扬自我。他们谈起教育滔滔不绝,做起教育有条不紊,展示成果有模有样,但是又不愿意轻易代表群体展示自我——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在岗位上所做之事平凡而普通,只是角色和责任使然,都在平静的教育岁月里尽职尽责,没有轰轰烈烈的功绩——这不就是大多数平凡的教育人的日常吗?可他们的平凡又在长期的坚守中变得不一般,在持续的改进中变得优秀,在静悄悄的育人中变得有意义。

这种平凡又独特的价值,正在以徐桂郁为代表的东极国门教师身上体现。

她就是这样,带着朴素的情怀坚守在抚远教育的一线30年,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急功近利,更不计较回报;她就是这样,带着学习的心态沉浸在课堂内外研训实践,不断地微改革、持续地小提升,逐渐有了新特色;她就是这样,带着成人之美的智慧行走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道……

我在抚远采访的每一个片段,都在述说着这样的“平凡”。新任教育局局长姜冬梅把自己放在区域教育的语境中,以一个母亲的角色讲述抚远教育的“松弛感”;华夏东极国门红军小学校长郑东以这所老学校的“新兵”角色,讲述小学教育的“意义感”;红军小学新任党支部副书记张舒则积极地做好“服务者”,爽利地推介学校的“老资格”,讲述教育生活的“丰富性”;徐桂郁则在不断“退让”中回想自己简单平凡的教育之路,讲述教育事业的“时代性”……

听他们的故事,平淡如太阳普照着世界;但缺少了他们的故事,我们的心头、笔下,也就少了那一缕温暖的阳光!

教育的平凡,自有动人处。向着教育家方向的前行,总起于平凡处。而平凡何尝不是一种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记者韩世文(右)对徐桂郁进行采访

别人眼中的TA

徐桂郁骨子里镌刻着对学校最真诚的热爱,行动上把师生利益和学校发展深深凝聚在心上,在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上,我看到了那个永远面带微笑的徐桂郁;在孩子面前,我又看到了一位女性母爱般的温柔与慈祥……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教育的力量——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她为学校的师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 黑龙江省抚远市华夏东极国门红军小学校长郑东

老师,您用心点亮了我的心,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您还让我感受到了这个世界更多的温暖。我虽然不是您最好的学生,但是您是我最好的老师!

| 黑龙江省抚远市华夏东极国门红军小学学生岳宵磊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徐桂郁老师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她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小学时,她的耐心和爱心让我明白了教育的力量,坚定了成为一名教师的信念;她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责任和奉献,并立志将这份爱和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她不仅仅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榜样。在她的课堂上,我学会了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面对困难;她总是能够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也影响着我如今的教学理念,让我坚定地相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智慧的启迪……她的身影一直激励着我,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努力成为像她一样优秀的教师。

| 黑龙江省抚远市第一中学教师庄新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 《中国教师报》国庆特刊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