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横空出世》片段

1999年,讲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故事的电影《横空出世》,登陆院线。

导演陈国星在电影中试图再现的,正是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所建的铁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横空出世》导演

陈国星

“当时的预算特别有限,有的领导觉得,为什么要去花那么多的钱去买钢?我还跟他们辩论,我说张艺谋拍《红高粱》,从种高粱开始,我说陈国星拍《横空出世》,为什么就不能从搭铁塔开始?

“我说其实两边都是一样的,都是创造性的,去实现了那些常规电影美术制景无法做的事情。为了再现当年的‘两弹一星’这样的伟大壮举,这个投资和这个行为其实是对的。”

时间退回到60年前,中国第一次核试验为何要建这样一座高塔?围绕这座高塔,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87岁的林贤英,祖籍广东汕头,虽然在洛阳生活多年,他仍然保留着浓重的家乡口音。这位老人,正是当年核试验铁塔的建造者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首次核试验亲历者

林贤英

“1962年,在华南工学院土建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部队要人,我报名参加了,就分到部队。工程兵司令陈士榘,给这个工程技术总队下达任务,要到新疆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贤英旧照

林贤英所在的部队,接到的任务是安装建造一座高塔

1963年11月,林贤英作为技术员,随部队登上前往新疆的列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首次核试验亲历者

林贤英

“那时候保密很强的,相互之间同事不谈这个事,不能谈,就说去出差。跟家里也不能通信,因为我做建筑的,通信只能说到乌鲁木齐盖房子。”

林贤英登上的火车没有开往乌鲁木齐,而是把他送到了罗布泊核试验基地。

他也并非要盖房子,而是要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搭建一座102米高的铁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中国首次核试验采用怎样方式引爆,曾有空爆和地爆两种不同意见

空爆是采用飞机投掷,在空中引爆。地爆则是将原子弹固定在地面铁塔上引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江 英

“第一次进行核试验,如果采用飞机空投的办法。这样在测试的时候,测量、瞄准都有很大的困难。所以,当时程开甲他们就提出来了,还是在百米高塔上来进行核试验。”

为了控制试验条件,拿到更多的测试数据,最后,中央专委决定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了地爆方案

因此,搭建一座用来托举原子弹的高塔,成为关键建设项目。

1964年春节过后,八台大型平板拖车将铁塔构件运抵罗布泊,由两三百人组成的工程技术总队也同时抵达,铁塔开始投入建设。

作为核试验特种工程,铁塔是无缝钢管结构的自立式塔架,有8467个构件,包括起吊、空调、电气三个设备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江 英

“当时整个的这个系统,技术难度最大的就是那个铁塔了。我们国家那时候还没有这么高的铁塔,百米以上的那种铁塔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首次核试验亲历者

林贤英

“当时还没有现在盖高楼的那个起重机。开始的时候塔斜是用汽车吊上去,我们那个是吊一节提一节。从下面弄上去,到上面再加一下,再顶上去一些。”

“每一节有一个爬梯,这个爬梯大概是七八十公分一个,我们安装的时候爬这个柱子,爬得很高上去。每天都得爬。上午爬上去,中午在里面不下来,吃饭用个绳子吊上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在林贤英和战友一个多月来,每天从早到晚,冒着恶劣的天气,将铁塔一点点搭高时,突然接到了停止施工的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首次核试验亲历者

林贤英

“装了大概一个多月,到四五十米的时候,接到上级命令,停,不能装了。可能是怕装起来被美国的高空侦察机侦察到。”

1964年春,美国侦察机对中国西北进行多次侦察飞行,并在罗布泊高空拍摄多张核设施图片,猜测罗布泊为中国核试验基地。

察觉到美国高空侦察,铁塔建造临时停工,直到一两个月后,罗布泊上空的危机解除,铁塔才继续施工。

建成后,大部队陆续撤离,林贤英等少数人留下来。

他们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为铁塔顶端用来放置原子弹的小房子,安装空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

原总装备部政治部大校

一级作家 彭继超

“当时对原子弹的温度要求是20摄氏度,正负2度,那就是说从18度到22度之间,保持这个温度。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特别小心谨慎,所以这个温度方方面面要求得非常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首次核试验亲历者

林贤英

“我们就按照这些构建,铜管在地面清洗,用纱布包好,一根一根用绳子拉上去,拉到上面装,装完以后里边还要膨胀,稍微一弄就制冷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贤英旧照

空调安装完成后,林贤英和战友从铁塔撤离到附近的招待所。

出于严格的保密考虑,中国首次核试验过程中设置了一整套的密语和代号。这套密语系统里,“零时”指的是原子弹的起爆时间。

包括林贤英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期盼,就是迎接“零时”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

据记载,中国首次核试验共有5058名参试人员,来自26个单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自押运、安保、装配、上塔,直至引爆等一系列工作背后,有着许多普通工作者的身影。他们或许名不见经传,但都是“引爆原子弹”这个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202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本系列聚焦首次核试验各个环节中的亲历者,讲述蘑菇云升起背后普通人的故事,重温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敬请观看凤凰大视野

《马兰花开——中国首次核爆亲历实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凤凰大视野

编辑:王鼎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