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留在大陆的公馆,今昔对比,无奈唏嘘

公馆”这个词,《辞海》上是这样解释的:“公馆:古代诸侯的宫室和离宫别馆。《汉语大词典》的解释略有出入:“指官僚富人的住宅。”《辞海》的态度比较中立;《汉语大词典》倾向鲜明,因为所谓“官僚”“富人”带贬义久已矣。

“公寓”与“公馆”只一字之差,那多少户住到一幢楼的公寓显然不能与公馆相比,从古到今独门独户住在大宅子里的都不是平头百姓。民国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叱咤风云,他们的公馆又是什么样呢,今天一起来瞻仰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龄宫

美龄宫最早的名称是“蒋主席小红山别墅”,后来称为“南京主席公邸”、“国民政府主席官邸”等等。因为宋美龄三四十年代经常在这里做礼拜,并不时和蒋委员长在这里小住,民间称之为“美龄宫”,倒也简洁上口。

据说是宋美龄吹了枕边风,蒋介石于1930年秋正式向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提出“拟借陵园小红山建筑别墅”,供蒋介石和宋美龄谒陵中途小憩之用。小红山在明孝陵以东,林海苍茫,环境清幽,是建造别墅的绝佳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10月24日,陵园管理委员会召开第24次会议,孙科主持,决议“照办”。1931年春,小红山官邸由南京市府工务局局长赵志游亲自设计,技正陈品善主办。当时预算造价为261410元。

1931年冬,官邸工程全面开工,由新金记康号营造厂承造。 美龄宫后来的造价远远超出预算,达到36万银洋,多遭非议,以至一度停建,拖到1934年才竣工。建成后的美龄宫占地120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四周花木隐映,鸟语花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邸坐南朝北,上下左右曲折盘旋,豪华精致而又庄重典雅,凭窗眺望,皆成画景。主楼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地下室东部为职员用房,西部为厨房。

地面第一层是接待室、衣帽间、秘书办公室、卧室、配膳房、厨房、洗衣室、卫生间、服务用房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层是会客室和休息室,设有大厅、客厅、大饭厅、配膳房、书房、秘书室等。出大厅是一个开阔的“凸”字形平台,可供露天活动之用,喝茶下棋,亲近自然。

三楼为居住部分,有客厅、四间大卧室及小餐厅、厨房等。室内陈设考究,地上铺有紫红色地毯,墙上挂着名人字画。

美龄宫算得上是南京最富丽堂皇的官邸。1992年被南京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升格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南京,官邸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美龄宫是唯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极阁的“茅草屋”

民国国舅宋子文在南京的公馆坐落在北极阁山顶,今天的北极阁1号。

宋公馆选址于此当然不是偶然的。北极阁的东北面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鸡鸣寺,稍远处是烟波浩淼,湖中五洲相连的玄武湖,隔湖是巍巍的钟山。登上北极阁,北望湖光山色尽收眼中,南望是南京城的万家灯火,北极阁上被称为“茅草屋”的宋公馆可谓占尽了南京城的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民国众多公馆中,宋子文公馆是闻名遐迩的,这不仅是因为其优越的地理形势,男主人特殊的身份地位,也是因为公馆本身独特的建筑艺术。

此处宋子文公馆建于1933年,在此之前,宋子文住在中山东路铁汤池财政部部长官邸。

1933年,宋子文的姐夫孔祥熙接替他任财政部长,他只好将部长官邸让出,北极阁公馆始建于这前后。宋公馆选择基泰工程公司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杨廷宝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施工营造,建筑面积720平方米,三层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英国乡村别墅式,平面呈曲尺型,主楼十字拱门廊。由于公馆对着院门的一侧在地平面以下,过道直通二楼客厅,看上去只有二层。公馆外部有庭院,花架曲径;外部有专门的盘山路直通山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茅草屋”外部简朴,内部当年称得上奢华。客厅、卧室、书房、餐厅、浴室、盥洗室、厨房、壁炉、侍卫室等等一应俱全。底层为服务人员住房及厨房等辅助用房。

二楼有客厅、餐厅、侍卫室等。客厅等的顶部采用喷灯工艺,钢筋混凝土大梁仿木梁纹理,让人真假难辨,这在当时的公馆中是仅有的,称得上是“高新技术”。朝南一排拱形落地窗,采光通风极好。

三楼是宋子文夫妇及其子女的居室。浴室、盥洗室马赛克铺地,浴缸和抽水马桶均为进口货,经近70年,至今完好无损。

可以想见,这座“茅草屋”当时是够“现代”够豪华也够“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公馆

建于1924年的上海多伦路250号“孔公馆”是孔祥熙和宋霭龄的寓所。

孔公馆建筑立面及内部呈现出伊斯兰及西班牙建筑的风格。伊斯兰式的券柱形式与阿拉伯文案雕刻,彩色贴面组合的单元式构图是孔公馆建筑最显著的特征。雕刻装饰及彩色贴面佐以阿拉伯纹样,产生精致华丽的视觉效果,在上海近代建筑中独具一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立夫、陈果夫公馆

陈家两兄弟感情甚笃,一起在南京首都做官,也同住在一个院子的公馆里。两兄弟的公馆并排而立,位于今常府街30号。此处公馆建于1934年前后,当时陈果夫任江苏省政府主席,陈立夫任国民党组织部副部长、部长。

公馆是在当时的常府街仁德印刷厂后面的空处租地建起的花园式庭院住宅,总占地面积约3085平方米,计有8幢77间,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庭院面积近1000平方米,四周种植了高大的刺槐和梧桐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院门是一宽3米高4米的铁花格大门,大门口设门房,与门房并立的是一坡顶、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为秘书和警卫人员的居所。进门有水泥路通向两座主楼。两座主楼均为坡屋顶、砖木结构,西面的一幢为三层,东面的一幢为两层,陈立夫因家庭人口较多住三层的一幢,陈果夫家庭人口较少住两层的一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沦于日本人之手前,二陈兄弟及其家属随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公馆被日本人占用。抗战胜利,还都南京,陈氏家族搬回原来的公馆居住。1949年陈家迁往台湾后,陈公馆先后作为南京空军高干招待所、454医院小儿科特护病房和门诊部、454医院宿舍等。1984年,该公馆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陈公馆只剩下两座主楼和后面的一排平房,庭院的树木花草都不见了,空地都被铺上了水泥。陈果夫的那栋还有人住着,陈立夫的那栋相当破败,显然已经闲置,断了电,里面堆着一些杂物。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参观这些公馆,想起来的还是这些历史人物吧,以人的名字命名公馆,有内容,好记,这种房子与人、人与房子之间的联系恐怕不是任何人所能改变得了的。如今物是人非、人去楼空,未免让人有些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