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更替,岁物丰成。金秋时节的金东大地,稻浪飘香、瓜果满园、鳖肥鱼鲜,一片丰收的胜景尽收眼底。水稻由青转黄,阡陌纵横的稻田美如画卷;池塘碧波粼粼,中华鳖在渔网中扑腾翻滚;甜柿香甜脆爽,果园里弥漫丰收的喜悦……耕耘有时,收获已至,阵阵秋风拂过,处处皆是丰收的味道。

稻花香里说丰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稻穗低垂,金浪翻滚。走进澧浦镇下宅村东湖畈,可见稻谷收获、工人忙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稻田层层叠叠,仿佛一幅金色画卷。几台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轰鸣着在滚滚稻浪中来回穿梭,割稻、脱粒、碎秆等工序一气呵成,金灿灿的稻谷与丰收的喜悦相互交织,又是一年好“丰”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的水稻长势较好,应该能卖个好价钱。”望着沉甸甸的稻穗,农户庄军星满脸喜悦。他今年种植了500余亩水稻,预计平均亩产1250斤,销售收入可达75万元。作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庄军星认为,丰产的关键在于高标准农田的建设。

“以前田块大小不一,田埂占地较大,田间道路、排灌设施不齐全,农业机械在一些地方根本派不上用场,每亩田产量就几百斤左右。”庄军星说,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块块大小不一、棚舍零乱的荒田被整合成适合机械化、现代化操作的大面积农田,再通过修建排灌水沟渠、田间机耕路,实现路田相连,更利于耕作,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这不仅提升了种粮的经济效益,使农民增产增收,还带来了美丽的田园风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的水稻收成不错,稻穗饱满。我种了710亩,亩产近1200斤。”岭下镇也进入了晚稻收割季,村民贾彪看着收割机里的谷粒掩不住笑意。

“之前,在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金东区农技站组织农技人员为我们指导晚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技术、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才有了我们的‘大丰收’!”贾彪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标准农田项目是金东区2024年的重点项目之一。越来越多的村因“标准化”“精细化”“高效化”的农田而受益。在鞋塘办事处上下王村稻虾养殖基地,7月小龙虾收尾后种植的晚稻,不同于普通稻面(称为“稻虾米”),其种植特点就是无需农药消耗,极大程度上降低土地污染,稻谷成熟后粒大饱满。该养殖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小龙虾可在4月份提早上市,抢占市场空白期,待小龙虾捕捞结束后,就排干池塘里的水,翻耕后种植,“这种稻虾轮作和稻虾共生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水稻的附加值,还增加了每亩土地的收益。”

地平整、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播下希望的种子,期待明天的收获。

满塘秋色甲鱼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秋十月,正是甲鱼肥硕丰收之时。

“一二三,起。”10月23日清晨时分,位于曹宅镇的金华市绿和水产生态养殖基地内不断有身影来回奔忙,碧波之下,一只只甲鱼被捕捞上岸。“一网下去,收获满满。”装满甲鱼的网兜沙沙作响,看着个头肥大、野性十足的甲鱼,基地负责人杜春雷满面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世纪90年代起,杜春雷便跟随父亲从事甲鱼养殖,至今已有30多年的养殖经验。随着甲鱼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杜春雷的甲鱼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2007年,杜春雷在曹宅镇成立金华市绿和生态水产养殖基地。基地占地面积110亩,拥有9个设施化大棚,池塘内养殖的品种以“中华鳖”为主,套养鲫鱼、草鱼、白鲢鱼等鱼类,优化完善水域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化养殖。

“这个甲鱼裙边宽厚,胶原蛋白含量特别高,背上带凹槽说明甲鱼的年份足够了。它的腹部带着红色丝纹,说明这个甲鱼是没有抗生素的。”杜春雷拿起一只甲鱼娓娓道来。多年来一直和甲鱼打交道,杜春雷已然成为甲鱼养殖专家,他告诉记者,小甲鱼的成长尤为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基地专用于育养小甲鱼的设施化大棚,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大棚内一片漆黑,记者顺着手电筒发出的光亮,低头看到一只只小甲鱼在水中自由游动。

大棚里的小甲鱼个个活力十足,但要照顾好它们可不容易。“鳖类比较胆小,不喜欢阳光太强的地方,特别是刚孵化出来的小甲鱼,一定要遮光、保持安静,平时打手电筒都不能直接照射它们。”杜春雷说,同时,大棚内温度长年保持在甲鱼最适宜生存的31℃,舒适感拉满。

在这个时期,小甲鱼的饲养、调水、消毒、防病……无论哪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小甲鱼从孵化室“移居”设施化大棚后,需在水体里加入各种菌类,提高小甲鱼的防病能力。大棚还配备了全自动增氧设备,自动调控池内氧气。“等甲鱼长到重半斤大小,会转到外塘养殖。为保证品质,我们的甲鱼养足两年才会进行销售。”杜春雷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甲鱼具有极好的滋补功能,其腹板也是名贵的中药,有滋阴降火之功效。由此,甲鱼一直备受人们喜爱。甲鱼的成熟期在每年10月,刚成熟的甲鱼因还未经历冬眠停食,最为肥美。10月开始,甲鱼的销量持续走高并将一直持续至年底。“我们卖得最多的是两年龄的甲鱼,售价在20元-40元每斤,一只两年龄甲鱼重量在2斤左右。”杜春雷介绍,“甲鱼的年龄越大,肉质越紧密,营养越充分,口感越好,我这里养殖时间最长的甲鱼有6年,个头比砂锅还要大呢,售价120元每斤。”

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杜春雷的甲鱼受到市场的认可和信赖,成了金东乃至金华市民餐桌上的“香饽饽”,并销往杭州、上海、南京等地,目前在全国都拥有销售网点。据了解,截至目前,基地共养殖甲鱼30万只,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望着生机勃勃的甲鱼池,杜春雷满怀憧憬:希望未来能提升甲鱼产业附加值,延伸甲鱼产业链,把甲鱼养殖产业做大做强,为乡亲们增收致富开拓更宽阔的渠道。

除金华市绿和生态水产养殖基地外,金东区其他地区也书写着富“甲”一方的精彩篇章,赤松镇万古长青水产养殖场、孝顺镇沛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也迎来了丰收,小小甲鱼正变身“大产业”。

太秋林里落金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4日,走进岭下镇后溪村古松家庭农场,沿着山路向上,放眼望去,皆是漫山遍野的太秋甜柿,一株株柿子树整齐排列,一颗颗甜柿圆润饱满、缀满枝头,有的青翠碧绿,有的青中带黄。柿子树下,工人们三五成群,认真挑选个头饱满的甜柿,随后将其剪下装筐,果园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去年的老客户从9月初就开始问我预定甜柿,这片柿林我们种了将近5年,虽然今年相对来说比较缺水,但个头也还可以,预计产量能达到3万斤左右。”农场负责人陆建东告诉记者,太秋甜柿相比普通柿子不仅个头大,而且格外甜,咬上一口,汁水四溢、香甜满口。这样的美味可以一直持续到11月中上旬。他们将果实按成熟度和大小分类存放,将最优质的甜柿包装成精美的礼盒,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说话间隙,他已摘下满满一篮柿子。

“有苹果的脆性、梨子的水分、哈密瓜的甜味,相比其他水果,它‘吃硬不吃软’,刚摘下来的鲜果去了皮就能吃。”陆建东说。今年受高温天气影响,太秋甜柿整体成熟较晚,10月初才开始大面积采摘销售。“很多客户还在坐等下一批熟果,除此之外,我们还接到不少线下采摘的客户预约,我们将针对这些需求推出采摘游,让大家有机会带着家人朋友一起来品这一口‘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溪村的太秋甜柿丰收,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丰厚的收入。许多村民利用空闲时间到果园里帮忙打理果树,采摘、分拣甜柿,增加家庭收入。

近年来,后溪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太秋甜柿、枇杷、桃子等特色种植产业,依托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美丽宜居村特色景观优势,将乡村旅游与特色农产品种植相结合,推进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确保秋收工作顺利进行,全区各地因地制宜,科学应对,牢固树立“抢农时、夺丰收”的思想,根据农作物不同特点,统筹调配机械和人力,坚持人机齐上,全力加快收获进度。近年来,金东区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力推进乡村振兴。

目前,金东区秋收工作大部分已启动,单季稻已收割6500余亩,连作晚稻的收割工作将于11月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