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价差,“中华烟”这么心安理得在前面冠上“中华”两个大字吗?
有人说这是税收高,其实这个说法也不算准确。日本也不是免税天堂,但人家就是把价格控制在能让人接受的范围内。真到了国内,为什么成了“阳光底下的暴利”?
更何况,香烟的“割韭菜”逻辑并不是个案。大部分“出国即便宜”的产品都说明了一点,市场上总有一部分利润,是“溢价”甚至“信息不对称”在推波助澜?是烟民需求旺盛,还是品牌商家在饱和市场的不同定位?这背后的链条其实也很长,但毫无疑问的是,面对如此巨大的价差,谁都会在心里掂量几分。
“专坑自己人”不是这么玩的吧?
说起中华烟,多少人第一反应就是“高档”。在国内,一盒标价少说也得60块,稍微讲究点的店里一开口就是好几百,然而你知道吗?到了日本,“中华烟”竟然直接跳水价,4块钱人民币!好讽刺的是还是在日本卖。
事实上,中华烟在国内早就成了高端香烟的标杆,送礼时说是有牌面、抽烟场面撑得足。按理说,这么大的品牌,价格确实得撑撑门面,但现在看这4块钱的价差,仿佛无情地揭示了“专坑自己人”的感觉。
在中国,递上一支中华烟,比名片都管用,哪怕是陌生人瞬间也能找到些“共同语言”。这根烟早就成了“身份标配”,可不是单纯因为品质。几十年下来,中华烟承载着某种文化象征,算得上是“国烟”代表。
可一出国门,这根“国烟”就变得平易近人——到日本直接跳水价变成4块钱,成了平民烟。为什么?因为在日本,中华烟就是个“外国牌子”,既没有特别意义,也没有国货光环加持。
出口转内销:到底是“稀缺”还是“情怀”?
曾几何时,“出口转内销”四个字几乎自带光环。好像只要沾上“出口”二字,这东西立马自带了品质保证。于是,许多人买个进口锅碗瓢盆,甚至香烟,都特别觉得高端。要说原因嘛,其实不复杂:消费者一方面觉得出口品质高,另一方面觉得“国内外差价”就是进口货身价的加持。
每每聊到国内价格高、国外价格低,总会有人怀疑:是不是“坑自家人”?其实,大可不必阴谋论上身。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定价逻辑,比如“中华烟”在国内成了送礼界“社交神器”,自然身价水涨船高。反观在海外,它就是个普通的香烟牌子,在性价比更敏感的市场,低价是生存的方式之一。而且,每个国家都免不了在全球市场中选择性走差异化路线,并不全是“一方受益一方吃亏”那样简单。
消费者爱挑些“进口小众好货”,买买“出口转内销”商品,确实无可厚非。但如果以点代面,光盯着少数“高价国货”不放,就容易产生偏见。其实国家对关系到民生的基本物品和服务,管控是非常严格的,比如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等方面,在很多国家标准甚至更高。所以,与其盲目追逐所谓进口“稀缺品”,不如相信国家在日常生活上用心守护的价值与公平。
价格“巨变”:国外薄利多销,国内却是“高门槛”?
在日本,中华烟要的是销路,只能放低身段走“薄利多销”路线,否则在这个香烟竞争激烈、选择多样的市场,压根找不到位置。要知道,日本人重视性价比,消费烟草时更多考虑“实惠+品质”,国民对品牌情感没有国内那种层层叠加的滤镜。而在国内市场,反倒是“稀有”更能撑出品牌光环,一盒60元的中华烟更像是“拿来送人”的社交工具,甚至比烟本身还要“值钱”。
烟虽小,但“讲究”不小。在中国,中华烟是身份象征的“传家宝”,迎来送往,体面还要有分量。可在日本,它只是万千选择之一。中国人讲究品牌情怀,“国货情怀”也确实让中华烟倍受追捧;而在日本,“贵”不如“值”,高溢价商品自然不吃香。
别被“信息茧房”套住了:从“中华烟”谈谈价格背后的真相
看到同样的商品国内外价格差异,总有人觉得自己“亏”了,比如中华烟国内60元一包,日本却只卖4元。是不是商家专“割自家人韭菜”?其实未必。
其实国情不同,不必强行拉踩。如果专门把目光放到类似“中华烟”的产品上,会走入一种误区,陷入“信息茧房”,认为超级不公平,当了冤大头,凭什么一样的东西国外反倒比国内便宜那么多。每个地区对同一商品的消费心理和价值认同不一样,价格也不可能完全“全球统一”。
某些商品,也一定会是国内比国外便宜的多得多,尤其是有关“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老百姓心心念念、息息相关的东西,这一点我们必须相信国家,百分百爱国。
始终保持价格平稳,反而是这些个别有“社交附加值”的商品价格高。所以,与其纠结个别商品的“心理差”,倒不如说,有了生活基础保障,消费自由选择,我们百姓更有信心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