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给我留言,班主任语文老师明明和自己说过,孩子在学校表现不错,很乖的学生,上课遵守纪律,听讲也挺认真的,为什么语文成绩总是提高难?这些孩子并不是不努力,也很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成绩却很一般一样,家长困惑于孩子是不是就是普通孩子,学习天赋也一般,挤不进学霸的行列,家长只能躺平呢?作为语文老师,我肯定是不同意这个说法的,也建议家长不要那么焦虑,用听话、乖不乖来判断孩子的学习能力,本身就是片面的。懂事的孩子,家长和老师都喜欢,调皮淘气的孩子,老师和家长都头疼,但并不是乖学生,就一定要和高分成绩联系起来。每个学生在他的学生生涯中,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这里面的原因,小岛老师分享给家长朋友们,希望能给你们一些启发。
听话的学生通常有什么表现?老师说什么,他就做什么,而且总体完成得很不错,这就会给我们一个错觉,乖学生是不会犯错的,因为他们听老师的话。但显然这是不符合逻辑的,老师也不是绝对权威,老师也会在讲课中出现错误,那么我们如何处理错误的学习,错误的理解,这在我们的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是没有的。老师讲错了,就再讲一遍。学生写错了,就进行罚写,这都不能代表,乖学生就真正理解了什么是错误的知识点。所以,要如何改变乖学生的学习现状,结合他们自身的优秀之处,去提高语文成绩,希望小岛老师的分享,能给语文教学实践补充一些经验和探讨。
01喜欢老师才喜欢学习
所谓的乖学生,其实是和老师的配合度比较高,在什么情况下,学生会特别听话呢?一定是老师身上的某种特质让学生特别佩服和欣赏。比如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那么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配合度是非常高的。也有对老师讲课的专业度很欣赏的学生,别的老师讲课风格我都不喜欢,我只喜欢某一位老师的,那么在他的课堂上,我就特别听话,积极主动配合老师。或者老师很喜欢我,我就喜欢老师,这是普遍心理,谁对我好,我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就遵守他的规矩。但是根据老师的喜好给与相应的反馈,这属于学生在表演,而不是真正应用在了课堂学习上。
这样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主观意识是比较淡薄的,善于伪装。老师觉得学生很积极主动,但真正是否理解了课堂上的知识点,这被表演掩盖了。乖学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善于表演,我们习惯于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很听话上,而忽略了其他的表现。自我意识的相对淡薄,而不是真正去思考,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应该学到什么,哪一个知识点我还没有搞懂,我需要再去了解和学习。这一类孩子通过表演,喜欢老师才喜欢学习,其实就是一种自我保护。
他们大都有对自己非常严格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学会了察言观色,甚至通过某种表演来取悦他人,这个习惯伴随在生活行为和学习行为中,所以他们的乖巧体现在听话、不表示反对、小心翼翼。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过于乖巧的学生,也不是一件好事,你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到底有什么问题,是需要老师和家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找到孩子的核心问题。所以遇到喜欢老师,才会在这门学科的学习上很用功的学生,家长就需要留心了,也许孩子是在掩饰自己的问题。
02让孩子做好自己的学习,而不是做给老师看
在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很喜欢非常有个性的学生,也就是他们敢于表达,生气的时候就生气,开心的时候就大笑,是一种自然的童趣。活得真实的孩子,才能去观察好生活。不去刻意取悦学习和家长老师,做真实的自己。这一类学生在语文学习上,都有自己的自信,他们要么博览群书,有自己的想法,要么是字写得好,要么是写作能力强,真诚就不是掩饰,所以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掩饰自己的不足,而是把对知识掌握的不足暴露出来,家长才知道怎么去帮助孩子提高。
在小学阶段,我们家长要传达给孩子这样的一个信息:做好自己的学习,而不是做给老师看,也不是做给家长看,道理很简单,但在小学的学习环境中,家长的督促很容易变成了发号施令,学生来执行学习任务,学习就变成了给老师学习,给家长学习。完成好的孩子被定义为乖学生,好孩子,听话的孩子,理所应当学习成绩就应该好。这是一个错误的理念,没有哪个学生会是理所应当的好成绩,只有他沿着正确的赛道,才能有好的学习结果。
但其实孩子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相应的学习快乐和自信,他们的学习行为就很容易变成了“木偶”,我是按照老师和家长的要求来学习,成绩好与坏就不是我考虑的了,没有学习责任的担当,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率的。家长给孩子推荐的学习方法,如果适用,那也许还能帮助孩子去感受到学习上的进步,大部分不适用的学习方法,家长就都会困惑了,这么乖,也很努力的孩子,为什么语文成绩就是不好呢?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是在辅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
03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乖学生的成绩为什么很难提高,既然孩子都这么听话了,什么都能按照要求完成,那么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就应该是最牢固的。事实上,大部分家长是没有发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或者是被孩子的乖巧所迷惑了,我们的认可和鼓励,对于孩子来说,是要建立在欣赏上的。家长认为,既然这么听话和乖巧,那就应该有一个不错的语文成绩来回报,却忽略了去欣赏孩子的进步。
重视他的想法和学习感受,而不是用理解去交换成绩。孩子用乖巧蒙蔽父母,忍耐不好的学习感受,不敢表达学习诉求,用乖巧换得父母的慈爱,这并不是孩子的无奈,而是家长的悲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