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极物(id:ijiwulif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门

广东珠江口一个传奇般的城市

常住人口不过450多万

但出身此地的侨民和港澳台同胞

却遍布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

总人数接近400万

几乎和本地人数持平

因而被称为“中国第一侨乡”

1851年底,新宁(现台山市)、新会、开平、恩平四县侨民联合起来,在旧金山成立“四邑会馆”。“四邑”,因而又成为了江门极具亲缘性、凝聚力的别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年设立江门地级市后,鹤山也被划进来了,五城现统称为“五邑” 。

清朝时,这四地分属广州、肇庆两府,但由于邻县之间,生活、信仰和婚娶习惯相近,讲的也都是粤语四邑片,四城的人就像邻班的青梅竹马一样,比同班同学还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亲缘感,让江门人在异国拼搏,也能抱团取暖。

这份凝聚力,也让江门人时刻惦记故乡家族的安危。

为抵御土匪,江门人一砖一瓦盖起了3000座西洋风炮楼,半个多世纪后,这片碉楼群成了广东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为国家存亡,异国捐资6.8亿国币,修铁路、兴学堂,占当年全国侨汇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家人,远渡重洋,拼搏异乡

江门之所以被唤作“中国第一侨乡”,其实有段“古”。

早在公元879年的唐朝,便已有新会人随阿拉伯商人,远渡印尼苏门答腊经商的记载。到了宋元之交,南宋王朝节节溃败,被元朝军队逼退到最后的领地——江门新会崖山。一部分遗民心怀不甘,乘船出海,在外谋生。

最大规模的出海闯荡,发生在19世纪中叶。那时,大洋彼岸的淘金热燃起,美洲铁路系统也开始大兴土木,急需劳工。虽异国遥远且未知,但为了家人的生计福祉,江门人还是毅然下水登船,驶入南海,划向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携其子,兄挈其弟,几于无家无之。

将家书与汇款单合二为一的“银信”,成了江门人链接万里之遥的家人的重要纽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华侨博物馆馆藏的银信里,我们可以看到江门人道不尽的家长里短:

叮嘱照顾好家眷儿女、为乡贤敬赠生日茶点、支持妻女入女校就读……江门人的顾家,不仅在于钱银,更在质朴的字里行间流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清末民初,江门台山银信机构一度达数百家之多,甚至形成过“银号一条街”。直至50年前银信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些机构共计处理了5万余封银信。江门侨民之多、拼搏之辛勤,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纪念当年银号街的台山海口埠银信广场。

乡愁在一张张银信里寄托,也在一份份美食中消解。

挥汗拼搏间,侨民们惦念着家的滋味,在金矿铁路边开起了中餐馆。毕竟,永远只有家里的味道最解乡愁。

江门人的乡愁,是陈皮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草纲目》说:“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新会)采者为胜。”

漂泊远行,在船舱里做的梦,都是妈妈煲的陈皮红豆沙味。

逢年过节,异国的江门餐桌也是橘香连连。

陈皮鸭,中火蒸制两小时,陈皮的甘醇深入骨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陈皮冬蓉作馅、甜而不腻的陈皮月饼,甘香的滋味,连接起家乡和异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异国条件艰苦、一时没法吃上原汁原味的家乡味也无妨。只要摸出行囊里的那块陈皮,泡上一杯热水,那甘中带苦的滋味,就是心灵的归处。

为家国,碉楼抗敌,忧国如家

“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禁不住对亲人音容的思念,有所积蓄的侨民以藤箱装满打拼的血汗,作为江门人口中的“金山伯”衣锦还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子弹飞》片段 。

正当金山伯探亲访友、盖楼买地之时,不巧又被当时猖獗的土匪祸患惦记上了。

民国初期的江门地区缺乏管理,几乎沦为法外之地,匪劫横行、无恶不作。钱财外露的金山伯,更是贼人眼中的“肥鹅”。周边村镇也无可奈何,一时草木皆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怪入夜后的“鹅城”街上总是难见人影 。

匪情的一大转机,出现在1922年。

一伙土匪在抢劫开平中学时,被临近的鹰村人所修“碉楼”的探照灯照射而阵脚大乱,后被周边的乡团合力击退。

此次捷报大大启发了江门侨民,纷纷与同村宗族商议,筹备起村里碉楼的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开始的一批碉楼,一切设计以御匪抗涝为上。高大的炮楼,细小的窗口,完备的枪械和发电机,安全感满满。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参与集资的各家各户就能立即躲上楼里的自家居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盖着盖着,碉楼就开始“画风突变”了起来——还不只是越盖越高,越盖越多。

当时在外打拼有多想念家里,盖碉楼时的艺术细胞就释放得多猛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山伯回忆着打拼时见识的西式建筑风格,只要足够洋气,都往自家碉楼上安排。于是,古罗马拱券、古希腊门柱、哥特式尖顶、东欧式装潢……众多异域建筑风格,在五邑大地上与中式炮楼碰撞出了火花。

到了30年代末,3000多座“千楼千面”的碉楼,在江门连成了一片建筑史的文艺复兴,饱经风浪的金山伯,终于有了(有些洋气的)休憩港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致上世纪20年代碉楼建设风格开“卷”的仿古罗马碉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顾家的江门侨民,不仅守好了小家,更推及到了国家的发展。

参建美国铁路的江门籍侨民陈宜禧回乡后,感叹于家乡交通之闭塞,振臂倡建铁路,发展家乡,受到侨胞热烈响应。

十几年后,全国最长的侨办民营铁路、中国第二条民办铁路——新宁铁路宣告落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宁铁路旧照。

铁路联通了路途,而侨民们捐资兴办的300多家学堂,则开启了五邑后辈们的心智。梁启超先生担任名誉校长的博建学校、司徒氏华侨捐建的开平中学教学楼、方姓华侨捐建的沙溪图书馆……对五邑宗族后辈的厚望,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五邑大地饱受战火摧残,侨民们通力救国。抗战八年,全国共有侨汇捐款13亿国币,其中江门五邑地区的侨汇捐款就达6.8亿国币,占比过半。

百年弹指一挥间,1833座碉楼仍在乡野间静静矗立。风雨飘摇斑驳了楼墙,但江门人的家国情怀,历久弥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家乡,美景滋味,魂牵梦萦

顾家的江门侨民,与世界分享了江门的滋味,也为家国带回了财富与碉楼。为何时光荏苒、历经万难,也要回到故土? 答案就藏在江门一年四季时光流转之中。

早春三月,大雁山登山步道旁挤满了盛放的禾雀花。江门人总会闻香而至,在森林公园里忘情感受“百雀朝枝”的春日灵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得冒烟的夏天,江门人打个“飞的”又能到上、下川岛,那琴半岛,在自家的沙滩上避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玛琳菲森

秋风渐起,江门新会那棵500年树龄的榕树借独木成林的优势,把“大通铺”变成多间精致的“公寓”,招来了叽叽喳喳的鹭鸟在这里安居乐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文豪巴金也曾醉倒在这片“鸟的天堂”。来源:蒲心大人

凛冽寒冬,江门人照样喜欢。因为江门圈着“中国温泉之乡”恩平,源源不断的温泉流淌在恩平的丘陵山地间,江门人一抬腿就能舒舒服服地泡进“私家澡堂”,怎能不令人喜上眉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季之间,家里美食更是数之不尽。

《让子弹飞》里的“鹅城”之名,暗喻了江门人在吃鹅上的别有口福。

开平马冈鹅,广东省四大名鹅之一,已纳入开平非遗名录。煲成鹅汤、做成酱油鹅固然滋味妙绝,但肥瘦相宜、鲜美细腻的马冈鹅,使厨师敢于选择白斩技法,呈现出本真的紧致肉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仔女的童年集体回忆——钵仔糕,一说就是源自江门台山。

下午放学,小卖部阿姨用竹签一划、一插、一扭,一块块钵仔糕在夕阳下发着光。急切地啃上一口,弹弹的糕和脆脆的荸荠粒在口中绽开,简直快乐到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收音圆饱饱

再看赤坎鸭粥、台山黄油蟹、黄鳝煲仔饭……数不尽的家乡味道,始终召唤着江门人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美故乡,春夏秋冬,总有韵味。 江门游子,怎能不顾家念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Eil

为了家人,敢于出海谋生

为了家国,挥金在所不惜

为了家乡,可以惦念一生

家,是他们拼搏的目的

家,也是他们靠岸的港湾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极物微信公众号(ID:ijiwulife)。踏遍万乡,溯源美味;源头好物,就在极物。这里有一群用文化和科学对话食品健康的新美食人。关注极物微信公众号,与你一起寻找极致美味。

News

来源 | 极物

编辑 | 卓映紫

校对 | 何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