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的人,觉得房价会一直涨。
种茶树的茶农,觉得茶价永远不会降。
然而,市场在于产销与供求,当供过于求,价格依然虚高,茶客喝不起,茶商也做不起时。茶商,也就躺平摆烂了。
既要卖茶,又要高价?
勐库的茶农,开着皮卡拉着茶叶到昆明。
找以前收过他们寨子原料的张老板,说:茶农压力很大,今年没卖完的春茶,带点茶叶来给张总试试,希望收一点,价格只要春茶时候的四分之一。
说着,把一袋茶叶放在桌子上。
先卖茶,钱慢慢给
张老板看了一眼,头春茶?瞬间心凉了一截。
泡出来之后,喝了一杯,滋味挺寡淡的。
张老板沉默不语,分明就是春尾茶。在一个茶区混了十几年,头春、春尾,夏茶,秋茶各自的色泽,要是这都看不出来,早就破产了。
只是,不好拆穿,试了一泡之后,就说:茶叶品质还是可以的,但是现在手里没钱,实在是收不起了。
茶农赶紧说:茶叶可以先留下嘛,还有100多公斤,慢慢卖,卖了再给钱。
张老板不敢要,坦诚地说:只有三个月就过年了。如今这行情,春茶时候收的料还有一大堆。茶叶一时间也卖不出去,到时候你给我要钱,我也没有啊。
随后,张老板留下一件茶叶,给了现钱,跟茶农聊聊明年的茶叶。
原料价,不降
张老板说:现在市场太难了,我们做茶这么多年,茶叶的量是有保障的。明年春茶,原料降一点吧。
茶农有些难为情地说:张总啊,茶农很不容易,还欠着贷款。这几年都没涨价了,还想着明年能不能涨一点呢。
张老板喝了杯茶,一脸苦涩地说:如今,市场真的难,如果涨价,我明年直接不做了,
现在,有的经销商已经改行不做茶了,我们也在苦苦支撑。终端喝茶的茶友,收入降了很多,有的甚至失业了,都已经喝不起茶了,原料该降点啦,要让大家都有口饭吃。
最重要的是,降点价,让茶客喝得起茶,让老客户觉得茶农和茶商对市场还是有诚意的,他们才会支持。
谁料,茶农又开始哭惨:我们贷款多,您是老客户,又是大客户,不涨价,但古树头春降不下来,春尾茶和秋茶一起收了,可以便宜点。
张老板摇摇头,心想,茶客喜欢的就是古树头春,可是,偏偏不降,只能说:明年看嘛。
茶界局中局,无解的阳谋
茶叶难卖时,茶圈各种矛盾必然暴露出来。
有人说:茶叶难卖,茶农和茶商,应和和气气,相互依靠,报团取暖。
这一点,茶农和茶商都是这么想的,可在利益分配的矛盾不可调和的当下,这完全是书生的理想世界。
真实的山头茶,是江湖:茶农拿捏茶商,不降价。茶商用做空山头来反击。茶农和茶商又都有以茶为生,拥有斗而不破的默契。
无解的阳谋
跟几位茶商聊天的时候,有茶商说:
版纳那边有个寨子,茶叶价格四五千一公斤。茶厂和茶商压力很大,希望茶农降低一点原料价格。
然而,茶农觉得,自己寨子的茶叶有名啊,怎么能降价呢,春茶不降。
然后,茶厂和茶商很有默契地联合起来,春茶不收这个寨子的茶。
等到下半年,茶农撑不住,茶叶价格大降的时候,茶厂和茶商再杀个回马枪,把春茶舍不得降价的茶叶,低价收进来。
(常年在临沧混,这事是茶商吹的,还有真有此事,不确定,当故事即可。)
茶农高血压VS茶商低血糖
茶农和茶商,在斗而不破的江湖里。
对于茶农而言,收入只有卖茶一个渠道。前几年茶叶好卖的时养成了高消费,如今欠着一屁股贷款。贷款要还,更要生活,可谓是茶圈高血压。
茶商这个群体,既然春茶不降,春茶就不收茶,做定制生意,不欠茶农钱。春茶之后,卖点今年的新茶,也卖点前些年转化不错的库存,凭着多年积累,日子虽然过得也很苦,但好歹能活着,这叫茶圈低血糖。
在这个江湖里,茶农欠债太多,收入来源单一,经常要还贷款,高血压这一方,通常会提前撑不住。
茶厂和茶商,等茶农耗不起的时候,再低价杀个回马枪。
茶商打的是明牌,但对茶农来说,虽然掌握原材料,看似拥有主动权。
但利益分配不均时,面对茶商这一招,倒也是无解的阳谋。
市场的增量,能掩盖一切矛盾。
如果市场突然好做,茶叶好卖了。大家都努力卖茶,做空茶山的事,就不会发生。
然而,经济层层联动:茶叶要好卖,茶客手里得有钱,以及对未来预期变好。
茶客来自各行各业,每个月还能按时领到工资,要对未来预期好,得看经济有没有回暖。
就眼下来说,要达到这种预期,还得看大洋那边是否持续进入降息周期,让资本逐渐回流,给市场信心。
如果市场没有信心,茶叶市场没有增量,茶农和茶商为了活下去,只能内卷。
茶农守着原料高价不放手,茶商为了留住客户,为了茶叶好卖,会千方百计把茶叶价格干下来。
茶商做局的套路是:3月上山假装收茶,茶商自己抬高价格——到了古树茶大量上市的时候,茶商集体消失,或拿少量货,以销定量——茶叶大积压在茶农手里——茶农要还贷款,先撑不住——主动降价——茶商杀个回马枪,低价扫货。
这就是:利益分配谈不拢,开始了朴实无华的茶圈商战。
或许,今年山头茶原料大积压,只是开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