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有一个小镇,它的名称和目前的县城同名,但是知名度和影响力,甚至比县城还要大。
这就是武功镇。
武功镇的历史非常悠久,在上古时代,后稷在今武功镇郑家坡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邦国“有邰国”,成为周民族的先祖。有邰国是商周时期我国陕西地区的一个古老诸侯国。历史文献比较少,后来如何就不是很清楚了。秦孝公十二年设郡县,邰地分为武功(今眉县和岐山南部、太白县东部及周至一带)、邰(今扶风南部和武功一带)、美阳(今扶风北部)三县,属内史。当时的武功县并非今天的武功,治所在渭河南今周至、眉县之间。
东汉永平八年(65年),废邰县、周至,其地改属武功,县治所由渭河南迁至渭河北原邰县治所——邰城。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废武功郡,复武功县,属扶风郡。治所由邰城迁至中亭川(今武功镇)。也就是说,今天的武功镇,至少已经在这个地面上存在1500年。1961年县机关搬迁到今天的普集镇,原来的武功老县城降级为一个镇。也正因为如此,老武功镇九街十八巷的格局基本保存了下来。但是很遗憾,这座古镇整体上已经没有特别成片的古建筑街区了。当然, 作为一个接近2000年的关中老县城,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富。今天带领大家感受一下武功小镇的人文景观。
01
后稷教稼台
武功、杨凌一带,是关中平原腹地,土质非常优越,适合农业生产。
4000年前,传说后稷在此教民稼穑,留下了一个教稼台遗址。
后稷,名弃,其母是有邰氏之女姜嫄。潜心研究农耕技术,开创了农耕文化之先河,教民稼穑,使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游猎生活。他的事迹在《山海经》、《诗经》、《史记》当中有详细的记载。后来建立西周的周王,正是后稷的后代。
02
姜嫄墓
姜嫄是周族始祖后稷之母,有邰氏之女。一说为帝喾之妻。传说姜嫄踩巨人足迹而生下后稷。姜嫄墓在今天武功镇旁边的小华山上。
03
苏武纪念馆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能够在匈奴居留19年不变节,确实是难能可贵。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苏武葬于封地--今天的武功镇。苏武墓穴东向,背附青山,漆水河自墓前蜿蜒而过,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苏武节碑龙门传”为“武功八景”之一。
苏武纪念馆主要建筑依次为仿汉阙门、苏武牧羊铜像、南北庑廊(廉政历史文化长廊)、苏武大殿、南北祭亭、苏武墓祭台、墓冢。墓前竖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书《汉典属国苏公墓》、武功县令阮曙书《汉典属国苏子卿墓》及民国时期的《重修苏武墓门碑》等碑石。
04
李世民报本寺塔
报本寺原为唐高祖李渊别宅,一代帝王唐太宗正是生于此宅。相传李世民登基后,为报其母恩,舍宅为寺,称作报本寺。寺内有塔,后焚于战乱。北宋年间重修。每年春季总会飞来一群胡燕,嬉戏于塔顶周围,人称"胡燕朝塔",为《武功八景》之一。
05
武功城隍庙
城隍作为古代中国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宗教信仰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唐代时,武功城隍神是全国唯一被唐太宗李世民敕封为“辅德王”的神灵,头戴王帽,因而武功城隍庙也被称为都城隍府,其地位居全国各地城隍庙之首。
武功城隍庙的建筑价值也非常高。
不过到明代以后,全国地位比较高的城隍,主要是南京、北京、西安几座城市,称作“都城隍庙”。
06
状元康海墓
科举考试以来,南方占据绝对优势。整个明清陕西也就出现了三名状元,一个是明朝高陵人的吕泾野、一个是清朝韩城人王杰,还有一个武功人康海。除了这些历史文化景点以外,武功还有关帝庙、地藏殿等景点。
07新景点--姜嫄水乡
近些年,随着旅游的发展,武功打造了一个“姜嫄水乡”景区。景区依漆水河而建,旨在将江南风情与关中文化巧妙融合,将其打造成反地域特色旅游目的地——“关中第一江南”。
主要建筑为徽派建筑风格。
姜嫄水乡一些新增加的娱乐项目。
玻璃迷宫
七彩滑道
空中走钢索
从西安自驾车到武功镇,里程不到100公里,非常方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