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1月8日讯11月7日,青岛市召开“她力量·好声音”青岛市妇联系统宣传工作推进会并举行移风易俗特色宣讲活动,到区政务服务中心观摩“崂省事·幸福家”青岛市三八红旗集体工作室建设情况,市妇联分管领导、宣传部全体人员,崂山区政府副区长,区妇联全体人员,各街道妇联主席及崂山区三八红旗手(集体)联盟成员、三八红旗手(集体)工作室代表参加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崂省事·幸福家青岛市三八红旗集体工作室由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重点打造,工作室始终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创建“崂省事·心联馨”巾帼文明岗品牌,凝聚巾帼发展合力,组建了80余人的巾帼文明岗队伍,今年以来,服务企业群众超6万人次,办理业务7万余件,综合满意率99%以上。获得“山东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省青年创新团队”“青岛市三八红旗集体”“青岛市巾帼文明岗”“首批青岛市巾帼文明岗品牌”等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夯实阵地强队伍,凝聚巾帼之魂

为了做到“联系妇女全覆盖、服务妇女零距离、关爱妇女无缝隙”,2020年7月,在区妇联的指导下,区行政审批局设立了妇委会,依托工作室打造“妇女微家”开放性阵地,通过温馨明亮的空间布置、贴心便民的设施配备,将“妇女微家”作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微阵地、传播业务知识的微课堂、开展文化活动的微舞台、化解矛盾纠纷的微驿站、组织志愿服务的微窗口。工作室发挥引领作用,组建“审批巾帼”学习小组,建立年轻干部“导师帮带”培养机制,为95后女职工确定政治导师和业务导师,助力女性成长。在区政务服务中心总服务台、建设项目审批会客厅、企业开办专区、24小时自助服务区·政务公开专区等服务区域均设置巾帼文明岗,巾帼队伍已成为咨询导办、受理审批、帮办代办等各岗位上的中坚力量,多次收到企业群众赠送的锦旗和感谢信,点赞崂山行政审批“最美代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行先试展担当,贡献巾帼之力

工作室立足主责主业,创新推出“12345”工作法,组织巾帼骨干先行先试,推出14项改革举措,其中,在全国率先推出企业简易注销社保联检改革、企业开办“3012”模式等举措。在全省率先试点“个转企”简易登记、食品经营许可“到期提醒+极简续证”等创新举措。10月29日,正式发布“址定行”平台及《深化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场景 推行经营主体选址便利化改革15条》,标志着崂山区在全省率先实现经营主体智慧选址。截至目前,“址定行”平台已公示禁设地址82个,行业禁设政策20个,361个竣工验收项目、80余个门牌号证明实现信息共享,4个免费住所空间可供企业选择使用,企业可以“一键匹配”与自身需求相适应的地址,以民生“小切口”集聚撬动政务服务能力“大提升”,为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巾帼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求真务实守初心,传递巾帼之情

牵头协同其他政务服务单位,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企业信息变更、开办餐饮店等9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汇总梳理18项“一件事”办事指南及15项“你问我答”;创建“智审慧办”崂山模式,实现80个高频事项可全流程数字化审批,推出120个事项可“全域通办”,38个事项可“入户办”,120个高频事项可周六预约办,助力企业群众“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聚焦政务服务增值化新场景、新模式,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升级打造便民服务驿站、儿童友好专区,持续提升崂山政务服务的人文情怀和服务能级。加强政企政民互动,今年以来,举办项目政策推介路演、营商故事会等活动40余场。结合主题党日、双报到工作开展“五个一”志愿服务,为困境妇女儿童送去关怀,做到群众有所呼、巾帼有所应。

改革攻坚勇破题,彰显巾帼之为

围绕企业所需、群众所盼、巾帼所能,积极践行“党建引领、精准高效、求真求实、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选派审批业务巾帼骨干组成专家攻坚团队,依托崂山区重大项目服务“金牌团队”服务专区、“张大为工作室·崂山区工作站”精准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锤炼一支讲政治、素质高、能力强、服务优、作风好的巾帼队伍。仅用3个月完成了钓鱼台美高梅酒店项目从主体建筑完工到开业运营的全部手续(常规需9个月),刷新国内同类型酒店纪录。保障张村河片区重点项目全速推进,助力12个安置区平均提前开工5个月以上,为4个安置区项目定制最优最短验收路径,助推张村河南社区提前取得竣工备案手续。累计为200余个项目提供联合验收定制化解决方案,助力加速竣工投产。今年以来,协调解决项目推进问题70余个,推动30余个省市重点项目落地达效,创建全市重点项目高质量推进“崂山样板”。

下一步,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聚力践行为民初心,聚力服务中心大局,聚力打造过硬队伍,团结巾帼,用心用情优服务,实干实绩创一流,以高质量政务服务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