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沁县故县镇下清河村的西葫芦陆续成熟,迎来丰收季。11月6日,记者走进故县镇下清河村的蔬菜大棚,一派绿意葱茏、生机勃勃,一个个翠绿的西葫芦个头均匀、色泽鲜嫩,长势喜人。村民们忙着采摘、装箱、称重、搬运,动作娴熟、干劲十足,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图为:蔬菜大棚里一派绿意葱茏
大棚西葫芦生长周期短、采摘期长,采摘期可以从每年11月初一直持续到第二年4月底。当下已成熟收获的西葫芦于9月份定植,近期开始上市,隔天采摘一次,一个棚可采摘200斤左右,再过半个月进入了丰产期,一个棚能采摘600斤以上,主要销往太原、石家庄、江苏等地,效益非常可观。
“我们55个大棚全部种植西葫芦,一个大棚的产量在4~5万斤左右,当前的收购价是每斤9毛钱,过段时间还会涨价。”下清河村党支部书记张效云介绍说。
图为:长势喜人的西葫芦
下清河村从2010年开始发展设施蔬菜产业,规模逐年壮大,现已拥有55座现代化的设施蔬菜大棚。近些年,下清河村更是把蔬菜种植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发展,致力打造沁县最大的设施蔬菜种植生产基地。蔬菜品种主要有西葫芦、西红柿,年产量达1100吨。
为了占据市场主导权,2020年8月份,下清河村采取“基地+合作社+经纪人+农户”的经营模式,把田头市场建在田间村口,农户将自己棚里的蔬菜采摘后拉到市场里,统一分拣、统一运输、统一议价,实现农产品产地就地营销。如今,下清河村已一跃成为沁县的“菜篮子”,年产值达到240万元,集体经济收益达到了20余万元,带动村民增收5000余元,实现了集体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双向共赢的目标。
产业发展是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多年来,下清河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定位,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将一个个“小产业”变成“大发展”,以产业旺为钥匙打开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金路子”,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王艳、刘鹏、秦超、李旭豪、董锦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