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于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时代,却怀揣着富国图强的梦想,用自己内心真正的强大和所遭受的苦难,磨砺出坚韧不拔的心志,将国家的重任扛在自己的肩膀上,成为可歌可颂的时代豪杰,他便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革命老前辈乔晓光同志。

乔晓光出身贫寒,14岁投身革命,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建国后,他又成为了新中国建设的中流砥柱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他是新中国史上湖南常德市第一任市委书记;他曾两度主政广西,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发展奉献了20多个春秋;晚年,他还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抵达其职业生涯的辉煌巅峰。那么,在乔晓光同志的革命生涯中又有哪些传奇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晓光,1918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广宗县乔柏社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那个战乱不断,时局动荡不安的环境下,穷人的孩子能够存活下来都是一种奢望,可乔晓光富有远见的父母,硬是想方设法把他送往学校读书,使其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成为那个时代少有的知识分子,这也为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很好的文化基础。

乔晓光也没有辜负父母的厚望,发奋苦读,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成为了老师和同学最喜爱的优秀学生。后来,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最好的学校,在邢台的河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这是一所为贫苦子弟减免学杂费,并免费提供食宿的学校,这里的教师思想先进,常常在课堂上为学生灌输进步思想,引导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向往革命。

正是在这里求学期间,乔晓光受到了进步思想的感染,心灵上产生了巨大震撼,开始追求革命,并在14那年投入革命的洪流之中。1934年,他又迎来了其人生命运的关键转折点,由于表现突出,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为自己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业扬帆起航,奋勇前行!

入党后,乔晓光的革命积极性更加的高涨,很快便受到了重用,被提拔为中共广宗县委秘书,随后,她便组织带领广大的冀南贫苦农民举行了暴动起义,史称冀南农民暴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唤醒了众多民众积极投身革命,同时也对反动阶级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

1936年,乔晓光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千里迢迢赶赴西安,潜伏在东北军中开展兵运工作。他足智多谋,采取各种措施,极力鼓动东北军官兵反对内战,团结一致,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促成西安事变爆发,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西安事变后,他继续潜伏在东北军中开展革命工作,并靠着自己过硬的本领得到了职务的升迁,他先后担任了东北军骑兵第十师宣传队长、中共支部书记,东北军青训队队长等职,并成功将这些队伍拉入红队,壮大了革命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奉命回到冀南地区,带领当地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对日斗争。在此期间,他先后担任了冀鲁豫边区特委、宣传部长,广(宗)威(县)中心县委书记、广宗县委书记,冀南区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第三地方委员会书记等职,为恢复建立冀南地区党的地方组织,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1942年,乔晓光被派往中共中央北方局学习,作为党政军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这也为他以后走上辉煌的人生仕途做好了铺垫。学习结束后,他的领导能力和各项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职位也得到了提升,先后被任命为冀南区四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冀鲁豫第十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等职,勇敢地带领当地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

他不畏生死、身先士卒,率部奋勇杀敌,多次粉碎日伪军的“扫荡”,给予了日伪军狠狠打击。尤其是在抗战极其艰难的时期,他足智多谋,成功化解各种危难,将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竭尽全力保存和壮大了红色抗日武装力量,使敌后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有效恢复和发展,为后期的对日反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1944年的反攻大战到来时,他勇敢顽强地带领当地军民进行局部反攻,奋勇杀敌,连战连捷,终于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国门。

在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时期,乔晓光主要在冀南一带战斗,并担任了当地的地委书记一职,大力进行党的组织建设,巩固地方政权,壮大党的组织,带领当地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清债赎地,清查黑瞒耕地,肃清叛匪,锄奸反霸斗争,大力发展生产建设,为前方将士筹钱筹物,号召人民群众积极拥军参战,并组织党员干部中的骨干力量随军南下等,有力地促成了南方新解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迎接全中国的解放,乔晓光亲自带领冀南地区的一支南下干部团,紧紧跟随在解放大军的后面,每当解放军攻下一个城市,他们便承担起接管这座城市的重任。就这样,时年31岁的他,经过2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耗时4个月,历经5个省,历经艰辛来到了湖南,此后,他便为南方大地奉献了将近20多年,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和热血都挥洒在南方沃土上。

革命战争年代,乔晓光奋勇冲杀,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建国后,他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之中,成为了新中国建设的中流砥柱。最初,他是在湖南常德地区担任地委书记,因此,他也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常德市的第一任市委书记。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又长期战斗、生活在北方的人,突然远离家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南方,不仅气候不适应,生活习惯也是很不适应,他吃不惯湖南人的米饭和辣椒,听不懂湖南的方言,开展工作更是困难重重。虽然此时的常德已经解放了,但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却是千疮百孔,极其衰败。苦难深重的常德,经过多年战乱的浩劫后,这里土匪横行,灾荒严重,民不聊生。尤其是一些地处深山、湖泊的边远地区,仍然是敌匪的天下,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破坏活动,时有流血事件的发生,严重威胁到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如此严峻复杂的形势,从战火中走出来的乔晓光,没有丝毫的畏惧,他迎难而上,带领当地军民迅速摧毁了长期盘踞在这里的土匪武装,剿灭了国民党特务和残余势力。随后,他又带领人民群众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让贫苦农民都分到了土地和生产资料,积极开展大生产,努力发展经济,很快就让当地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由于政策好、方法对,经过几个月的艰辛付出后,他带领大家顺利完成了三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接管城乡政权;筹粮支前;剿匪反霸。正是因为这些工作做得好,有力地保障了前方作战部队的物资供应和交通运输,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建国初期常德人民政权的建立,社会秩序的稳定,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乔晓光在湖南常德创下的辉煌业绩,中央领导看在眼里,人民群众记在心里。因此,他又一次得到了重用和提拔,被中央一纸调令,调往广西省委工作,此后,他便在广西一干就是20多个春秋,出任广西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长达8年之久,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和热血,都挥洒在了广西这片红色热土上,因此,广西也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

广西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又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的影响,一直以来都十分贫穷,但它也是邓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而光荣。上任伊始,他不辞辛劳,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百色等革命老区,大石山区,访贫问苦,与基层干部群众促膝谈心,及时解决困难,制定出适合该地区发展的政策,使其走出困境,过上好日子。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乔晓光立即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广西的经济建设上来,为此,他频繁下去调研,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拓开思路,大胆闯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来。如他通过大量的调研得出结论,广西具有发展蔗糖、水电、有色金色、林业、土特产品、建筑材料、外贸、旅游业等八大优势,而稳定粮食生产则是保证发展优势产业的基础。

随后,他便制定出“巩固一个基础(粮食),抓紧两大支柱产业(蔗糖、水电),发挥‘八大优势’”的经济战略方针。这些措施落实下去后,很快便取得了显著效果,使得广西财政收入年年增加,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物价稳定,市场繁荣,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因此,他在广西人民中享受很高的威望,是令几代广西人都肃然起敬的好书记,深受广西各族人民的敬重。

晚年,乔晓光被调往中央,出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继续为国为民建言献策,直至2003年6月1日,永远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晓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子弟,成长于战乱年代,14岁便投身革命,16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经过革命这个大熔炉的千锤百炼,终于百炼成钢,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带头人,人民的好公仆。我们永远铭记他的丰功伟绩,永远怀念他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