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城楼。宫爱文摄
定襄县城
定襄县城,战国属赵,汉属阳曲县。定襄县城在古城内北部一角,北齐武成帝河清二年(563年),周将杨忠筑。明嘉靖、隆庆年间知县张荣常增修。隆庆二年(1568年),知县李廷儒加修,加上旧城厚度共五丈五尺,高四丈三尺,护城河池深二丈一尺,宽二丈七尺。万历元年(1573年),知县王濯征重修西南门楼。十三年,知县白璧修东西瓮城门,各题石刻。门三,东曰保障,曰辑宁;南曰保泰,曰宣平;西曰庆成,曰靖边。万历三十二年,知县王兴砌以砖石,又增修层楼五座,砖楼、角楼各四座,铺屋二十五间。万历三十六年,下雨塌毁二百余丈,知县魏从周、王立爱、董一经先后加修。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南城塌毁,知县王时炯重新修城。康熙六十一年,南城又塌毁十五丈多,知县杜焕加修。雍正三年(1725年),南北坍塌三十余丈,知县王会隆捐钱修。
定襄县署在城西南,明洪武三年(1370年),李忠建。嘉靖年间修亭曰“思奉”。后知县施元、王濯征继修。万历五年(1577年),知县安嘉士题后堂曰“再思”,建山水亭,有记。二十一年,知县刘天贞,二十三年知县王兴,四十二年知县王立爱俱增建。清朝知县王时炯重修。雍正五年,知县王会隆再修,县丞宅在县治左。典史宅在县丞宅东南。预备仓在县治后察院东。社仓四,一在南瓮城,一在芳兰镇,一在横山村,一在刘晖村,后并为预备仓。行署,察院在县治东北,布政分司在东街,按察分司在布政司东。
定襄摩崖石刻,为西晋并州诸军事冠军将军胡奋平定南匈奴刘猛叛逃获胜后的登高纪功碑。藏孤台在武峪山,相传程婴藏赵孤于武峪,后人称藏孤台。关王庙在定襄县城北关,俗称关帝庙,也叫无梁殿。关王庙营造法式保留元代结构特点。贾统墓在寇村北,又称贾御史墓。贾统,定襄人。洪武御史,升陕西佥事。另有唐大历年间打地和尚真身墓。宋东岳庙碑,宋祥符年间王鼎撰文;宋増修真容院碑,元祐四年六月三日,学士张商英撰文。金阳曲令周鼎墓表、元周献臣神道碑,皆为元中统年间,四川按察使王利用撰文。三碑都在南王里西。棠棣堂、余庆堂在元朝元帅周献臣宅。
静乐县城
静乐县城,汉汾阳地,城内有堆阜三,北魏置三堆县,俗名三堆城。隋开皇三年(583年),移岢岚县治于三堆城,并于此筑城,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县,大业二年(606年),改为静乐县,取“静和颐乐”之意。唐武德四年(621年)置管州,析置丰润县,次年丰润废入宜芳县,改管州为北管州,静乐县属之。后废北管州,县属岚州。唐末析置玄池县,属宪州,治今鹅城东南30公里下马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置静乐军。咸平五年(1002年)废静乐军,宪州治自今娄烦县境徙今鹅城。景德三年(1006年)玄池县废入静乐县。熙宁三年(1070年)废宪州,属岚州。十年于静乐城复置宪州。政和五年(1115年)改宪州为汾源郡,移治静乐。熙宁间修宪州城,周四里一百二十步,高二丈,仅设南北两城门。金天德三年(1151年)改汾源郡为管州,县属之。元废静乐县入管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管州,复置静乐县,属太原府。明洪武四年,指挥张兴重筑,增高三尺,城壕池二重,各深五尺,阔四丈。景泰二年,知县史魁增城一丈,池深七尺,创辟东门。嘉靖十八年(1539年),署县事李汝楫、主簿李东莱重新修补。隆庆二年(1568年),署县事刘受兴、巩尚徳等重修城墙,修饰南城门,增置城楼七,台墩二十六,铺屋一十九,城垛八百五十。万历间,知县于跃渊、张木、罗以旌先后修葺。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砌以砖石。建城以来,先后13次增修、重修和扩修。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属忻州。清代李銮宣诗云:“汾河交流处,青天一柱悬。人烟秋色回,城郭夕阳偏。杵药苔痕长,栽松盖影园。问心何地歇,文字亦尘缘”。
静乐县署在城西北隅。明初知县南仪建,县丞谭章修大堂,建亭曰“退思”。知县张应昌、王近愚、刘沂、贺景禄重修。崇祯元年(1628年),知县任秉衡建大门,构层楼其上。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知县张彦绅建静乐堂,三十九年知县黄图昌建县丞宅,在县治东。主簿宅后为马驿,知县王毓阳改康家会驿于此。典史宅在县丞宅前。巡检司三,一在古楼烦城;一在娑婆隘,后改天门关;一在两岭山,后移到顺水村,再后设故镇。预备仓在仪门外,知县张应昌增修仓房。静乐仓改宁化所,另有养廉仓。行署,察院在儒林街,布政分司在永宁街,按察分司在布政司后稍东。官厅三,一在东郭村,一在道会,一在永安镇,知县罗以旌建,康熙三十六年重修。
硰石城在县东北。汉初,韩王信反,灌婴击之,破胡骑于硰石。又周勃击信于硰石,破之。赵武灵王城在县东南三里天柱山左,东南北俱跨山上,西临汾水,城垒犹存,相传赵武灵王练兵于此。北魏析置新会县,有新会城在新会村。隋置楼烦郡,丰润城在今丰润镇。下马城在东南60里,相传北魏孝文帝曾于此下马,后筑城堡,故名。娑婆岭隘在县东80里。县南70里有楼烦城,隋楼烦郡所理也。晋及后魏皆为牧苑地。
代州州城
代州州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置广武县,广武,尚武扩张也。广武城在今代县城西15里古城村,秦汉魏晋南北朝广武县治。东汉建武九年(33年),因王莽篡汉后,匈奴不断侵扰勾注以北,东汉光武帝刘秀暂弃陉北,南迁雁门郡郡治善无(王莽阴馆)于太原郡广武境内,在此筑城为郡治,称上馆城。建武二十六年(50年)驱走匈奴,恢复雁门郡旧土,郡民重归本土。雁门郡郡治又从广武上馆城迁回阴馆下馆城。做了17年雁门郡郡城的代县上馆城,城和城名都保留下来。太原郡广武县治仍在广武古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析太原郡北部置新兴郡,广武县划归雁门郡,仍治广武古城。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因匈奴屡犯勾注山以北地带,雁门郡治所由阴馆迁于广武城,从此改治“广武”。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刘琨徙马邑、阴馆、楼烦、繁峙、崞五县于陉南,更立城邑,完全放弃了陉北之地。雁门郡遂完全进入陉南。北魏置肆州后,肆州雁门郡只剩了广武、原平两县,郡治广武古城。到北魏孝明帝(515年—528年)时,重建上馆城,雁门郡郡治与广武县治皆迁于上馆城,即今代县城,广武古城废。北周肆州治从今忻州城迁于上馆城中,隋文帝改肆州为代州,改广武县为雁门县。代州领雁门、繁峙、崞、五台四县。明洪武六年,吉安侯陆亨、都指挥王臻以砖砌城。周围八里一百八十五步,高三丈五尺,护城河池深二丈一尺,中有活水,四面故生莲。洪武八年,复称代州。门四,瓮城各一,各建重楼、角楼四座,铺舍五十,南无关,东、西、北关土城各一。景泰、成化中,添筑东北二关城。历代皆有修葺。州城四门:东熙和,沐东阳熙合和融;南迎薰,迎南方香薰之风;西康阜,喜康庄物阜民丰;北镇朔,镇朔方州境安宁。
边靖楼在城中央,俗称鼓楼,又叫谯楼,明洪武七年建,楼上有“雁门第一楼”“威镇三关”匾额。
代州州署在城中左方大街北。明洪武十年(1377年),知州田立建。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知州李良能修。万历十四年(1586年),知州陈宗凯重修。
行署:户部分司在城中,初名太府,嘉靖十五年(1536)改。都察院在察院署西北。提督学政察院在城东南角。按察分司在察院西。布政分司在雁平道署东。
雁平道署在城中右。明成化年间建。正堂五楹,前为露台,左右为甬道,中为仪门、大门,皆三楹。后为南道,直达大街。有牌楼:中曰“秉宪筹边”;左曰“一阅莞锦”;右曰“八郡屏藩”。正堂之后为道堂,亦五楹,东西各辟轩厅,为晏集宾客之所。临内宅有楼,登之可以远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兵备陈重修。道光十一年(1831年)兵备萨兴阿继修。光绪五年,兵备广荫又修。
吏目宅在正厅东,幕厅左。预备仓在州治东。边储仓在州治左。平籴仓在振武卫。供应局在振武卫右、纺织局西。太仆寺、阜通监在城中。金大定十八年立铸钱监,二十年名曰“阜通”,改太仆寺。税课局在太仆寺右。雁门驿,旧在西关,兵备道张惟诚移建州治南,西关旧址改为补助厂。补助厂在纺织局西。转输场在补助厂西,都是兵备道张惟诚所建。另有阴阳学、医学、僧正司、道正司。
公元276年(西晋咸宁二年丙申)胡奋登高纪功碑。毛有为摄
繁峙县城
繁峙县城,春秋时霍人邑地,汉置霍人县、葰人县。东魏武定初,置武州,领吐京郡、齐郡、新安郡,并寄治繁峙城内。后齐改为北灵州,不久废。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于武州故治置繁峙县,重置于今县东60里大堡戍,大业十二年(616年)移于武州城。唐圣历二年(699年),以县在平川,难于固守,遂东移。宋属代州,金升为坚州,元因之,《金人图经》:“城三面枕涧,东接峻坂,极为险固,故曰坚州”。金、元都曾重修。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坚州为繁峙县。明景泰二年(1451年),知县杨经又修。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移繁峙县治于石龙岗,以“城于山麓,群山环而拱之”,即今繁峙城。知县凃云路增修,砖砌。顺治六年(1649),因战乱焚毁,知县张志高重修。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知县程容重修。周围三里九步,高三丈二尺,护城河池深一丈五尺,门
三,东曰和丰;西曰安阜;南曰淳简。
繁峙县署在城西北新顺街。洪武六年,知县禹义贡建今署。顺治七年(1650年),知县张志高修。
郎岭关在繁峙县东百里,旧名狼岭,路通应州。平型关,在城东,路通灵丘县,本名瓶形寨。团城子堡在平型关西20里。大石口堡,宋杨业自云、应引还,欲出大石路,入石碣谷,以避契丹兵锋处也。小石口堡在大石口西五里,西20里为茹越堡。北楼口堡在县东北120里,两堡城均为明正德年间筑。
五台县城
五台县城,赵虑虒邑,汉、晋虑虒县,筑城于今古城村之北。北魏孝文帝改置驴夷县,移此筑今城。东南临虑虒河,断崖西面通城墙,北据崖为城墙,周三里二十步,南、北、西三门。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知县张智展筑。隆庆四年(1570年),知县张绍芳建南、北二城楼,外筑护墙。万历二十四年,知县高数仞增修,大墙高三丈二尺,厚二丈五尺,砖砌垛口六百三十五,敌台二十五座。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巡抚魏允贞命知县李养才砌以砖石,增修城楼四座,门各题名于石匾,南曰大安楼;西曰恩纶楼;北曰福宁楼;东面一楼匾曰起凤。康熙元年(1662年),知县梁继祖因虑虒河冲裂东、北城墙各数十丈,倡捐重修,增设角楼四座,城楼之旧者重建。康熙二十二年,城又颓圮,知县周三进加修,又于北门瓮城后,捐金买民地一百三十三丈,凿石疏通渠道,以通水涨。县城小而坚,地形陡绝,易守难攻。
五台县署在城内东西大街东偏,创建无考。正中为大堂,匾曰“亲民”。知县夏大廷联曰:“壤虽偏,老少朋友存焉,何以安,何以怀,何以信,惟公可及;命则初,君民家国系之,若为清,若为慎,若为勤,必敬乃兼”。堂内左有会计楼,右有架阁库,东西分列六房。六房之西列收粮房,东廊之后为快壮值班房一楹,西廊之后为皁隶值班房一楹。前为仪门。内悬“尔俸尔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匾。白菜碑记,左书“为民上者,不可不知此味”。右书“为民父母者,不可令民有此色”。階下申明亭二座,东曰奖善,西曰惩恶。明景泰知县张智、弘治知县魏濓、万历知县陈谠相继重修。清知县梁继祖增新。知县周三进再修葺。典史宅在县治东。巡检司在高洪口。仓在县治南,旧有东西北三厂,知县周三进重修。行署,察院在县治西门外。
五台仓城在县西南30里之白村,盖魏、晋时储积处。张公城在县北5里,相传石勒将张平所筑。五台佛足碑,在中台大塔左,唐贞观年间,玄奘法师自西域图写持归,太宗令刻石,后摹刻中台。白书梵字,在香域沟左赤崖间,字类古篆。西南八里紫罗山之麓有金重修明阳观碑,元好问撰文。
原平故城
原平故城即今原平城。西汉置原平县。北齐废原平县,称原平镇。西晋永嘉四年(310年)刘琨借鲜卑兵平叛,迁陉北崞县、繁峙、楼烦等五县吏民于陉南,各筑城以居。崞县故城即今原平市崞阳镇。
崞县县城,秦汉原平县地,西晋永嘉四年(310年),迁陉北崞县于此,筑城治之。北魏置石城县于崞城中。东魏于石城县置廓州,领广安、永定、建安三郡,俱寄治城内。后齐废郡,改置北显州。隋迁平寇县于此,后因旧名,改为崞县。元升崞州,元末察罕知院在旧城基础上修筑。明景泰元年(1450年),知县武桓修。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砖砌。三十二年,巡抚李景元重修。顺治六年(1649年),雨损南、北城墙,知县范印心重修。周围四里十三步,连女墙高四丈余,池深三丈,周围俱筑大楼四座,悬楼二十五座,敌台二十一座。每台铺舍各三间,角楼四座,门四,东曰临沱;南曰景明;西曰保和;北曰宁远。崞县署在城西北隅,明洪武二年(1369年)周英建。知县贾屿重修。正堂匾曰“牧爱”,后堂匾曰“思补”。万历间知县孙光孝、袁应春、陆寿光、刘楫济增葺。康熙六十年(1721年)知县秦大冏重修。
县丞宅在堂东,主簿宅在堂西。典史宅在县丞宅东。行署,察院在县治东。布政分司在县治东北。按察分司在布政司右。冀宁道在察院东。官厅二:一在县西北20里咸阳;一在县北70里清安堡。原平驿在县南40里。闹泥驿在县西70里,旧隶静乐县,后隶崞县。有阳武峪巡检、芦板寨巡检、吊桥岭巡检。预备仓在县治西南隅。平籴仓在县治西北隅。社仓十一:一在城韦陀寺;一在县治西;一在白石堡;一在北社村;一在横道镇;一在南山堡;一在贾庄;一在怀化村;一在双山;一在大常村;一在班聂村。崞州文庙,始建于元大德年间,大成殿等百楹建筑星罗棋布,构设精巧。
东汉建安年间,云中郡迁原平南部筑城,云中故城在今原平市西南三十里,宋称楼板砦,金为楼板镇,明清称芦板寨堡。楼烦故城在今崞阳镇东大阳村。繁峙故城在原平县南坂寺村。北魏置石城县于崞城中,并侨置敷城郡,故城在今红池村。唐怀化故城在县南怀化村,为唐安置突厥思结部落怀化县治。唐置唐林县,故城今名唐林岗。秦王寨在吊桥岭,传说秦王李世民曾在此立寨抗突厥。土墱寨在崞阳镇西北,今称土屯寨。轩岗堡古称玄岗、元岗。杨延昭部将焦赞寨在轩岗口南十里,今名焦家寨。石峡寨在县西北三十里,北接朔州界。元末用石垒寨,今为石峡口。雕窝梁堡与阳方堡相近,嘉靖十三年,督臣任洛自雕窝梁至达达墩,筑边八里有奇,南通庙岭梁,庙岭梁即夹柳树堡也。(彭图)
往期链接
来源:忻州在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