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下称《纲要》),透露诸多重磅信息。
《纲要》提到:探索“无感通关”创新模式,通过预先登记,辅以科技手段大幅缩减通关时间,计划建设两座跨河行人桥,直接连接港深两地园区……
“无感通关”让人眼前一亮!
经常往返深港的人应该深有体会,以罗湖口岸为例,作为最早的深港口岸,每逢节假日总是人头攒动,排队通关时间动辄需要一两个小时。
虽然后来开通的福田口岸、深圳湾口岸在硬件设施上有所改善,但高峰期的通关体验仍不尽如人意。
而在河套的规划中,通过预先登记制度,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有望将传统的反复排队、多次查验的繁琐流程,简化为更智能、更高效的“无感”体验。
河套口岸的“无感通关”创新模式,无疑将为深港融合按下快进键。
数据显示,每天近20万香港居民跨境到深圳消费,数万深圳学童往返香港就学,加上经深圳前往香港的内地旅客,两地之间的人流量持续攀升。
“无感通关”模式一旦落地,可以将传统的多次查验简化为高效便捷的一站式通关,大幅提升通关体验,这种便利性将极大促进深港科创人才的交流互动。
展望未来,深港之间还将迎来更多口岸。
根据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前海客运口岸已被纳入新开口岸范畴。
前海将在妈湾片区设置客运码头和跨境直升机航点,打造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这意味着深港之间将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联系通道:除了传统的陆路口岸,还将增添海上航线和空中快线。
深读《纲要》,你会发现新设口岸、新通关模式只是开胃菜。
河套最引人注目的点,在战略定位和产业布局上。
它是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重大合作平台,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后,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点项目。
河套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定位?
众所周知,深圳是中国创新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但其创新主体90%以上来自民企,创新和技术主要服务于市场,在基础学科创新方面存在短板。为弥补这一不足,深圳正在从零开始打造光明科学城。
而河套的出现,则为深圳开辟了另一条破局之路。
在《纲要》中得知,河套的科技创新规划可以说是“高精尖”的代表,规划三大核心功能区:
生命健康科技区:规划建设国际临床试验所,打造生命健康创新链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区:布局算力设施,发展“AI+”等前沿领域
新科技与先进制造区:发展微电子、第三代半导体等新兴产业
更具创新性的是四大创新平台的设立:
InnoHK 2.0:引进全球顶尖科研机构
生命健康研发院:整合跨学科研究资源
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打通医药创新产业链
国际顶尖实验室:瞄准“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过去三十年,深圳诞生了华为、腾讯、大疆等一批世界级企业。然而,这些企业虽然在各自领域表现出色,但多数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游位置,在核心技术和基础研究上仍需突破。
深圳90%以上的创新来自于市场导向的民营企业,这种创新模式擅长对现有技术进行商业化应用和产品创新,却难以支撑起真正的原创性突破。
而河套的设立,正是要改变这一局面。
通过整合香港的基础研究优势和深圳的产业转化能力,河套有望帮助深圳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构建起自主可控的“科技树”,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
与深圳其他创新区域相比,河套最特殊,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首先是深港“双城”叠加效应,既能借力香港五所世界百强大学的基础研究优势,又可对接深圳强大的产业转化能力,真正实现“科研在港、转化在深”的创新闭环。
其次,河套是制度创新的试验田,首创“一河两岸、一区两园”模式,在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方面享有特殊政策支持,如:
人员流:探索“无感通关”模式
物资流:设立科研物资“绿色通道”
资金流:便利跨境资金调度
数据流:在安全前提下促进数据跨境流动
第三是得天独厚的国际化基因,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普通法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具备卓越的国际人才、资金汇聚能力。
从硬件配套来看,河套总规划面积达387公顷,其中香港园区87公顷、深圳园区300公顷。
首期建筑面积就达100万平方米,并配套高端人才公寓、国际学校等全方位设施。
按照规划,河套将分三步实现其战略目标:
2024年:第一期第一批次大楼投入使用
2030年:形成高效创新协同机制,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提升
2035年:全面发展格局形成,建成世界级科技创新枢纽
河套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一个园区的范畴。它不仅要解决深圳基础研究不足的短板,更要通过深港创新资源的有机整合,打造全球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