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
思政课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红区进行“专题式”教学。
□马院宣(图片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
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按照“固基础、创特色、上水平”的发展思路,把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政课作为“立院之本”,积极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坚守课堂主体 改革理论教学
学院以站好思政课堂为目标,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一是在教学内容上,以6门思政课程为主体,根据各门思政课程的内容特点,从教学内容上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医药专业教育、中医药人才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契合点,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思政教育元素,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形成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特色专题、特色案例。二是在教学方法上,通过“专题式”教学,整合教学内容,以问题为牵引,以“问题链”为主线贯穿课堂,解决学生“学什么”和“为什么学”的问题。采用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学习通平台,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重构教材内容,采用问题驱动的案例教学方式教学。三是在考试评价上实现考核形式多样化,通过主题课堂演讲发言、历史情景剧拍摄、社会调研等方式,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视频案例线上资源等,构成形式多样的过程考核。同时,利用学习通平台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频率、互动情况、测验成绩进行量化统计,提高过程性评价的准确性。
创设“一课一品”打造实践教学
学院作为全国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联盟、川渝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联盟发起单位,深入贯彻教育部等10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课一品”,统筹安排和设计思政课实践教学。除《形势与政策》外的5门思政课根据课程特点分别采取经典诵读、社会调研、拍摄微电影、演讲比赛、历史情景剧排演等方式,专设学时,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优秀实践教学作品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展播,在学院举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成果展上进行展演,吸引学生踊跃参与。学生实践作品连续6年获得国家级奖励和荣誉。
“两境”共促,创设实践教学环境。联结“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用好“大思政课”,通过“两境”共促,有效促进学生关注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优化“场馆基地里的思政课”,充分利用校史馆、中医药博物馆、百草园等校园文化资源,进一步优化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如在场馆教学环境优化中,以“我眼中的‘软骨病’”为主线,引导学生用中医“治未病”思想筑牢防线守初心,明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大意义。深化“田间地头里的思政课”,借助农业大省的优势,让学生亲身体验农业生产过程,理解党的乡村振兴政策,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与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建立起长期实践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以“禾下乘凉梦”为蓝本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磨砺意志。
把握时代脉搏 推进数智思政建设
紧跟时代脉搏,学院积极推进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建成3门线上课程,完善习题库、典型案例库、素材库等,形成校本思政课程资源库。2018年创办微信公众号“飞说微语”,开展学情调研、展播实践成果、分享教学案例、发布各类习题,经过数年努力,平台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与日俱增,实现从资源整合到品牌打造的飞跃,成为与师生“共语”“共境”“共情”的思政网络平台,入选四川省思政教育精品项目,年均浏览量达46万次。
以成都中医药大学典型人物、重要历史事件为内容,挖掘思政资源,凝练特色亮点,拍摄“故事里的成中医”系列思政微课12集,上线“畅学杏林”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用于教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参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坚定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信心。建设“伟大抗疫精神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内设“中国共产党与中医药”“战疫之路——中医在线”等板块,对伟大抗疫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系统学习和阐述,强化学生对伟大抗疫精神内涵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思政课教学改革成果被“学习强国”、《中国中医药报》等多家平台和媒体报道。
强化特色优势 构建“一体四翼五度”教学
学院秉承德医交融、以文化人的教学理念,聚焦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深化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中医药大学特色的教学模式。一是坚持“五度育人”,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医学人才培养标准,确立政治高度、价值向度、文化深度、情感温度、践行力度五个育人维度。二是坚守课堂主体,根据各门思政课程的内容特点,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思政元素,精准思政内容。三是坚持“四翼齐飞”,借力“互联网+”方式,依托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飞说微语”,让思政课“火”起来。依托“校园文化+”载体,在校园中医药文化景观中进行沉浸式教学,实现在活动中育人,让思政课“活”起来。搭建“教学实践+”平台,引导学生身体力行,服务社会,让思政课“动”起来。汇聚“课程思政+”合力,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在妇产科学、护理学等课程中探索与专业课老师同上一堂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让思政课“联”起来。《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一体四翼五度”模式构建与实践》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学院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项、省级思政课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一等奖1人、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3人、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讲课比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共5人。教师指导学生在“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中,连续6年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共计16项。
学院将继续依托学校中医药特色优势,把中医药文化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