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分两种。一种好命人,一种歹命人。

歹命的人今儿不去说他,无非事事不顺,奋斗受阻,怎么努力也会遇到意外状况发生。

单说好命人。

天生贵胄不一定是好命人;家产亿贯不一定是好命人;买彩票中了大奖的也不一定是好命人;拥有一身的智谋两手的本事还不一定就是好命人。

“性格即是命运”,要想好命必须有一副好性格。

性格有很多种,好命人有一种好性格就行了。

人的一生很长,谁也不知道是意外先来临,还是明天先来临。只有拥有一副好性格的人才不怕意外先来,努一努力总是能遇到贵人带领,挺过意外迎来明天。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高桥镇黄铁村是一座小山村。黄铁村离咸宁市53里,离湖北省城武汉市220里。注意,这里说的是直线距离,如果一路行去,沿途山连山,路全是山路,需要绕远路。在交通发达的现代社会中,黄铁村绝对也应该算是僻壤之地。

110年前,咸宁市还叫咸宁县,下面根本没有所谓咸安区,群山之中倒是有一个高桥乡。黄铁村就是行政上属于高桥乡管辖的一个小山村,两者直线距离至多也就十里之遥。但是要走过去可不容易,大概需要绕行近二十里山路才能走过去。那时候还没有公路,多数是迈开大步步行,至多有头驴子骑。

110年前,去乡场上赶个集称斤盐也要翻越20里山路,黄铁村绝对应该是群山中的“穷乡僻壤”。

黄永胜110年就出生在穷乡僻壤的黄铁村,出身命运不算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山中的黄铁村

这种穷乡僻壤自然不可能出富人,黄永胜家里很穷。7岁时候家里好不容易凑了点钱把他送进了学堂,希望他读书有成。结果只坚持了两年就被拽回家放牛去了,因为家里没钱了。

自来穷人家孩子学一门手艺不失为一条人生出路,9岁放牛娃黄永胜放牛之余又被父母安排拜了一位篾匠为师父,跟着人家学习编制竹器。长成大小伙子后不能还是放牛吧?学一门手艺挣钱娶妻生子才是穷人家孩子正途。

如此这般,如果不如意外的话,中国也许就多了一个篾匠,而少了一位上将。毕竟黄永胜只上了两年学校,近乎于文盲,家里也没啥人脉,能去干什么呢?

但是个人命运哪里能逃脱历史进程的影响呢?

八年后,黄永胜长成了17岁的大小伙子。宽额头高鼻梁,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瘦瘦高高的大个子,绝对要算一个机灵聪明帅小伙。牛是早就不放了,要不要继续做篾匠呢?

其时正是1927年,中国大地风云激荡。远在上海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眼见北伐胜利在望,为独揽大权,于4月12日向工农盟友中国共产党举起了屠刀,逼得一群文化人四散各地,疼定思疼,也准备要抓枪杆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旧上海恐怖标语“杀绝共产党”

在这之前,中国军阀混战也已经十几年,民不聊生,农、工、商、学各界深受其害,备受压迫,反而当兵的占尽了便宜。很多盼望混出头的年轻人纷纷参军,图的是起码不受欺负,运气好了也许弄个军官干干,发家致富也说不定。

世风使然,1927年6月,17岁的黄永胜托人去了咸宁县的邻县崇阳县,加入崇阳县民团扛枪当了一名团丁,也算是参军当兵了。

说真的,在民国,对于一个少年人来说,加入民团当兵不是啥好事,学坏的可能性居大,变成流氓的可能性近乎百分之百。因为民团是土豪劣绅武装,为的是镇压佃户农民欺压良善,好男儿不屑为之。“好男不当兵”嘛,民团里面充斥着土匪、流氓、恶棍、赌棍、色鬼、破落户等等人等,有一个专有名词形容他们,曰“流氓无产者”。这些人以玩弄女人,吃喝玩乐为能事。

可以说,黄永胜混民团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概率会变成一名“流氓无产者”,就算他聪明会干最后混成民团班长队长司令啥的,大概率也会变成一名色鬼恶霸。恐怕22年后,也逃不脱被解放军剿匪灭掉的命运。

命运在这里起了作用,大历史进程替黄永胜做出了选择。

崇阳县民团司令叶重开固然是崇阳县有名爱仗义疏财,文武双全(做过小学教师会武术)的江湖大哥,手下坏分子很多,有的是人带着黄永胜学坏。但叶重开这时候早已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在准备带领他的民团兄弟伙搞武装暴动起义。

叶重开还有一个合伙人准备在通城县和他同时暴动,这个合伙人名字叫罗荣桓,后来的共和国元帅罗荣桓。

黄永胜参加民团一个月后,1927年7月,暴动如期举行,史称“鄂南暴动”,又称“崇通秋收起义”。民团名称换成了“农民自卫军”。

区区民团几十条人枪,起义当然失败了。罗荣桓和叶重开兵合一处转移到了江西修水,在党组织安排下,编入了余洒度、余贲民领导的江西省防军第一师师部特务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旧时代民团武装

看起来起义部队貌似被国民党省防军“收编”了吗?实际上不是。所谓江西省防军第一师的基本骨干力量全是由原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指挥部警卫团而来,警卫团团长是著名的早期共产党人、黄埔二期生卢德铭。余洒度也是黄埔二期生,也是共产党员。余贲民的入党介绍人是毛泽东,早在1922年就加入了共产党,一大家人跟着毛泽东闹过农运。

这支部队根本还是共产党掌握的武装。

到了九月,带着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央特派员兼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找到了卢德铭、余洒度、余贲民等人,要求他们带领部队参加由他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

即是说,少年黄永胜进入社会之初,莫名其妙地就参与进了历史大事件之中,走到了伟大领袖身边。哪儿说理去?黄永胜波澜壮阔的人生起伏自此开始。

“秋收起义”如期举行。大浪淘沙,战争严酷,枪弹无眼,起义领导人卢德铭牺牲在了上井冈山的路上。余洒度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身份,闹着一定要让起义部队再去打长沙坚城,意见被否决后,脱离部队逃跑了。后来叛变投敌又因为贪污分赃不均被蒋介石枪决。

刚刚才当兵三个月的少年黄永胜呢?

“三湾改编”后黄永胜成了一名小军官,他当上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三营九连的一名班长。余贲民担任他的副团长。他的民团武装大哥叶重开也经过了三湾改编的考验,担任团部特务连副连长。特务连党代表是罗荣桓。

后来叶重开1928春天牺牲在井冈山大汾寺的一场战斗中,余贲民1933年牺牲在湖南浏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井冈山

多少革命先烈牺牲了,懵懂小兵黄永胜继续战斗,并且一直战斗到了最后胜利。

命运如此,夫复何言。

此时懵懂小战士黄永胜他还不是一名被革命思想武装了的革命军班长,此时他还只是一名群众,不是党员。想来他也应该就在这段时间里开始接触革命理论,明白他是在为劳苦大众打天下。不过想想他两年的求学经历,革命理论知识恐怕不是他强项。

黄永胜这个人有一个优点,干什么都很主动。

这是一种好性格,任何人有了这种性格,对他的人生都大有帮助。黄永胜干工作爱主动也许是天生带来的,也许是篾匠学徒生涯里锻炼出来的。毕竟在旧时代,当一名学徒如果缺少了眼力劲,干活不主动,是要挨打的。师父打,师娘打,可能连师兄们都要打。怎么打也打不出眼力劲的学徒,甚至还要丢失饭碗,回家挨父母混合双打。

黄永胜三四个月前刚刚结束他的八年学徒生涯,现如今在井冈山作为一班之长领着一班战士学习打仗,也是一种学徒,眼力劲有的是。

井冈山斗争初期最难缠敌人并不是国民党正规军,而是地方“靖卫团”。有的叫“保安军”,有的叫“团防局”,都是地方豪绅们各自组织的个人武装,各自为战。这些小股敌人战斗力虽然不咋地,奈何他们地形熟悉,甚至比工农革命军都要熟悉。

再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对这些地主小武装也难以提防,算不出他们的具体行动逻辑。

有一天,一股“靖卫团”竟然摸到了工农革命军前敌委员会驻地附近。师、团、营、连各级军队单位以及地方党组织对此一无所知,毫无警醒。

而驻地里面包括毛委员等各级领导正在办公。

黄永胜的班正在驻地附近担任警戒任务。注意,只是警戒任务,17岁的黄永胜手下只有一个班的兵力十多个人。

怎么办?

是请示连领导听候指示?是鸣枪发出警告完成 警戒任务?还是立即投入战斗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黄永胜选择了后者,马上率领全班主动投入了战斗。敌人被打懵了,以为遭了埋伏,丢了几具尸体后,落荒而逃。

战斗结束,前委书记兼党代表毛泽东亲自召见了黄永胜,表扬之后问道:“小伙子你哪里人啊?叫什么名字?”

“报告毛委员,我是湖北咸宁人,我叫黄叙钱。”

对,黄永胜本名叫黄叙钱,比黄永胜三个字还俗气的三个字。

毛泽东笑了,“叙钱,叙钱,革命战士不能总讲钱啊。这样吧,我为你改个名字,希望你以后在革命的道路上永远胜利前进,你就叫黄永胜吧!”

自此,黄永胜才改了名字叫黄永胜,成了被毛主席记在心中的一名革命战士。好命如此,前途无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在井冈山油画

事情就是这样,再英明的领袖也不可能算定所有小事情和小型遭遇战,这就需要革命军人发挥“主观能动性”。

谁也喜欢在工作战斗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大局观的部下。

这年年底,由罗荣桓亲自主持仪式,黄永胜在井冈山茨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革命洪流更凶猛了。

次年,朱毛会师井冈山,南昌起义剩余部队和秋收起义的精华合二为一,改编成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黄永胜依然是班长,第11师31团3营9连4班班长。3营是当时全军最有战斗力的部队,3营的营长是伍中豪。罗荣桓进步了,营党代表是罗荣桓。11师的师长是谁呢?是毛泽东亲自兼任。

林彪跟着朱德在隔壁第十师第二十八团一营当营长,他和黄永胜这时候也许还不认识。

红军初建,不少士兵和军官由军阀部队而来,由民团武装而来。比如黄永胜就是由崇阳县民团团丁稀里糊涂加入的革命队伍,军阀作风时而有之。

这年冬天,31团奉命驻守永新,打仗、宣传、帮老百姓干活等各种工作很繁重。一天,9连4班自己的柴火忽然烧完了,他们忘了给自己准备点干柴。到了晚上,天寒地冻,大家只好蜷缩在一堆老百姓的干草堆里,准备挨一挨熬过寒夜。

有一名被俘虏过来刚加入红军不久的士兵心内不忿,“这叫什么事?咱们干么不去老乡家里拿点柴火烧烧?”

黄永胜当即否决。“老乡的东西不能动,这是规矩。”

那士兵不服气,不过他又是一个兵油子,倒也没有敢当面顶撞。只是自顾自去老乡家里拿了柴火回来,作势就要点火,还大咧咧招呼其他人,“大家都来烤火。”准备造成既定事实,挟众制住长官,来一个少数服从多数。

黄永胜大怒,上去一个耳光打去......。

事情大条了,革命军队绝对不许官长打士兵,什么理由也不行。哪有强迫人家听革命大道理的?不然要“三湾改编”何用?三湾改编三大原则第三条就是不准官长打骂士兵。改编之时口号就是“来去自由”,俘虏兵改造不过来,可以让他走。三湾改编后为了“欢送”不愿继续革命的士兵,每个人还发了大洋做路费的,可谓仁至义尽。

第二天,3营党代表罗荣桓就越级来找小小班长黄永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荣桓

罗荣桓什么人啊!戴眼镜的军师,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一辈子的政治工作者,擅长的就是“以理服人”。谈话技巧既周全又缜密,粗人听了一般都要猛抽自己耳光,悔不当初。

他还是黄永胜的老领导,了解黄永胜也是不轻易认输的强势性格,不然也就不会打人了,也就没有主观能动性了。于是他上来就问:“黄永胜,我问你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想过没有?你当班长,如果不打人,有没有法子把全班带好?”

这话不好回答,如果回答“能”有本事不依靠打人带兵,那你为什么打人?如果回答“不能”,就是撂挑子不打算干了,承认自己没本事带兵。

认输不是黄永胜,他只好闷着头不做声。

“怎么?你没有想过吧。好,我再问你,如果你是当兵的,犯了一点错误,班长把你打一顿,你的心里会好受吗?”罗荣桓继续逼问。

黄永胜低着脑袋只是不说话,任凭罗荣桓继续宣讲革命道理,只在心中频频点头。

因为文化水平的关系,黄永胜一生之中很少写文章,但他专门为黄荣桓写了一篇叫《罗荣桓教我如何当班长》。文中他说:“这(打人事件)对我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从那以后,我一直牢记着这件事,那是我第一次打人,也是三十多年来最后一次打人。”

罗永胜脱胎换骨了。

他自己曾在公开场合公开说过,他最尊敬的人除了毛泽东之外,就是罗荣桓这个老上级。注意,他并没有把林彪排上去,尽管说这句话的时候,林彪正如日中天。

黄永胜说他最尊敬罗荣桓这句话是真实的,敬就会怕,黄永胜其实是怕罗荣桓的。罗荣桓也真敢骂黄永胜,不留情面。罗荣桓曾经骂过黄永胜:“这么大年纪,这么高职务,还是不改,还是不要脸了?”

黄永胜立正站着听着罗荣桓骂他,也不恼也不反驳,他知道他有错,错误很大,真的有点不要脸。

黄永胜打仗勇猛,资格又老,领导们都爱用他。林彪在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期间曾经表扬黄永胜说:“作战的事情你交给黄永胜后,就可以放心了。”所以他官升得很快。1929年年初部队下井冈山转战赣南,他已经是副排长了。到九月份红四军召开八大会议,他已经是第3纵队9支队队长,相当于连级干部。到了1930年底,任红64师192团团长,进步神速。

在中央苏区经年征战中,黄永胜累功升官。到1932年的时候他已经做过起码三个部队的师长了,红四军13师师长、红12军36师师长、红22军66师师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永胜

这时的黄永胜才22岁,真真年轻有为,长的又帅。很受女人欢迎,干了不少沾花惹草的事情,挨了不知道多少批评。按说他师团级干部有资格打报告结婚了,后来他结婚后毛病还是不改。抗战之时和一个地主女儿“谈恋爱”被聂荣臻批评了一大通,受了处分。后来从晋察冀去了东北跟随罗荣桓工作,结果辽沈战役没打完,他又和一个银行家女儿搞上了,所以罗荣桓才骂他“还是不改?还是不要脸了?”

但,骂也就骂了,并不做处分。因为一来是女人们主动,二来是黄永胜并无玩弄女性之心。他是真心要和人家谈恋爱的,只是组织纪律不允许他爱得太多罢了。安顿好女方之后,也就罢了。因为他真的能打仗啊!前方需要他。

在战争乱世,身怀会打仗的本事,命运都不会孬,犯了错也能轻易复起。

红军长征到陕北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开赴抗日前线,黄永胜离开老领导,换了新领导。他被分配给了林彪和聂荣臻的115师343旅685团担任团长一职,政委(对外称副团长)是邓华。两个人工作上意见总是不和,一次吵架急了眼,黄永胜拍着桌子大吼:“操!什么事都是你政委说了算,还要我这个团长有卵用!”

竟然喊出不要政委这句话,这是大错误。

消息报到了115师政委委员聂荣臻那里,聂荣臻大怒,直接撤了他团长职务,把685团给了杨得志带,让黄永胜去独立团杨成武那里做副团长去了。

这已经算是给面子了,毕竟他黄永胜名字的三个字是毛主席亲自起的,毕竟他黄永胜是自“秋收起义”就跟随毛主席的人。但黄永胜还是有点不服气,到了独立团,只和杨成武简单打了个招呼,拉起两个连就跑到晋东南独自活动去了,“我去打游击也是革命,谁也别管我。”

消息又报了上去,聂荣臻这个气啊,专门派人将黄永胜叫了回来。一通狠狠批评之后,出门一看,气消了大半。黄永胜带出去的两个连300多人马,竟然带回来了600多人马,还有一大批武器装备。

抗日敌后武装斗争,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撒豆成兵”。

聂荣臻没有重重处分他,让他去了晋察冀第三军分区做副司令员,满足了他不和邓华一起工作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荣臻

一段时间后,三分区能打的名声就建立了起来。当时人都说晋察冀根据地里,最能打的就是杨成武的第一军分区,其次就是第三军分区。

可是杨成武在第一军区担任司令员兼任政治委员,党政军一把抓,打起仗来不受制约。

黄永胜呢,只是副司令员,上面有司令员陈漫远和政委王平两个人。陈漫远来自百色起义红七军的山头,长期担任的是政治工作,于军事指挥能力上是比较弱的。王平政委顾名思义,也是政治工作做得多。三分区能打的还是他黄永胜。

但他职位低,还是副的,有时候打起仗来,未免施展不开,对于没打成第一能打,有点不服气。

所以晚年黄永胜说:“他(聂荣臻)不算喜欢我,但我打仗打得好,他也高兴。在晋察冀他最喜欢两个人,一个是杨成武,一个是王平。”

其实在这里,我们读者应该明白,这正是聂荣臻元帅的高超领导艺术所在。黄永胜有点太桀骜不驯,需要给他设置障碍,让人看着他。如果让他党政军一把抓,大权在握,不知干出什么事来呢!也许就中了日本人奸计,急功冒进也说不定。

到后来1960年代、1970年代林彪直接管理他不证明了这一点吗?

黄永胜意识不到聂荣臻的苦心,他从心里瞧不起陈漫远司令员的领导,经常同人家争吵,并且在军事指挥上大包大揽,万事独断专行。

陈漫远基本上是采取忍让的态度,尤其在军事问题上,再加上政委王平在中间左右疏通,总算维持住了第三军分区领导班子的合作。

但陈漫远在非军事问题上也不会总忍气吞声,再说他作为司令员也有向上级报告班子不团结的责任,也有必须坚持原则的责任。

官司一直打到了聂荣臻的上级那里。时任中共北方局组织部部长、晋察冀中央分局书记的彭真表达了意见,“黄永胜同志虽然有骄傲情绪,个人英雄主义非常突出,但现在抗日战争正处于最残酷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他能打仗的长处,要顾全大局嘛!”

一锤定音,打击日寇要紧,也就随黄永胜去了。

后来1940年,陈漫远被调去延安“学习”,黄永胜接过了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的位置,开始独当一面,王平给他继续做政委。聂荣臻又派了詹才芳担任副司令员以及参谋长和黄永胜搭班子。詹才芳出身鄂豫皖红四方面军,黄麻起义“木兰山七十二英雄之一”,陈锡联曾是他的警卫员,也是个革命老资格,最重要的是他也很会打仗。

黄永胜一开始也不待见詹才芳,直到詹才芳展现了打仗本领后,才对他开始客气起来。班子一团结,战争更好打!

众所周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敌后战争打的最好,什么地道战、地雷战、破袭大战、全民皆兵,日本人吃尽了苦头。地盘是越打越大,人是越打越多,物资是越打越丰富,日本人的地盘反而越来越小。其中就有黄永胜领导的第三军分区功劳。

正应了毛主席的那句话,“希望你在革命的道路上永远胜利前进。”

战争中,会打胜仗,命运就好。

1943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黄永胜的好运又来。

为了保障七大顺利召开,中央决定加强延安的保卫力量,晋察冀军区奉命抽调六个主力团组成“晋察冀军区机动旅”,过黄河保卫延安。

黄永胜被指定为机动旅旅长。

终于离开了晋察冀,尽管聂荣臻又给他安排了老冤家邓华做他的政委。不过部队进入陕甘宁边区后被编入贺龙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改称为“教导第二旅”,主要任务是搞大生产运动再搞搞警戒任务,算是和平环境了,没啥仗可以打,上火的事情基本没有。他和邓华两个人合作倒也算基本顺利,没有再吵过架。

就是在延安,黄永胜的悍将作风依然如故。别人搞大生产不是种地就是纺纱,他偏不,他要做生意。他开了一座饭店,取名“红星酒楼”。

爱女色的人基本上都爱吃,可是革命军人被纪律限制,下馆子的机会并不多,也没有多余的钱啊!但湖北人对鳝鱼和泥鳅情有独钟,这些都不要钱,池塘里去捉也就是了。一直以来,黄永胜总在自力更生改善伙食,这让他拥有了一手好厨艺,所以他自信地开了这间酒楼。

“红星酒楼”开张后,生意不错,赚了点钱,不多。因为在延安有钱下馆子吃饭的人真的少,应该比晋察冀还少。

偏偏有人身上没钱也敢下馆子大吃大喝,这个人就是陈赓。陈赓资历老得很,黄埔一期生,见过孙中山,救过蒋介石,在上海杀过叛徒汉奸,参加过东征和北伐还有南昌起义,在太行山打日本打的也有章有法,这令黄永胜很佩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赓

酒足饭饱,陈赓也没钱啊!革命军人都是供给制吃饭吃食堂又不领工资。陈赓爱笑,“要钱没有,要命一条。”陈赓嘴一抹笑嘻嘻说道。

这是要吃霸王餐啊!

黄永胜听说了赶紧从后厨跑出来,笑道:“哪儿能要陈旅长的钱呐!以后老革命来吃饭,一律免费。”

对于那些比自己厉害的超级大人物,一定要尊重,而不是嫉妒。这大概是黄永胜后来得以安享晚年的原因之一。

红星酒楼老革命吃饭免费的消息被陈赓散布了出去,正要开七大会议呢!全国各地的老革命全云集在延安。这帮子人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搞革命,各根据地老革命吃不起酒楼先不去说他,那些在敌占区搞地下工作的,有着正当理由大吃大喝的老革命们,在险象环生的敌占区,何尝安安生生的坐着放心吃过一顿饭呢?

如今在延安的安全环境下,多少老友重逢,正要把酒言欢诉衷情。一时间,“红星酒楼”顾客盈门,全是老革命三五成群。

然后,然后黄永胜把原来挣的钱也赔了进去,红星酒楼关门大吉了。

只是不知道,当年究竟有多少老革命欠了黄永胜一顿酒饭之情。史无明载,这里不做猜测。

到1945年6月11号,“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结束(黄永胜是军队代表之一)。日本人失败的命运已经明朗化,中共中央开始考虑日本投降之后怎么办了,黄永胜带着教导2旅被命令继续留在延安待命。

然后不长时间,日本正式无条件投降。中共中央决定进军东北,尽量多地派遣大量干部先去东北。

教导2旅接受了新任务,护送干部团1600人先去承德。承德很重要 ,“一市连五省”,北京、天津、河北、蒙古,辽宁的结点城市,派了黄永胜去占领,可见中央对他的倚重。

在去承德的路上经过张家口,黄永胜去看望老上级聂荣臻。那时候干部金贵,各地都缺人,聂荣臻对他说:“黄永胜你继续留在晋察冀吧!”

聂荣臻绝对在被黄永胜尊敬的老革命老前辈之列,以前批评他,训他,从来不敢顶撞一句,都是立正站好听训话,这一次他鼓起勇气拒绝了老上级。

“中央命令我去东北,那里要打大仗了,打起来痛快,我想去东北。”

黄永胜非常想去东北,他知道喜欢他照顾他的老上级罗荣桓也带着近十万干部战士正星夜赶赴东北。这之前,罗荣桓被派去山东开发根据地,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

罗荣桓是东北地区政治领导之外,东北新区军事领导林彪用黄永胜打仗也让黄永胜舒服,因为林彪说过:“作战的事你交给黄永胜之后,就可以放心了。”林彪用黄永胜打仗,从来不会阻三阻四,给了主要目标后,都是让他自由发挥。

林彪对于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特别认真,他说这是胜利的根本,执行得比铁都硬,比钢都强。尤其对于男女问题防范最严,他说:“不开活口,再遇这种事,少数意志薄弱者有贼心也没贼胆;开了活口,我们就会失去群众失去战斗力。我们就会失去胜利失去东北。”

林彪真的敢杀人,一个战斗英雄嘴上开玩笑调戏了一名妇女,枪毙。一名基层干部与女房东两情相悦相好了,枪毙,全村老百姓求情也不行,枪毙。三名战士试图对一个流落东北的日本女人不轨,三人一起枪毙。

林彪最后开“活口”了吗?

开了。

到了黄永胜,告状的人真不少,他和平级别同事总是搞不好关系,他太能作。

程子华是政工干部,管的就是部队风气,抓的就是革命纪律。职责所在,他对林彪报告说:“黄永胜整天打牌跳舞,不干工作。”

“辽西三战三捷,八纵从地方部队上来不久,黄永胜当司令,半个月歼敌1万6千多人,打得不错。”林彪回答说。

一段时间后,程子华对林彪又说:“黄永胜太霸道,什么都得他说了算。可部队里许多具体工作他又不管,他又要说了算,不许别人管……”

林彪说:“不要搞山头,要团结,要能容人。无‘度’不丈夫,不是毒,是度量。”

最后,程子华使出了杀手锏,“黄永胜在生活作风上实在糟糕,用林总的话讲,他是有‘贼心’也有‘贼胆’,影响很不好,那个银行家女儿......”

林彪不置可否,听程子华说完了,他开始说一个成语故事“多多益善”,“楚汉相争,刘邦问韩信:‘我能将多少兵?’韩信说:‘最多十万。’刘邦又问:‘那么你能将多少兵?’韩信说:‘多多益善。’刘邦没有发火,反而笑了,说‘你既然这么大本事,怎么被我捉来阶下,供我驱使?’韩信不慌不忙说:‘陛下不善将兵,却比韩信善于将将呢,所以我被捉到了阶下……’”

程子华无言可语。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林彪又用一个成语结束了谈话,送走了程子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彪

黄永胜就是这么好命,他遇到了知音领导,一切以会打仗为先,以能打赢为先。

黄永胜在林彪手下开始学着指挥大兵团作战,手下动辄几万、十万、十几万人马,打的着实不错。恶仗、大仗、险仗无数。

正如程子华所说,黄永胜委实霸道,但他霸道的时机对。

1948年林彪指挥东北野战军各纵队围追堵截廖耀湘兵团,誓要把蒋介石所谓“五大王牌军”之一“新六军”吃干抹净。

此时黄永胜是东野6纵司令员,战斗中俘虏了一位廖耀湘兵团的少将参议。官大知道的秘密就多,一番严加审讯,黄永胜发现手中的情报已经过时,廖耀湘逃跑计划早就改变了。

敌情有变怎么办?

是为了抢功,也是为了抢时间。

黄永胜下令6终全力出击,关掉电台,以节省来回请示汇报的时间,其实是怕受到上级干涉。

东野指挥部里林彪多次向6纵下达命令,电台一点回音也没有。问手下作战参谋,竟没有人知道黄永胜具体到了哪里。

几十万人的混战战场,战况瞬息万变。整整一个纵队几万人却消失了,林彪沉不住气了,得空就催问刘亚楼,“有6纵电报没?”

没有。

林彪发了火,“这个黄永胜,简直乱弹琴,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要让廖耀湘跑了,非严办他不可。”

两天后,黄永胜电报终于来了,交代部队方位之外,顺便解释了静默电台的原因,“我6纵强行军两夜一天,兼程240余里,战士累到吐血,没时间吃饭,没时间架设电台。向敌连续突击,已抢占姚家窝棚、厉家窝棚、姜家屯一线。堵住了廖耀湘兵团主力,正与反扑之敌展开殊死战斗。”

你看,21年前在井冈山,小班长黄永胜遇到靖卫团偷袭马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风,率领全班十几名战士向敌人发起了冲锋。面对突发状况不等不靠不推不躲,替领导省了心,挽救了革命。

21年后在东北,司令员黄永胜遇到了相同的问题,“敌情有变怎么办?”他依然选择了不等不靠不推不躲的选择,带领全军几万人迎了上去,打一场恶仗,险仗。

后来6纵在付出伤亡战士3183人,干部311人的极大伤亡后,终于全歼了廖耀湘兵团,活捉了廖耀湘本人。

二十几年来黄永胜还是那个黄永胜,尽管他官越来越大了,爱干的还是冲锋。

有人说在战场上,敢于冲锋的人反而会活到最后,不怕死的人反而不会死,也不知道真假。

入关之后,黄永胜作为新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军长,依然故我,他的部队打仗就是爱冲锋。曾经创下过攻城纪录,打天津的时候,三分钟就拿下了民权门。

接下来就乏善可陈了,黄永胜一路升官,一路前进。官至兵团司令,带着他的兵团一直前进到了广西中越边界才停住脚步。

可以说黄永胜最后的人生结局了。

实事求是说 ,他的人生结局虽不算完美,但也属于好人好报的结局,是一个大团圆故事结尾。

所谓“四大金刚之首”,官至总参谋长,政治局委员,说白了就是打冲锋打的好而已。人家让他冲他就冲,服从命听指挥而已,读书不多的他一生就是这样过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照片

至于说“不轨之心”绝对是没有的,跟错了人而已,吃了林彪的瓜落。晚年他评论林彪说过一句话“你跑什么跑呢?”对于林彪,黄永胜是怀有埋怨情绪的。

是的,在黄永胜将军的认知里,犯了错误立正站好挨骂就是了。你林彪、罗荣桓、聂荣臻那一个不都骂过我,批评过我,尽管我错误不断,不还是都过来了嘛!也并没有枪毙我。跑什么跑呢?一跑性质就变了,聪明一时糊涂一时。

可是政治就是政治,有人叛国跑了,按程序这人部下一定是要审查的,中外古今皆然。

在被审查的岁月里,黄永胜依然脾气不改,有事情了爱冲在最前面。这一点又为他人生最后结局意外增加了筹码。

当时他和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四个人一起被看押在北京卫戍区第三师师部,在那里生活了五年多。一开始,他们四位的伙食标准只有每天八毛钱,和普通人一样标准,也就是个吃饱,口味和营养全然没有,身边人也咋咋呼呼的。

世态炎凉,正是如此。

黄永胜是个爱吃懂吃的人,非常不忿。他还是敢于冲锋,直接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抱怨伙食不好,“我们毕竟为革命事业做过大贡献,吃点可口饭菜还是应该的吧?”

毛泽东看到信后,当即批复:黄、吴、邱、李应该吃好,有资格吃好,也有钱吃好。

毛主席还记得那个本来叫“黄叙钱”的井冈山小班长,这就定了调了。

再无人敢在生活待遇上克扣他们,身边人也尊重他们不敢咋咋呼呼了。

要葭明通说,人之老至,在那个暗流涌动的敏感时刻,被开除党籍,被撤销职务,斩断政治场上所有宿怨情仇。于只上了两年学,一辈子只会打仗冲锋的黄永胜来说,不失为一种政治“保护”。反正生活待遇啥的并不低。

老来得闲享清福,其实是一种好命来的。

再后来虽然被判刑十三年,但旋即被“保外就医”安置在青岛生活。青岛是有名的海港城市,最有助于老年人疗养。

在青岛,组织对他的生活起居是非常照顾的。有高额生活补贴100元,要知道那时候很多人一年也不见得有100元收入,大学毕业去工作每月也就挣个四五十元也可以养家了。另外还有独立的小院子免费住,每隔几个月还会安排体检。黄永胜在生活上完全衣食无忧,他喜食黄鳝和泥鳅,隔一段时间就会买一些打打牙祭,有钱嘛。

最重要的是子女在他身边,子女们都很孝顺,也都事业有成,各有各的好工作。

黄永胜临终之前希望穿军装走,火化后骨灰运回老家安葬。子女后代遵从了他的遗愿,组织也提供了方便,给他穿了一套55式军装送走了他。

办完丧事后,子女们把他的骨灰带回了老家湖北咸宁,葬在了131工程内。这个131工程正是他生前主持建设的,为了打核战准备的巨大地下工程。地下工程里有领袖办公室,也有他作为解放军总参谋长的办公居住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1地下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131工程离黄铁村也就6里地,现在成了旅游区。凡是去旅游的人都会遇见将军之墓,有心的人都会鞠上一躬,起码心里要默念一声,感叹一下。

被千万人惦念祝福,黄永胜将军这个人要算是有福的好命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永胜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