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守”艺人|绽放千年的东方花艺
本期手艺人
江苏城市频道《食色生香》联合汤沟酒业,共同推出《致敬“守”艺人》第二季系列节目。每一期我们都会拜访一位手艺人,深挖他们的“守”艺故事,感受劳动者的匠人精神。本期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花艺师樊历的故事。
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
有着悠久历史的汤沟国藏,承袭传统酿酒手艺。汤沟国藏联合《致敬“守”艺人》一起,通过寻访手艺人,呈现汤沟国藏“中国白酒守艺人”的品牌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历史悠久,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内容丰富,形式优美,在发展历程中,插花作为人们寄情花木,以花传情,借花明志,装点生活的重要载体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以群体传承的方式发展延续至今。
樊历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是学习服装设计的。2014年,樊历接触到了中国传统插花,已经有十年了。她认为在所有艺术门类中间,花艺应该是比较好起步的一种,因为鲜花它本身就很美,怎么插都还挺好看的。而真正的传统插花,要遵循植物的特性。因为中国古代的人,对鲜花有独到的一种的表达。
遵循时令
中式插花是很讲究季节性的,像夏季就是芍药盛开的时候,芍药在中国古代跟玫瑰一样是一种爱情花,在不同节气,不同时令,感受植物的变化,享受植物带给自己的快乐。
遵循意趣
插花,不仅是看花,更讲究雅韵,看似简单的配花,其实是将花材背后的文化寓意渗透其中,这就是传统插花所说的“重意趣”,和西式插花有着明显的差异。
牡丹——被视为“富贵之花”,象征尊贵地位、高贵品格和吉祥圆满。
荷花——象征着纯洁和坚贞的品质。
梅花——象征着勇于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
芍药——象征着爱情的美好。
石榴——象征着团团圆圆,多子多孙。
桂花——桂花的“桂"字和"贵"谐音,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菊花——象征着高洁、隐逸、悼念、追思。
在樊历看来,中国花语是属于中国人的古典浪漫,通过诗歌表达对花朵的喜爱
表现着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花语本来看似如此平淡无奇,但当一个人身处不同时空的异地他乡,突然看到那些仍旧坚韧不拔向上生长的,也会在心里永远为花保留一片纯净的领域。
樊历同期:西方人插花喜欢那种一眼望到的美,注重色彩,多是球形。所以很有视觉的冲击力,那么相对来讲中式插花注重于意境和趣味的表达,多是线条。所以中国古代的文人就会说,花赏半开时,曲径通幽,一步一景的感觉。
以上是中式插花
以上是西式插花
中国人插花向来都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艺术,从民间到士大夫阶层,都有插花的习惯,最早有文字记载,是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慢慢的延续到了宋朝的时候,把插花、点茶、焚香、挂画、作为生活四艺,所以花艺在宋朝是一个鼎盛时期,而且它会用到很完整的六大花器(上图片和文字:盘、碗、篮、瓶、缸、筒),最后在清朝的时候,特别流行园林,盆景在那个年代就特别的盛行,插花就慢慢被取代了。
花器,就是盛花的容器,是传统插花不可分割的部分,插花的造型、意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花器的选择。先确定花器,才能更加合理的修剪花材。
编导手记
从插花中感悟“断舍离”樊历告诉我,整个插花的过程中,她最享受的就是修花材,因为这是一个取舍的过程。
每朵花都很美,可是你只能选一朵适合的,这个过程感觉像是要把生活中的纷纷扰扰都抛下。究竟要裁剪掉哪些,留下哪些,你需要倾听你内心的声音,不能随意将就,在这一修一剪中,插花人的心灵也得到了某种整理。如果不懂得修剪取舍,枝枝朵朵皆留用,就谈不上什么花艺了。中式花道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教人如何取舍,喧哗焦虑的现代生活,我们多少会感到焦躁不安,却又说不上为什么,其实是因为自己在乎的太多,适当的取舍,对我们的生活更加有益,而化繁为简的中式花道练就的正是这种取舍,心中权衡拿捏,剪子下去的一刹那就决定了花枝未来的样子。所以,插花的过程不仅是人与草木的沟通,更是人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将一堆花材演变为一幅有灵魂的作品,正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历练。
中式插花很强调的,虽在盘中犹如在野, 一定要插出它在田野里生长的那种姿态。今天我们插的是六大花器中的盘花,盘求深广,中国插花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把很多好看的景,浓缩在了花器里面。虽然,早在2008年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就被录入国家级文化遗产名录,但十多年过去了,这门手艺也依旧置若罔闻。作为手艺人,樊历用自己的努力和热情感染着身边的人,她常常带着身边的朋友,一起设计属于自己的花束,她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走近中国传统插花。
“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拜访更多的手艺人,深度了解他们的“守”艺故事,锁定江苏城市频道,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