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开国少将李将军荣归故里,返回位于安徽金寨县的老家探亲,在李将军的记忆中,金寨县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处处生机盎然、鸟语花香,一派姹紫嫣红的景象。然而,等到他抵达金寨县之后,映入眼帘的却是连绵不绝的荒山和盐碱地,堪称赤地千里,令人触目惊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将军见状很是生气,于是便质问金寨县县委书记张大山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张大山面对怒气冲冲的李将军,一时被吓得六神无主,他连忙战战兢兢的解释道:金寨县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完全要归咎于“大跃进”。

众所周知,“大跃进”时期党中央曾号召全国人民“大炼钢铁”,争取在两年之内让钢铁产量翻十倍,彻底赶超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炼钢是个技术活,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指导,普通老百姓什么都没有,只能参照民间的“偏方”,用土窑和生铁尝试炼钢。

金寨县也不例外,当地老百姓在张大山的号召和带领下,利用农闲时间在县城外的空地上烧柴炼钢,结果因为温度不达标频频失败,忙活了一个多月一无所获。但张大山因为担心受到责罚,所以迟迟不敢将相关情报汇报给上级部门,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用错误的方法炼钢,最终导致金寨县的森林被砍伐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到实情之后,李将军也明白张大山是身不由己,因而并没有怪罪他,只是让他想办法植树造林,恢复金寨县原本的风貌,给当地老百姓一个交代。植树造林说起来容易,真正实行起来却阻力重重,尤其是当下“大跃进”还没结束,金寨县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还得继续炼钢。除此之外,当地的老百姓还要兼顾农业生产,根本没有时间去做环保工作、恢复森林。

而李将军在返回北京之后,还时常写信给张大山,询问植树造林的进度,张大山根本不敢说实话,只能哄骗李将军一切都好。一直到1960年,党中央终于纠正了“大跃进”的错误,下令停止炼钢,张大山得知此事后欢欣鼓舞,他马上下令拆除临时炼钢的土窑,同时下达行政命令,要求各乡镇、人民公社组织人手植树造林,尽可能在三年之内恢复金寨的生态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金寨下属的乡镇、公社财政状况本来就不好,炼钢已经掏空了它们的家底,它们现在是一穷二白,连买树苗的钱没有,何谈植树造林?但这并没有难倒张大山,他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将县里的储备物资运到外地贩卖,所得钱款全部用来购买树苗和农具。

1960年秋收过后,张大山亲自带头到荒山上植树,县里的老百姓见状纷纷加入其中,一时间,金寨县刮起了一股“环保风”,就连小孩子都学着大人的样子,在路边、田边种植灌木,增加绿化。安徽省委对金寨的所所作所为很是欣慰,省委宣传部甚至派遣专人到金寨视察,并将相关情况撰写成文章,发表在公办报纸上,号召全国人民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谁都没想到,就在1961年春天,金寨突然爆发了五十年一遇的旱情,全县整整三个月滴雨未下,刚刚种下去的树苗因为缺乏水源滋养,已经有了枯死的兆头。这可急坏了张大山,他连忙带着大家用扁担挑水浇树,最终靠着人力战胜了天灾,保住了数万亩树苗。随后,张大山又仿照东北的先进经验,成立了县管护林队,对林区进行严格的保护和监视,确保树苗茁壮成长。

功夫不负有心人,春旱过去之后,金寨迎来了难得的降水,树苗也随之迅速抽条、发芽,映出片片绿色,金寨的面貌也由此焕然一新。1963年,李将军再度回到金寨探亲,他在看到连绵的青山和成片的绿荫之后,不禁拊掌大笑,直夸张大山有魄力和执行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张大山的影响下,金寨养成了“绿色环保”的民本思想,往后县里每一次推行新政策,都会提前进行评估,如果对环境影响过大,就要立即叫停。进入80年代,金寨更是依托良好的农业、林业环境,开始种植板栗、油茶等经济作物,并很快形成规模效应,打响了品牌知名度,当地老百姓也借此迅速脱贫致富,过上了优渥的物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