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捐躯轻鸿毛,荡寇志不渝。”
在残酷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经历了无数血雨腥风,但从来没有一支部队像抗联这样条件艰苦。
他们坚持在中国最早沦陷、环境最恶劣的东北,他们在没有外援、没有帮助,甚至没有当地群众支援的条件下苦苦坚持。
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抗联前后作战超过四年,歼灭十余万日伪军,为抗日战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也因为条件太过艰苦,抗联并没有存活下来太多的将士,抗联建立后涌现的11位军长中大多都牺牲在了抗日的战场上。
只有周保中一人,是抗联唯一一位坚持到解放战争坚持到全国解放的军长,也是后来抗联唯一的代表。
作为抗联唯一的代表,按理来说无论如何周保中至少也是一个上将军衔,但令人奇怪的是周保中竟然没有获得任何授衔,这是为什么呢?
02
抗联的条件之恶劣毋庸置疑,他们面对的困难不仅是穷凶极恶的敌人,更是最恶劣的环境。
抗联队伍里发生的叛变事件,其中许多都不是因为日军而是因为实在无法忍受恶劣的自然条件而叛变。
而能够坚持下来的无疑都是真正的中国革命的希望,他们代表着中国人民最强烈的反抗意志和斗志。
很多人不知道,保卫了数十年东北的周保中其实并不是东北人,他是云南人,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学校。
周保中曾在滇军中服役,深受滇军爱国将军蔡锷的影响,明白只有彻底的革命才能拯救中国。
1924年大革命爆发,周保中参加了国民革命,并在北伐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后国共分裂,周保中受中共中央派遣,前往苏联莫斯科学习,直到九一八后返回东北负责抗联工作。
周保中的地位其实比抗联赵尚志、杨靖宇更高,他是我党委派的满洲省委委员、军委书记,专门领导满洲的抗日武装斗争。
从早期的国民救国军开始,周保中一直负责领导当地的抗日救国运动,和日军进行了多次交战
后来东北的诸多抗日武装联合起来组建为了抗日联军,周保中为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创建了绥宁抗日根据地。
1937年3月10月,抗联第四、五、七、八、十军统一改编为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周保中任总指挥、赵尚志为副总指挥。
从1937年底开始,东北的抗日形势开始严峻起来,日本关东军调集了三万余日伪军围剿抗联,众多抗联将士牺牲。
在之后的几年战斗中抗联的形势越发糟糕,杨靖宇、赵尚志等人相继牺牲,另一只主心骨祁致中却遭到苏联方面扣押。
为保存力量,东北抗联不得不做出退往苏联的决定。
03
1940年冬天,周保中率领第二路军退往苏联,建立了抗联残余部队在苏联的第一个营地。
两年后的1942年,李兆麟带领残余的第三路军也退到了苏联远东,建立了南野营地。
此时的东北抗日联军,两支部队总共也就只有了两三千人的兵力,部队实力大损。
经过共产国际同意,退入苏联的两支抗联武装力量统一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周保中任旅长。
此后第八十八旅一直在苏联休养生息,直到抗战胜利后抗联才重新和中共中央联系上。
恰好此时我党正急于抢占东北,于是抗联就跟随苏军一起进入了东北。
后来成为了东北民主联军的一部分,周保中也成为了东北民主联军的副司令之一。
1945年11月4日,毛泽东为党中央起草的《增兵东北之部署》电文中,曾经称赞周保中是“义勇军领袖”。
解放战争期间,周保中率领抗联部队进入东北后和关内进入东北的八路军合并,周保中成为民主联军四位副司令之一。
1946年曾由他亲自带队,完成了第一次解放长春的战斗,对东北及全国大局都有着有极大影响。
04
如果周保中继续留在军队中,一个上将几乎是可以看见的,毕竟是曾经抗联遗留下的唯一代表了。
但不幸的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周保中就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他被任命为云南省政府副主席主管云南老家工作了。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另一个原因还在于周保中和苏联关系太密切了。
周保中从苏联回国后还长期与苏联保持联系,有单独的电台和苏联联合,这一点触犯了我党的底线。
因此周保中虽然在东北民主联军时代还是副司令,但是到东北野战军时代就已经脱离了东北野战军序列了。
1955年已经离开军队多年的周保中虽然没有参与授衔,但是却参与了授勋,获得了三枚一级勋章。
这三枚一级勋章代表了他的资历和贡献,要知道不少上将都没有获得三枚一级勋章。
可见党中央并没有忘记他的功勋,在那个最艰苦卓绝的年代,周保中和无数抗联将士奋斗在最艰苦最寒冷的东北大地上。
周保中和抗联将士代表了中国人民最朴素最顽强的反抗意志和精神,虽然后来有各种情况和问题的发生,但是抗联将士的伟大无可否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