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国的发展与速度

孟维娜(Verena Menzel)

接触汉语

感受中国的“反向文化冲击”

20世纪初,著名的语言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说过:“语言的边界,就是我世界的边界。”我自己世界的边界从2005年开始发生巨大变化,那一年,我开始学习汉语。我知道这是一条非比寻常的道路,却未曾预料到,我会如此沉醉于汉语,这场语言之旅将我的生活彻底重塑,引领我走向未知的广阔天地。

为何我毅然选择踏上学习汉语的征途?究其根源,是那份独特而深邃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一方面,我渴望探究几千年前的象形文字如何承载21世纪的思想;另一方面,我好奇于汉语这一“没有语法”的语言,这一说法在习惯于德语严谨词形变化(包括形容词的细致变格、动词复杂的变位、时态的精妙区分及框架严谨的句子结构)的我听来,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由于没有词形变化,汉语被语言学归类为孤立语。这不禁让我心生疑问:像汉语这样极尽简约的语法如何准确地描绘出世界的复杂性,并让接收者能够读懂发送者的真实意图呢?这实在是让我感到困惑和好奇。而且,我不得不承认,某种程度上,学习汉语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异国情调总是吸引人,并且汉语还是一种并非人人都会的语言。我幻想,若能与这个拥有14亿人口、生机勃勃的大国建立联系,我的经历必将增色不少。于是,我踏上了学习汉语的冒险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维娜(Verena Menzel)

记得在中文课上,我初次邂逅“春联”一词,便陷入了困惑。字典里“春节的语言卷”这一解释,不仅未能解惑,反而让我误以为“春联”是某种与油炸春卷相关的食物。直至我借助网络,才在脑海里有了画面,真正理解了“春联”这个词。在中国,家家户户的门楣都贴着红色对联,那是新年祝词与书法艺术的完美融合,是中国的艺术独创,是我在欧洲从未见过的独特风景。

2006年6月底,已经学了将近一年汉语的我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第一次理解了“热闹”的概念。在德语中,我始终未能找到与之完美对应的词汇。和现代汉语的大数词汇一样,“热闹”由两个不同含义的字组成,即“炎热”的“热”和“喧闹”的“闹”。又热又闹?作为一个德国人,我没什么好的联想。我能想到最积极的一面就是爆米花,玉米粒在滚烫热油中绽放。除此之外,“热闹”在我听来是汗水、闷热、噪音和轰鸣的代名词。

2009年,我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更确切地说,是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省会昆明,我当时在那里旅行。大年初一凌晨五点,我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震醒,吓得我从床上一下子坐了起来。从那时起我知道了,在中国,大音量有时算是一种享受。

锣鼓喧天的舞狮、震天动地的京剧等传统民间艺术也是对这一习俗的延续。对于初观京剧的西方人士,那毫无准备的耳朵必将经受一番音量洗礼的震撼。但即使到了现在,这一热情仍然不减:哪里挤得汗流浃背、人声鼎沸,哪里就吸引的人前往。在中国,结伴成群与欢声笑语,正是休闲放松的最佳诠释。当代青年则偏爱在卡拉OK厅中,手握麦克风,尽情释放自我。中老年群体,尤其是女性朋友们,则将这份对热闹的向往带到了街头广场,广场舞成为她们展现活力与风采的独特方式。饮食方面,中国也是极尽可能又“热”又“闹”。一家餐馆若显得过于冷清安静,往往难以赢得中国人的青睐,他们更倾向于相信人气旺盛之处必有美味佳肴。嘈杂与喧闹,在这里非但不是困扰,反而是你正身处美食天堂的最佳证明。在中国,这恰恰意味着,你已在正确的时间,抵达了正确的地点。

初来中国时,我还不习惯这份热闹。大部分时间,我只喜欢去人没那么的地方。如今,将近20年过去了,常住北京的经历改变了这一切,甚至可以说彻底改变了我。我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是在回德国度假的时候。回国第一晚,当我在达姆施塔特,坐在父母家的阳台上,被熟悉的天竺葵环绕,却意外地被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安所困扰。我突然意识到,令我窒息的,正是这里的宁静——一种过于深沉、近乎死亡的寂静。没有了街道上的车流声,没有了远处传来的鸣笛声,没有周围随风飘来的模糊谈话声,也没有附近烧烤店传来的轻柔音乐声……我都快要窒息了,我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一间隔音室,迫切地寻找着出口。曾经让我心安的静谧,如今变得如此陌生,而“热”和“闹”这两个词却默默地在年后让我心向往之,让我在家乡德国产生了对中国的“思乡”之情。从前在我脑海里负面的两个单义词竟神奇地融合成了一个积极的整体,改变了我的认知,改变了我。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专业文献中所描述的“反向文化冲击”,同时也是外语学习者逐渐融入新语言环境,对新词汇含义理解不断演变的生动例证。

从“爱从胃开始”到

“民以食为天”

谈及中国,美食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无论是在中文课堂,还是在与我的中文语伴以及朋友们的无数次交谈中,我意识到,“吃”这个话题在汉语中无处不在,甚至许成语和俗语都和“吃”有关,而且都出现在你根本想不到的地方。诸如“吃醋”“吃苦”“吃惊”“吃香”等日常用语,无不巧妙地将“吃”的概念引申至情感、经历与境遇之中。这种隐喻的魔力还跨越了日常界限,延伸至商业语境,如“吃亏”“吃回扣”等。在跨文化交际领域,对于非母语者来说,饮食相关的语言陷阱往往防不胜防。比如,“吃豆腐”一词,其背后隐藏的“调戏某人”之意,若不明就里,便可能引发误解。而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吃”的话题更是焕发了新的生机,“吃播”这一新兴词汇应运而生,巧妙融合了“吃”与“直播”的概念。在中国各大视频平台上,无论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美食家,他们大快朵颐的直播片段总能吸引无数眼球,成为高点击率的代名词。相比之下,德语中缺乏一个直接对应的词汇来精准描绘这一现象,我们不得不借助略显生硬的“饮食直播”(Essens-Livestream)来尝试诠释其精髓。

大学时,我有幸结识了来自中国西北的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常苏,他成为我的中文语伴。正是他,第一次向我阐述了“民以食为天”的深刻含义,直译为“对人民而言,食物如同天一样重要”,这让我印象深刻。我则以德语中一句类似的谚语“爱从胃开始”(Liebe geht durch den Magen)作为回应,虽显风趣,但当时我心中确实觉得这两句话都略带夸张色彩。不可否认,我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然而,将食物提升到近乎神圣的地位,甚至将其与某种至高无上的存在相提并论,我总感觉这在一定程度上过于渲染,略显离谱。诚然,食物应当美味,满足味蕾的享受,但究其根本,它首先是生存之基,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因此,在德国生活的日子里,我并未过分纠结于一日三餐的选择。或许这源于我成长的文化背景——一个深受基督教影响的西方国家,其中贪吃被视为七宗罪之一,尽管我自己并不信教,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

中国人奉行的是另一种待人接物的方式,这是我和我的中文语伴相处后才知道的。出乎我意料的是,尽管相识未久,他们就热情地邀请我去家里或学生宿舍做客,共同下厨,将“吃”这一行为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我们的交往之中,悄然间加深了我们的友谊。至今难以忘怀的是,来自上海的小刘不仅与我携手完成了我的可乐鸡翅处女作(那滋味,简直令人回味无穷),还耐心地教我如何将芝麻馅巧妙地包裹进糯米粉团,再经手掌的温柔揉搓,化为一颗颗圆润的元宵,最终在沸水中绽放成美味。此外,与常苏及一众中德朋友共度的麻辣火锅之夜,至今仍是我心中温暖的记忆。而来自中国北方的云云夫妇,在学生公寓里为我准备的那道特色沙拉,粉丝、香菜与豆腐皮的巧妙搭配,尤其是那一粒不慎入口的麻椒,所带来的麻辣感久久萦绕舌尖,成为我对中国美食探索中一段难忘的小插曲。

在中国,吃饭是社会交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集体参与的事件,也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体现。这种文化特质,从中国人餐桌上独特的餐具使用习惯中便可见一斑。与我的祖国——一个深受个人主义文化影响的国家不同,在中国,食物通常不会盛放在各自的盘子里,而是放置在餐桌中间,盛在公用盘子里。虽然每个人都有专属的筷子与碗碟,但吃的都是餐桌中间的菜,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享用桌上所有的菜,而且这些菜通常都是大家一起点的。

首次到访中国我就意识到,在这片土地上,“吃”这件事不只停留在嘴上,也扎根在心里。关于“吃”的话题无处不在,且往往伴随着浓厚的仪式感和无尽的乐趣。无论身处何方,一个不变的真理始终伴随着我:在这片美食的海洋中,总有新的惊喜等待着我去发掘。中国美食的博大精深,仿佛预示着这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之旅,让人不禁感慨,即便是用上一生的时间,恐怕也难以将其全部领略。

在某种程度上,中餐也让我领悟到一种更深层次的人生智慧:活在当下,因为当下每一刻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旦流逝,便无法复刻。这种感悟,在中式餐饮的区域性特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中国美食偏爱就地取材,擅长将各地的独特食材制作成令人垂涎的美味。这些食材往往带着浓厚的地方烙印,离开那片土地便难以寻觅其踪迹。我曾在阳朔短暂停留,那是一个风景如画的旅游城市,位于漓江之畔,离桂林不远。我在那里邂逅了一位面色红润、笑容可掬的街头小贩,从她那儿买了一块糯米糕,绿色的馅料被巧妙地放置在一片芦苇叶上。我至今仍记得那香喷喷的味道,那香甜与软糯交织的美妙滋味着实令人回味无穷。然而,自那次阳朔之行后,我再未有机会品尝到如此地道的糯米糕。

好好吃饭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这一点广为人知,还被收录进西方跨文化商务礼仪指南。书中明确指出,在中国文化中,餐桌往往是交流思想、讨论重要事务的重要场所。因此,书中特别给出了一个恰当且必要的建议:当中国客人造访德国时,若未能为他们预留出充裕的用餐时间,特别是在午餐与晚餐时段,这将被视为一种失礼之举。

因此,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我不得不说,来到中国,我才全面深刻地理解了德国人说的“爱从胃开始”。“食”非小事,它承载着文化的温度,连接着心灵的深处,爱,确实始于胃,融于心。

感受中国的发展与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市区景象

在汉语习得的过程中,我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的概念,它们是我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钥匙。以“发展”一词为例,往昔在我的认知里,它似乎总被一层抽象的面纱所笼罩,与冰冷的新闻词汇、繁复的经济数据如影随形——国内生产总值的攀升、失业率的起伏、股市的波动、企业战略的布局,这一切似乎就是发展的全部。然而,当我踏上中国的土地,亲身体验这片土地上日新月异的变化时,我才恍然大悟,发展的真正意蕴远超乎这些数字与报表之外。

为了深刻把握发展的精髓,我们首先需要明晰一个与之息息相关且较为直观的概念——速度。

举个例子:德国超市的运作模式与购物体验似乎总是保持着那份熟悉的稳定。与此同时,我的中国同龄人们正经历着一场轰轰烈烈的购物变革,那些曾经遍布街角、物资相对匮乏的小店,仿佛一夜之间完成了华丽的转身,进化为数字化、全球化的大型超市。如今,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购物天堂。无论是日常生活所需,还是特色小众商品,只需轻轻一点手机应用,便能轻松下单,享受送货上门的便捷服务。在这里,全球好物触手可及,只需指尖轻舞,世界尽在掌握。这一切巨变,仅仅在几十年间悄然上演,犹如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旅行,让人不禁感慨于时代的飞速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发展触手可及,令人振奋不已。

从2011年开始,我长期生活在中国,也搭上了中国发展的快车,与之同频共振,感受着现实生活中发展带来的变化。在北京的这些年,我目睹了北京发生的巨大变化:摩天大楼从荒地上拔地而起;地铁线路越建越,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地下交通网;市中心的穷街陋巷,比如三里屯商圈的北部,过去充斥着各色麻辣烫小店和影碟店,如今也变成风景如画的购物长廊;离德国大使馆只有几步之遥的亮马河现今已成长为一处炙手可热的休闲胜地,不仅拥有梦幻般的景观和波光粼粼的河水,还有丰富的娱乐休闲活动,比如桨板出租、游船观光,也不乏走在时尚尖端的咖啡馆、餐馆和俱乐部等。这些变化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在我眼前,对我这个德国人来说,仿佛观看了一场延时播放。

可以说:在中国发展的快车上,十年真像过了几十年。如今,当我回家乡德国待几个星期的时间,从中国发展的快车上下来,再次踏上德国的土地时,我整个人就像刚离开嘉年华的飞车一样,必须重新集中注意力,重新确定自己的方向,我必须重新适应德国的发展速度。与中国的发展速度相比,德国的时间似乎停滞不前,许事物仍维持原样,甚至一丝一毫都未改变。自我在中国扎根以来,“发展”二字已远远超越了抽象概念的范畴,它化作了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无处不在的生动体验。在这里,每一天都是对“发展”最直接的见证与感受。

古老智慧焕发生机

外语学习者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在于那些蕴含深意的谚语。以“摸着石头过河”为例,初闻此语,我倍感困惑。这句谚语形象地描绘了在未知旅途中,通过谨慎前行,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地探索,根据遇到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策略,最终顺利抵达彼岸(即目标所在)的过程。对我而言,这种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极易理解。毕竟,我在小时候也曾赤足涉过溪流的河床,通过事先试探溪石的稳固与承重,轻巧地从一块石头跃到另一块,这段经历让我对“摸着石头过河”有了深刻的共鸣。然而,作为德国人,我深知这种随遇而安的智慧并非普遍适用。尤其在事关紧要的情况下,提前制定一个详尽而完善的渡河计划不是更好吗?或者,更好的解决办法难道不是规划建造一座桥梁吗?这样就不需要每次都从一块石头到另一块石头摸索着走了。了解德国的人都知道,德国人是出了名的爱做计划。德国人倾向于通过周密的计划与详尽的安排,力求提前锁定所有变量与未知因素,将未来事态的发展限定在可预测的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压缩不确定性空间。相反,中国人在此方面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更倾向于采取一种“先行动,后应变”的策略,灵活应对事态发展,避免将资源过度倾注于尚未发生或可能性不大的情境上。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缺乏规划意识或在时间的长河中盲目漂流。从宏观层面看,中国政府以长远眼光制定了详尽的发展蓝图,如标志性的“五年规划”,体现了国家对未来的深思熟虑。而在微观执行层面,中国则偏爱“试错”哲学,鼓励在细节上不断探索、试验与调整,以实践检验真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全国性项目一般会先在选定的地区进行小范围试验,以试验区的形式开展。行之有效的就在全国推广,不行的就否决。

作为一个把计划刻在灵魂深处的德国人,我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行事风格确实有其独到之处!我在街头轻松扫码、支付小额费用即可使用的共享单车,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追溯至2010年左右,中国的各大都市首次迎来了租赁自行车的风潮,那时还需前往特定窗口办理租赁卡,并受限于固定的还车站点,这一模式显然借鉴了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汹涌而至,创新不断涌现,家企业开始通过手机应用直接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并在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率先试点。这一创新模式迅速席卷城市主要区域,几乎一夜之间,明黄与鲜橙的单车身影遍布街头巷尾,用户可以随取随用,还车亦是随心所欲,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短途出行。共享单车不仅解决了城市“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更引领了一种全新的出行风尚,其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了工具本身。中国的共享单车服务商成了全球范围内的领头羊,随后这股风潮也吹向了日本、美国及欧洲各国,包括德国在内。共享单车兼具运动性和灵活性,如今已成为我在北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出行方式。它和高铁、移动支付和网购并称“新四大发明”,这一美誉既是对中国创新实力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辉煌传承的致敬。

为何中国在“互联网+出行”领域能够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而非传统交通强国德国或科技先锋美国?我深信,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在迅速演进的互联网浪潮中,对共享单车这一创新理念的推广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共享单车,这一允许在城市任意角落轻松租用与停放的全新出行模式,前无古人,其可行性在初期充满了未知与疑问。不仅中国人心中存疑,全球范围内亦无先例可循。然而,北京市政府选择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一决策背后,不仅蕴含着对缓解城市主干道交通拥堵的深思远虑,也体现了鼓励民众通过日常骑行促进健康生活的良好愿景。他们没有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去研究出一个尽善尽美的方案,而是选择了迅速行动,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们秉持着“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的务实态度,展现了惊人的执行力与创新能力。

实际上,在共享单车初入市场之际,它们确实给城市面貌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杂乱。一方面,地铁站、公交站及热门旅游景点迅速被大量自行车占据,导致部分用户不得不将车辆随意堆放在路边。另一方面,非高峰时段或非热门区域却面临车辆稀缺的困境。更有甚者,乱停乱放的自行车阻塞了道路,而损坏的车辆则让满怀期待的用户失望而归。面对这些挑战,政府与供应商迅速行动起来,不断探索解决方案,并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租赁企业已建立起高效的调度机制,员工每日穿梭于城市之间,将过剩车辆重新分配至需求旺盛的地区,确保用户随时有车可用。同时,自行车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减少了因故障而无法使用的“僵尸车”数量。此外,为了规范停车秩序,市政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合理规划了众还车点,这些点位分布广泛且便利,既满足了用户灵活借还的需求,又有效遏制了乱停乱放的现象。基于此,中国在21世纪再次成为自行车大国。

在我看来,共享单车的蓬勃发展是城市创新领域的一个成功案例,它有力地反驳了外界对中国“山寨大王”的刻板印象,相反,中国已蜕变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为21世纪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更重要的是,共享单车的成功还深刻体现了中国千年传承的哲学智慧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与适用性。

距离我第一次上中文课,第一次吃元宵,第一次把“熊猫”念成“胸毛”,已经过去快20年了。在这20年里,不仅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促使我反观自身,对德国文化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从而实现了自我认知的升华。今天,我生活的重心仍然是中国,更精确地讲,是首都北京。我担任翻译和编辑。年来,我还与一位中国朋友一起经营一个网站和一家在线语言学校,向其他德语国家的人介绍汉语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及其当代的勃勃生机,希冀展示汉语的魅力并以此拓宽他们的视野,引领他们跨越认知的边界,正如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百年前所倡导的那样。当然,我也是来到中国后,才真正深刻理解了维特根斯坦所言。同样地,这份深刻的理解也适用于我对世间万物的领悟与探索。

来源:《百年潮》2024年11期

文:孟维娜(Verena Menzel)(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德籍外国专家)

译:钱 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四级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