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9年后,随着国军在各大战场的溃败,大部分底层将士或被抓壮丁,或跟随老蒋一起转进台湾。
据不完全统计,一起跟随老蒋入台以及在周边列岛、浙东的国军就有60万之多,而这些人在走的时候很多都是一个人背井离乡,岛内的环境对他们来说孤独而又陌生,作为外来户,他们没有依靠,仅仅是靠着口音在异乡找寻老乡,然后“篱笆做房”被安置在一个又一个的“眷村”。
外面人看不上,里面人心态复杂的【眷村】就是他们的最终归宿。
那么本期,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这个神秘而又厚重的“眷村”,感受一下60万国军的结局。
在台的国军老兵
台湾眷村的前世今生
1949年后,入台的大量士兵以及他们的军属在入台之后,一度无占安置,在一些国军将领的建议之下,老蒋决定成立“军眷管理处”安置军民,并于各地大量兴建眷村。
到了1956年,随着战事稳定,岛内也搞了一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为全岛一共有987万余人,其中外省人口为121万人,这么庞大的人口亟需安置,因此在热衷活动的蒋夫人号召之下,全岛工商界人士纷纷开始捐款,为那些军人和军眷们出资修建眷村。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57年眷村的规模已经达到了763个,眷户96082家,最高峰的时候达到了879家,其中以桃园最多为80处。
50年代的眷村
刚开始眷村也是很简陋的,基本上都是竹篱笆和瓦片搭成的简易房屋,而台湾又是台风经常光顾的地方,因此每逢暴风季,多数眷村的屋顶都会被掀翻,全家都是在雨中度过,当然因为老蒋的忽悠说要反攻,因此很多人也仅仅是修修补补,将其当成一个暂时的栖身之地,并没有过多得的打理。
当年就有一位岛内大V曾回忆自己的那段篱笆历史
“凳子是胡乱用几块木板钉起来的,十分粗糙,经常挂坏串门邻居的衣服。别人看不下去,父亲总说的一句话是:没事,很快就回去了,弄它干什么。哪怕别人家已经用上了眷煤气罐了,家还在用煤油炉,”
禚淑云是在台湾出生的山东人第二代,她记忆中童年的家就是很简陋
“下雨天漏水,地上都是潮湿的黄泥土,墙壁是用报纸糊的,后来小孩子念书,就改糊白报纸,这样光线比较好。”
在眷村里面的军眷们
而且初期的眷村不仅简陋,同时为了防止外省人与本地人争利,老蒋还规定了眷村的规格。
根据白崇禧儿子白先勇(住过眷村)在自己的作品《台北人》记载:
他们将军眷根据家庭人口数量进行了三等分类,每一户分别占地面积为29㎡,22㎡以及16㎡。这个面积别说在以前,就算在现在也是很小的,当然这个也侧面反映了眷村开始形成时的艰苦岁月。
得到改善拥有厨房的二代眷村
这个情况也是随着1956年的新眷村运动才得以缓解。
除了上面说的蒋夫人号召的募捐之外,还有老蒋的很多老部下也看不下去,白崇禧等人为首,也建议“国防部”划拨经费开办的“华夏贷款”,用以帮助军眷们对房屋进行改造,对于而且部分军眷为主的眷村,国军还派了工程兵协助建造。
经过改建后的眷村在居住条件上发生了很大改变:
第一点,就是房屋的结构已经从之前的篱笆和茅草的主体结构,变成了现代的砖木结构,房顶还铺设了主梁和屋瓦,而且房屋从跟以前的一居室,变成了功能齐全的三室两厅,除了了客厅之外,还有单独的厨房和浴室,多数眷村也通上了电。
第二点,则是在公共配套上,眷村的配套设施也开始完善,比如体育乒乓球和篮球场、小诊所和幼稚园性质的托儿所,村里面也成立了村公所,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这一时期,眷村的居民才算真正将这里当成了“家”。
国军官兵们在修建他们的眷村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的眷村,实际上仅仅是安置军人家属的。
所以很多时候眷村的建立,都是围绕在军事基地旁边.
比如在靠近海岸和滩头的地方,就隶属于“要塞司令部”、“警备总部”;机场附近的眷村,可能就是飞行员和地勤维修人员的村子,军港则则是海军家属们的眷村
湖口装甲兵基地附近的装甲新村;前空军防炮部司令部附近的台北县“三重一村”、“三重二村”。
根据台湾学者的统计在800多个眷村中,就有大约500多个是被列入军管范围内的。
而到了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以及同为外省人的军眷和其他流民,他们在此成家、认亲,也让眷村逐渐成为了一个“省外人的杂烩”,并非仅仅是60万国军以及他们的亲属。
国军空军修建额三重一村
眷村里的无尽乡愁
眷村里的生活,对于这些入台的60多万国军老兵来说,就是一个小生态,强如白崇禧、顾祝同这些国军高级军官们来说,他们也会经常到访老部下的眷村在闲聊中慰藉思乡之情。
对眷村这些老兵的安置,国军这边倒也算积极。
1954年抗美援朝结束后一年,国军的国防部下属机关才成立专门帮助赴台老兵的“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委员会”,这个机构说白了就是对老兵进行技能培训和就医、就养等方面的安顿,目的就是让这些老兵在脱下军装之后再次融入社会。
退役之后的国军老兵生活
具体的操作细节就是
“在退役之前进行6个月的专毕业技能培训,辅助安置这些老兵就业,同时成立军属机关单位,比如兵工厂、合资企业和农林渔单位吸纳这些退役军人……”
除了帮助就业,还有就是成立老兵赡养所,为这些荣民(脱下军装的赴台退役老兵)提供就养和医疗。
总的来说,国军高层在安置这60万国军老兵方面还算可以,虽然眷村里面的生活环境确实一般。
国军老兵一家
当然,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萦绕在这60万国军老兵心中的始终是那淡淡的乡愁。
对于很多老兵们而言,他们在台湾只有邻居、老乡,唯独没有亲戚,而这些来自大江南北的邻居也汇聚成眷村特有的生态,在这里他们相互扶持,在天南海北的家乡话和调侃中,才能抚慰他们向往海那边悸动的心。
在这里,依然保留了很多他们从那边带过来的习俗和生活习惯。
都说美食是人最深的乡愁,江西的“辣椒”、浙江人的漕白鱼、山东人的大馒头和饺子、广东人的白粥,简直就是我们这边的缩影。
保留眷村人习俗的台湾眷村餐馆
这些军人们在眷村里面繁衍,逐渐从最开始的随遇而安,慢慢发展到了接受现实,好好经营,但骨子里的乡愁还是没法改变,反而在岁月的洗礼中慢慢衍变成为一种“习俗”,因为一直思念家乡,很多赴台的国军老兵(当时是十几岁)一直都没有在台湾成家,直到现在还保持单身,这种乡愁让人萧索却又无奈。
2012年一部台湾话剧横空出世,不仅在岛内场场爆满,赚足眼泪,哪怕是来到海这边上映,文化略显差异的我们居然也能看得懂,甚至还引起了两岸人的共鸣,这个话剧就是反映老一代眷村人生活的:《宝岛一村》。
《宝岛一村》舞台剧
话剧中形形色色从省到台的老兵,在一声声叹息中寄托乡愁,却又在古稀之年,再次踏上那块魂牵的土地。
正如话剧最后阶段,眷村的后人回到北京寻亲时有一句台词:
北平的马路很陌生很陌生,我却觉得很熟悉……很熟悉。
时至今日,很多老兵也在政策开放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回到家乡探亲,同时在千禧年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阅历越多的人都走出了眷村,但眷村的文化和眷村的一二代们依然却保留了他们的文化以及60万国军的乡愁之情。现在的眷村要么已经成为高楼大厦和新的楼盘(比如台北101大厦就是在著名的“四四南”眷村上选址),要么如台北和桃源的眷村一样成为旅游景点。
位于101大楼旁边的四四南村
总之,眷村也成为包藏着一个老兵群体,在历史变迁之中的特殊记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