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周利华

曲折的长街,幽深的小巷,石板路,雕花窗……我站在时光的彼岸,穿过记忆之门,怀想老街的前尘往事、未来新生……

——题记

一个洒满冬日阳光的午后,从地铁10号线新平站出来,走几步便踱进了太平老街。老街很长,一眼望不到头,剃头铺、缝纫铺、酒馆、茶馆、豆花饭三三两两点缀其中。透过随风摆动的店招,阳光在褪色的木门板上留下斑驳的影子。老街上来往的行人不多,大抵和我一样,是趁着暖阳来拍照、散心的。坐在屋檐下晒太阳的都是本地老人,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闲话,脚下,他们的猫儿狗儿眯着眼睛打着盹儿。时光在这里似乎放慢了脚步,仿佛一条溪流,缓缓流过四季,注入生命的年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平老街在最辉煌的时候被誉为“新津首场”。清宣统年间的《新津县乡土志》提到:“太平乡在县治之西南,由省城进三藏大道出县城西门交界牌均太平乡地。”明清时,太平场设铺,经铁溪铺西去,可到邛州,再经雅州而进入藏区,故旧时太平场有“西藏冲衢”之称,老街背后还有一条深河直通南河。得水陆交通之利,彼时的太平场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在晚清时成为四川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其中尤以棉花与棉纱交易最盛,每年可达二万余包,交易额达一百余万两纹银,河边码头船只来往昼夜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津的棉花大多来自湖北。老街中部的黄州会馆,在太平场诸多会馆中名气最大,因供奉夏禹王,又被叫作“禹主宫”。这个由湖北黄州棉花商人兴建的同乡会馆,建于清咸丰七年(1858年),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会馆壮丽宏伟、气势不凡,设计布局考究,砖石雕刻精美。它既为会馆,又是花、纱集散的主要场地,同时也是黄州籍乡民拜神、聚会、议事的场所。时代的变迁,让黄州会馆的命运几度改变:先后做过驻军营房、银行仓库,后又成为太平粮站。虽历经多次地震,其整体建筑仍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太平场繁荣兴盛的历史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纱贸易之外,粮食、菜油、烟叶以及川西地区的土特产也是太平场常年储运与转销的商品。在商业带动下,钱庄、旅社、餐饮、五金、杂货等各类店铺相继而起,当时的老街从头到尾各类商铺几无间隙,不可胜数。坐商之外,每逢赶场天,行商与货郎更是不计其数,整条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流逝,岁月无声。和许多老场镇一样,太平场老街渐渐衰落沉寂下来,昔日的繁华随风而逝。在感慨今昔变化的同时,人们不免想到,太平老街的未来将走向何方,她能否重焕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阵舒缓的音乐伴着氤氲的茶香、清朗的笑声打破了我的思绪,几家充满文艺风的小店从老旧民居中跳脱出来,书屋、茶舍、火锅店小巧别致而又时尚,那风中飘扬的旗幡、窗台上摆放的玩具猫、茶几上的古籍书……小店的出现让冷清落寞的老街变得温暖鲜活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年8月以来,一群充满创业激情的年轻人相继走进这条老街。在他们眼中,上百年历史的太平场老街镌刻着几代人的生活记忆:有开了三代人的“黄春卷”、经营了40年的卤肉店,有80后90后的儿时回忆,更有百年黄州馆和“新津首场”烙印……这些不仅是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浓得化不开的乡愁。他们想让老街的历史文化活起来,打造可进入、可参与、可感受的场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很快,自助书屋、古风茶舍、手工小店接续出现,抖音、快手、小红书频繁推送。于是,远远近近的客人坐着地铁来打卡,喝茶聊天、晒太阳,撸撸小猫,读读闲书,练会儿书法……偷得浮生半日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管”书屋坐落在老街的入口处,一只大白猫在门口慵懒地摇着尾巴,似在迎接客人,头顶黑板上写着书屋主人李豪的一段话:“在这里,城市生活不是用来赶的!慢下来,遇得到久违的心动,感受得到淳朴和匠心……”这个书屋与别处不同,主人常常不在,看书、喝茶、喝咖啡,游客自选。李豪说,都市里的朋友在工作之余,有空过来坐坐,可以让漂泊的灵魂有个休憩之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徐是长吉大茶铺的主理人之一,喜欢《平凡的世界》的他说,当初选择太平老街纯属偶然,只因在老街上多看了黄州会馆一眼,就改变了去丽江创业的想法,当即决定盘下对面的大茶铺。“这里以前就是个大茶铺,更早前是植家花园。”大茶铺重新开张数月后,小徐就能把从大叔大婶、爷爷婆婆们那里听来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茶客们听了:当初建大茶铺用的砖就是建黄州会馆剩下来的,一百多年过去了,这房子还结实得很。当年植家主人留过洋,后来当了地方官,植家花园可谓盛极一时,可惜后代不争气,孙子抽大烟上瘾,把花园也抵押出去了。解放后,这里公私合营开起大茶铺,生意那个好哩,连邓双、方兴的乡民都要来这儿喝茶。茶铺最热闹的时候是听评书,讲书人就站在圆独板凳上讲,里三层外三层被围得水泄不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小徐和同伴们的精心打理下,如今的长吉茶铺修旧如旧,灰白墙壁上依然留有煤炉熏烤的印迹,瓦房的灰黑木梁则显示着岁月悠长,只有院子里随意摆放的几把吉他,常常响起悠扬的歌声,透露出时代走过的脚步和年轻人的浪漫与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出长吉大茶铺,回望院子里那几棵百年前种下的香樟树,依然生机盎然。主人摆放在窗台上的几盆报春花,已悄然吐露出几片新芽,孕育着春天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照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