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当下的楼市刚需真的不要再乱买房了。
房子作为大宗商品,普通人要想买房基本都要掏空家里的6个钱包,然后自己还要背上30年的房贷。
每个月必须要固定还月供,如果后期收入降低甚至消失,很大概率会导致断供,让自己的生活受到极大打击。
最近一个中介朋友就给我说了一个类似的悲剧:
他的一个客户在2018年的时候花了40万左右买了一套总价150万的房子,月供五千左右。
当时他那个客户的收入还算客观,一个月还完月供还能余下三四千用作生活开销。可是这两年他们公司因为效益不好也开始裁员,他是去年年底被裁员的。
收入直接从一万左右变成了0,再加上他的孩子在今年刚出生,生活花销一下增加了很多。
他现在跑外卖、跑滴滴也完全支撑不住当下每个月近万元的开销,最终就在半个月前实在撑不住断供了。
最终房子被银行拍卖80多万,除去诉讼费、剩余贷款、税费等等各种花销,最终落到他手里60元。
他的客户对此哭笑不得,高兴的是自己没有成为老赖,孩子的未来不受影响了;悲伤的是150万的房子最后80多万就卖了。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还有3个坏消息值得关注,它们犹如楼市的晴雨表,深刻影响着购房决策。
其一,居民存款急剧攀升。
社会通缩并非资金匮乏,而是资金未能有效参与流通。今年伊始,居民存款增量便高达十几万亿,这一惊人数字背后,反映出民众对资金的谨慎态度。
大量资金转为存款形式,犹如沉睡的财富,难以产生流动性效益。与此同时,许多人选择提前偿还房贷,将资金从可能的投资或消费领域抽离,归还给银行。
这一行为表明在民众眼中,当下资金的投资回报率难以超越银行利率,创业与消费风险过高,不如提前偿债降低风险,这无疑透露出对未来经济预期的担忧与信心缺失。
其二,银行住房贷款持续萎缩
Wind数据显示,2023年,42家上市银行住房按揭规模首度萎缩,当年同比前一年减少了5467亿元,其中,六大行更是合计减少超万亿。
今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住房按揭余额相比年初又减少了3191亿元,其中,六大行合计减少3119亿元。
其三,二手房抛售潮汹涌来袭
在许多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已陷入停滞困境。众多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急剧增加,部分城市挂牌量已超10万套,甚至20万套,远超新增人口数量。
这背后,既有炒房客与囤房者因对房价走势失去信心而急于套现离场,也反映出市场资金紧张,部分业主需通过卖房来缓解经济压力。大量房源涌入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景气。
综上所述,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楼市环境中,购房者务必深思熟虑。若购房目的为自住,需综合考量价格合理性与个人现金流状况,确保购房行为不会对自身经济状况造成过大压力。
若意在投资盈利,则需全面权衡风险与收益,清醒认识到当下房地产市场已告别往昔的单边上涨行情。
若无专业投资眼光与技能,极有可能面临房产贬值风险,需谨慎评估自身是否有能力承受可能的经济损失。
毕竟,房地产投资已不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而是需要在复杂经济形势下审慎抉择的重大决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