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面军的第一场师级歼灭战——双桥镇大捷,是役全歼蒋军第34师,并活捉师长岳维峻。那么这个岳维骏和第34师究竟是什么来头,此战之后,该师又有没有恢复实力继续与我军作对呢?小编这回就来谈谈这其中的故事。
陕西靖国军时期的岳维骏(左三)
岳维峻,字西峰,1883年出生于陕西蒲城一户武人世家,爷爷岳殿元是清朝咸丰皇帝时期的武举人,父亲岳振兴是光绪皇帝时期的武解元、武进士,还当过光绪皇帝殿前卫士,后调任山西灵丘路营都司。岳维峻从小就长得身材高大,16岁时当了武庠生,此时正值清朝对外战争连连失利,引得民间颇为不满,岳维峻也觉得搞什么武举事业没多大意义,所以也就不再继续考下去,而是整天和江湖上那些所谓的游侠鬼混在一起。
1905年,革命志士井勿幕从日本留学回来,开始在老家蒲城筹建反清地下革命组织同盟会陕西分会,岳维峻受其影响,也加入了这个组织,并热心地帮助四处招募同志,结果又结识了刘守中、胡景翼、续桐溪等人,连他的弟弟岳维岐也被拉了进去。岳家兄弟随后追随井勿幕参加了辛亥革命西安起义,并在老家蒲城拉起一支队伍,除了参与攻打西安满城外,还曾远征山西支援当地革命军,在运城一战中击败了清军的反攻。
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当了大总统,部分被收编的民军不满其统治,于1913年发起讨袁战争,结果被各个击破。袁世凯随后开始清算各地民军,1914年5月,陕西督军陆建章奉命派出管金聚的第15混成旅驻军蒲城,专门对付岳维峻的游侠武装。岳维峻只好逃到北京,找到在北洋军将领冯国璋手下当团长的老乡魏炳鸿,打算来个中心开花直接在北京干掉袁世凯,好不容易混上团长的魏炳鸿当然不愿意干这种蠢事,岳维峻只好又跑回陕西。
为了躲避追捕,岳维峻只好与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胡景翼一起混入陈树藩的第4混成旅教导营军官连学习,毕业后被分配该旅游击营2连当连长。1916年6月,陕西革命志士曹世英、郭坚举兵反抗陆建章,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带着一个团去镇压,同情革命志士的胡景翼毅然带着游击营去支援义军,正当双方相持不下时,岳维峻也带着人马赶来支援,终于将陆承武打垮并将其活捉。听说活捉了陆建章的儿子,陈树藩大喜过望,也加入了反陆联军。
陆建章、陈树藩
陆建章眼看自己大势已去,儿子又成了人质,只好同意撤出陕西。陈树藩掌握陕西军政大权后,却又与曹世英、郭坚、胡景翼等人发生矛盾,后者们干脆组成反陈联军,自称陕西靖国军。岳维峻被任命为靖国军第四路军三支队司令,在战场上总是亲临一线指挥,并几次以少胜多打退陈军的围剿。直到陈树藩得到各路北洋军的支援后,靖国军才逐渐支持不下去,连岳维峻的弟弟也战死沙场,他本人只好带着少数人马后退到渭北一带休整。
1920年直皖战争后,陈树藩倒台被驱逐至陕南,陕西军政大权由北洋直系将领闫相文、冯玉祥等人接管。各路陕西靖国军被改编为北洋陕西陆军暂编第1师,由胡景翼、岳维峻分别担任正副师长。1922年,冯玉祥率军到河南与奉系军阀作战,胡景翼、岳维峻奉命率军支援,其中岳维峻亲自带兵手持大刀冲向敌阵,血战五昼夜硬是打垮了用机枪大炮装备起来的奉军。此战后冯玉祥越发欣赏岳维峻,同意后者选派一百名军官到他的部队来受训。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正式打出北方国民军的招牌,其中胡景翼、岳维峻的部队被改编为国民军第二军,由岳维峻担任二军前敌总指挥兼第2师师长,国民二军随后南下进军河南,岳维峻宣布兼任河南剿匪总司令。在河南战场,岳维峻指挥国民二军与刘镇华的镇嵩军展开大战,并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将其赶出河南。一连串的胜利,使得岳维峻得意地自比为抗金名将岳飞的后裔,并专门派人赴汤阴县岳庙祭奠。
1925年4月10日,胡景翼病逝,岳维峻接任国民二军军长,摆在他面前的局势是,冯玉祥的第一军在北京一带正遭受奉军的攻击,有些招架不住了,而他们的老对手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盟友的援助下,又在武汉东山再起。岳维峻拒绝了老战友续桐溪要他先打吴佩孚的提议,而是决定仍按与冯玉祥之前的约定,派兵北上援助冯玉祥,娜想到冯玉祥很快就被奉军击败,并全军西撤,这样国民二军就处于被吴、奉南北夹击的危险中。
岳维骏老战友续桐溪(右)
为了避免被南北夹击,岳维峻决定率国民二军全军退回陕西,结果在撤退途中,部队所乘坐的列车在山谷中遭到镇嵩军的伏击,全军六七万人被迫投降,突围出来的少数部队又在河南红枪会的袭击下全军覆灭。岳维峻本人带着少数随从逃到黄河边的风陵渡,结果被晋军逮捕,并被送往山西太原秘密关押了一阵子。在这样的打击下,续桐溪也郁郁而终,并在临终前喃喃自语道:“这次失败,都怪岳西峰过于自信……”
1926年秋,冯玉祥在得到苏联援助后,率西北国民联军出潼关东征讨伐吴佩孚,半路上,经过他与阎锡山的一番交涉,终于把岳维峻保释出来。冯玉祥先后任命岳维峻为联军南路军总司令、第二集团军第五方面军总司令,命他召集昔日陕西靖国军的旧部一起东征,岳维峻很快召集到两万旧部,并与国民联军一起在河南与广东北伐军胜利会师。然而,正当第五方面军在前方积极作战之时,被冯玉祥留在陕西的大将宋哲元却计划消灭靖国军各留守部队。
岳维峻部将李云龙从陕西偷偷跑到河南前线,劝他看在陕西老战友们的份上,干掉冯玉祥,投降蒋介石,岳维峻本着维护北伐统一局面的考虑,没答应李云龙的请求。但随着第五方面军的势力逐渐扩大,冯玉祥也开始防范起岳维峻,1928年,他“推荐”岳维峻去南京当军事参议院院长,条件自然是放弃军队,岳维峻当然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甚至冯玉祥请他去开会也不去。
新桂系集团头目李宗仁得知冯玉祥和岳维峻闹矛盾的消息后,派焦易堂为代表去找岳维峻,表示可以收编他的军队,岳维峻也没有答应。于是冯玉祥和李宗仁干脆联合起来向第五方面军发起进攻,岳维峻只好带着6万残兵败将越过京汉铁路,一直撤退到安徽阜阳,并接受了蒋介石的收编。蒋介石虽说暂时接纳了岳维峻,当然也不会花钱养活这么多没战斗力的部队,他的要求是:六万人必须裁员到一万人,岳维峻本人必须辞职。
何成浚
岳维峻这时已没有了选择的余地,只好同意离开军队,跑到上海去过退休生活。到1929年秋,蒋介石亲信何成浚就任武汉行营主任,可他本人并无什么嫡系军队,为了培养自身势力,他只好拉拢一些杂牌军将领和失意军人,其中包括岳维峻的昔日部将李云龙,奉命召集国民二军旧部在湖北编组一个师。李云龙又把老领导岳维峻推荐给何成浚,后者于是任命岳维峻为豫西警备司令,命他召集旧部组建地方警备部队。
1930年12月,李云龙的新编第3师被裁撤,其所属各旅除第2旅外,其余部队与岳维峻的豫西警备部队合编为陆军第34师,下辖二旅六团,由岳维峻担任师长。1931年3月,鄂豫皖红四军派出一个团袭击了平汉铁路上的李家寨车站,何成浚闻讯,命岳维峻指挥第34师由孝感出发,沿平汉铁路东侧向北推进,打算配合友军包围红四军,结果反遭红四军集中优势兵力包围于大悟县双桥镇。
1931年3月9日,红军发起总攻,仅用半天就攻入双桥镇的第34师总部,将第34师所属的三个团、一个炮兵营和一个特务连全歼,俘虏官兵5000余人,缴获枪支2000余支,炮14门,岳维峻本人因为长得太胖不方便爬山,也在逃跑路上被红军活捉。岳维峻被俘后,害怕丢性命,其家人动用各种关系找到上海地下党组织,请求将其释放,虽说上海方面同意将其释放,但鄂豫皖苏区领导人张国焘考虑再三,还是没有答应,并最终将其处决,终年49岁。
话说当初岳维峻出兵时,只带了第34师的三个团,所以事后蒋介石以该师没参加双桥镇战役的三个团及两个补充团为基础重建第34师,并由从双桥镇战场逃回的第102旅旅长何振藩代理师长。何振藩,1890年出生于陕西长安,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一期毕业生,毕业后曾在山西军阀阎锡山手下做事,曾任第三集团军暂编第8旅旅长,后投靠岳维峻,并应邀担任第34师112旅旅长兼师参谋长。
陕西政府迎接岳维骏遗体
何振藩回到部队后,惊讶地发现第103旅旅长王俊杰也跑了回来,此人是个在阜阳裁军时曾被留下来担任新编第1师2旅5团团长,后因不满新任师长曹万顺的指挥,带着第4、5团哗变并投奔了李云龙。第34师成立时,他自然也顺理成章升任旅长。心直口快的何振藩指责王俊杰在战场上首先跑路,才导致岳师长被俘,王俊杰对此当然无法忍受,竟然于1931年7月将何振藩杀害。俗话说纸包不住火,一个月后,王俊杰就因为事情败露而被蒋介石下令处决。
一番内斗之后,新任第103旅旅长张万信成了第34师师长,第102旅则由姜宏模任旅长。张万信,1879年出生于陕西富平,曾在陕军田维勤部任旅长、师长,1927年5月被冯玉祥击败后,投奔北洋奉系军阀张宗昌的直鲁联军,任第二十六军军长,1928年直鲁联军覆灭后,又投奔国民二军。何成浚让张万信带着部队休整半年后,于1932年1月进驻湖北沔阳,从东线威胁和进攻洪湖苏区。
1932年秋,红三军主力撤出洪湖苏区后,第34师103旅奉命留守原洪湖苏区各县,第102旅则在第十军军长徐源泉指挥下,向西追击红军。经过一年多的交战,红军被迫再度放弃湘鄂边苏区,向南撤退,徐源泉乃留第102旅留在原地处理善后事宜。然而徐源泉显然高兴得太早,1934年底,红三军与红六军团会师后,又打回湘鄂边苏区,并一连歼灭徐源泉三个师,张万信知道第34师战斗力不行,也就不敢再积极向红军进攻。
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踏上长征之路进入湖南后,第34师由于属于湖北军队,就没有再继续追击,而是被调出去重新整理。张万信、姜宏模由于是靖国军出身,而被清理出部队,调去军事参议院挂了个闲职。全国解放后,二人均作为爱国元老从事参政议政工作,最后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病逝。只有时年45岁的副师长张遒葳(字警伯,陕西户县人)因为曾是黄埔军校教官的缘故,才被暂时留下来,但也是干了一年后又被撸掉职务。
1936年张万信将军修建的纪念碑
全面抗战爆发后,我们的老熟人公秉藩居然当上了第34师师长。公秉藩,1902年出生于陕西扶风,曾在国民二军服役,后投靠蒋介石,被任命为由国民二军李纪才部改编而来的第28师师长。在江西苏区第二次反围剿中,第28师在富田战斗中被红军全歼,公秉藩虽然侥幸生还,但也不好意思干下去了,只好跑到大特务康泽的别动队那里当了个总队长。全面抗战爆发后,经康泽推举,蒋介石于是把第34师这支与公秉藩有历史关系的队伍交给他。
1938年,第34师开赴前线参加了武汉会战和鄂北会战,战后留在湖北枣阳整补。这时,康泽发来一份电报,说为了把西康军阀刘文辉的一个师骗出来抗日,以决定将这两个师合编为新编第十二军,调到黄河边防守。1940年11月,第一战区司令官卫立煌又将第34师调到中条山敌后根据地,接替第十四军的防务。听说要到敌后去,拨给该师的2000名新兵没多久就跑光了,卫立煌听说后,把公秉藩骂了一顿:“你是行伍出身,还不如军校毕业的学生会带兵”。
1941年5月7日下午,侵华日军调集优势兵力,在恶劣天气的掩护下对中条山根据地发起全面突袭,日军在突破滇军第三军的阵地后,很快打到第34师在唐王山的阵地上。公秉藩指挥部队抵抗一阵后,又在上级的命令下不得不放弃阵地去与第三军会合,几个军长、师长在一座庙里开会后决定各自分散突围,其中公秉藩一路在突围途中遭遇一股日军,公秉藩不幸被俘,随行的副师长王自强、参谋长唐汝昌和政治部主任欧阳瑛却成功逃脱。
至此,第34师的十年历史终于划上了句号,该师残余官兵突围后被分别补入滇系第7、12师,相比蒋军其他各师,该师应该算是比较短命的。公秉藩被俘后,一度出任伪军湖北保安司令部参谋长,全面抗战胜利后被有关部门逮捕,并坐牢一直坐到1961年才出狱。重获自由后,公秉藩写了很多回忆国民二军、第28、34师和别动队的历史资料,最后于1982年病逝,终年80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