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1日,国民党中央研究院正式公布了中国第一届81名院士的名单,真可谓大师如云,星光闪烁。其中最长者是83岁的吴稚晖,最年轻的是37岁的陈省身,到2009年10月29日为止,最后一名107岁的院士贝时璋辞世。如今,这批在战火硝烟中产生的院士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下面小编逐个为您盘点这81位大师。
数理组——姜立夫
姜立夫(1890年7月4日-1978年2月3日),原名蒋佐,浙江平阳人,中国数学家。他的主要研究范畴为圆素几何与矩阵理论。学生有江泽涵、陈省身、吴大猷、杨振宁、刘晋年、孙本旺和申又枨等。
姜立夫1890年7月4日生于浙江省平阳县宜山区凤江乡麟头村(今属苍南县)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早年在祖父所设的家馆读书,祖父去世后,入平阳县学堂和杭州府中学堂(杭州中学前身)学习。1910年6月考取游美学务处备取生,次年9月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学习数学,1915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转入哈佛大学作研究生。
学成回国后,姜立夫就是始终不懈地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事业的中心环节。1920年,他创办了南开大学数学系,这是中国第二个数学系。建系之初的4年中,只有他一位教师,他一面处理各种行政事务,一面每学期同时开几门课程,其中包括高等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射影几何、复变函数论、高等代数、n维空间几何、微分几何、非欧几何等,此外还要承担理学院的公共数学课(初等和高等微积分),这是名副其实的“一人系”。
1923年,中国科学社组织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姜立夫任主席.1926年秋,他到厦门大学讲学一年.1931年,提出算学名词审定草案,1934年到德国,先后在汉堡大学和格丁根大学进修二年。1936年任中国数学会创办的《中国数学杂志》编委.1938年,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姜立夫为委员)编的《算学名词汇编》出版。抗日战争期间,南开大学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姜立夫到昆明执教,家属留上海.当时西南的科学空气相当浓厚,数学家们感到有组织学会的必要,而原设在上海的中国数学会战时又与西南各省无法联络.姜立夫在昆明领导建立了新中国数学会,任会长,并筹建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1945年,在《科学记录》上发表论文“圆素和球素几何的矩阵理论”。1949年2月初,姜立夫赴台北,家属同行。7月借口向国民党政府汇报工作,只身返广州,随后佯称病急,接家属到广州。
姜立夫于1949年8月应聘到广州的一所教会学校--岭南大学创办数学系,任系主任。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并入筹建中的中山大学,姜立夫担任了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和数学系筹备小组成员;1959年起任中山大学第一、二届校务委员会委员;1963年起兼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其间,姜立夫一直担任数学系几何教学的负责人,并从事圆素和球素几何的研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校内教学体系瓦解,姜立夫的身体亦每况愈下,所幸他看到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姜立夫一生淡泊名利,廉洁自守。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筹备之初,他毅然退回了丰厚的筹备处主任薪金,并建议“主任与秘书均定为不支薪之名誉职,其余事务员等一切从简,所省经费全为购书之用。1950年,他还向中国科学院移交了中央研究院数学所的一笔鲜为人知的外汇余款。
由于长期从事中国数学教育与研究事业的开创和领导工作,姜立夫长期搁置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早在1926年在厦门大学执教时,他曾说过:“前此数年,我把全部精力用来教书、教学生,此后我也要继续研究,教自己了。”但是,在以后漫长的半个世纪中,他始终是教人先于“教己”。在中山大学时,他年事已高,但晚上为学生补课却风雨无阻。1955年冬在一次讲课中他因心肌梗塞而晕倒,从此学校不再安排他课堂教学,但他很快就在家里挂起黑板,组织讨论班,与中青年教师、研究生和进修教师一起,边读书边研究,还从事数学图书的翻译,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8年2月3日,姜立夫因心力衰竭逝世于广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