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如何过好“紧日子”或许将成为今后医院运营管理的主旋律。
据某医学院某附属医院官网报道,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11月26日上午,该医院召开过紧日子工作推进会。
图源:某附属医院官网
会上院长指出,面对当前医疗行业的严峻形势和医院自身的发展需求,落实“过紧日子”理念对于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强调,全院各部门必须将此作为长期战略目标和重要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针对下一步的工作推进,院长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视,固本培元,牢固树立成本管控理念。要求全院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通过精简优化人事政策、强化耗材管理、盘活闲置资产等措施,不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二是要健全机制,强化保障,严控成本费用支出。各部门要紧紧围绕“过紧日子"目标,依托医保DRG数据,深入分析病组成本,形成医院最优临床路径,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三是要抢抓机遇,主动对接,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鼓励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把开源节流当成心头事、分内事、要紧事,通过坚持目标引领,减少医院第三方,强化审计监督等措施,不断挖掘医院发展潜力,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
实际上,近两年来,从卫健委到各地医院都在号召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
多地、多家医院要求过“紧日子”
今年9月,四川某三甲医院召开进一步厉行节约习惯过紧日子工作推进,会议强调,坚持无预算不支出,强化人员增长刚性约束,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降低运行成本,严格规范费用支出,加强资产配置使用管理,严控采购成本。
此外,1月底浙江某县四部门联合发布《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调控以量力而行为预期的收入分配关系。全面贯彻过紧日子要求,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合理引导医院和医务人员对薪酬制度改革的预期。
据湖南某三甲医院官方公众号去年12月2日消息,原院长在2024年预算报告会上强调,要继续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成本管理,梳理人员结构,精简人力成本,节能减耗。
此外,湖南某卫健委在2024年度市属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工作会上要求,各医院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按时保质完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更早前的2021年3月,国家卫健委财务司在公布当年的部门预算时曾多次提到,要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经济管理年”活动时,也曾公开呼吁公立医院要有“过紧日子”的意识。
“宇宙最大医院”院长
自称“不盈利”
医院每时每刻都挤满了人,由此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医院并不缺钱。其实有很多公立医院都过着紧日子。即便是年收入超过200亿的“宇宙最大医院”院长也坦言医院并不盈利。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亏损率均稳定在45%左右。另据相关数据,自2009年至2021年,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从31%增长到45%。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2020年,全国753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为负,占比43.5%。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率为-0.6%,医疗收支结余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同年,约四成二级公立医院出现亏损。
许多医院为了追求规模的扩大,通过建新院、盖新楼、购买大型医疗设备扩张引流,但医院内部成本控制能力、运营能力又比较弱,所以导致长期债务和运营资金之间出现失衡。
在国内公立医院规模扩张之后,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大型三甲医院持续虹吸,让中小型医院特别是二级医院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
与此同时,随着DRG/DIP支付制度改革推进,医疗服务与药品分开支付,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也会加速医院现金流紧张状况。
破解医生薪酬改革?
公立医院如何破题
如何过好“紧日子”话题引发众多医护人员热议,大多数医务人员对当前的薪酬改革并不乐观。大家担心的点无非是这些要求给了医院明确的降薪预期,医院会先拿医生“开刀”……
根据《2023年中国医院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我国仍有超过一半的医生实际收入下降,下降的部分包括调低绩效、津贴比例、乃至部分加班费。在这“紧日子”的号召下,医生们成了降薪的“先锋队”。
近期,医院降薪甚至欠薪的新闻隔段时间就会冒出来,一线城市也不例外。此外,有的医院不仅欠薪,甚至拖欠着药品、耗材供应商的货款,更严重的则是破产。
公立医院是公益二类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很小,普遍在其总收入的10%以下,部分甚至低于5%。据业内人士观点,因此,医生们薪资大多还是由医院的营收决定。
尽管目前多地卫健委推出相关政策,各地医院也纷纷积极探索合理薪酬制度。但由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滞后,及多地医院营收不利,医生薪酬改革难以起步。
据业内人士观点,目前能破解医生薪酬改革的途径,一方面要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另一方面要拓宽经费渠道,只有在保证医院收入的情况下,医生薪酬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目前多地公立医院也正在通过各种途径来积极提升效率,比如开创新科室、专病诊疗中心,或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扩大全病程患者管理能力,来增加收入。有的医院通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加强“运营管理”、规范“成本核算”、强化“内部控制”,来提升运营和管理效率的医院,增强行业竞争力。
《中国医疗保险》曾指出拓宽经费的4种渠道。
一向改革要
通过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在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后,及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提高诊疗、中医、护理、手术等医疗服务收入在医疗收入中的比例。以及成功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耗材使用监管等改革后,确保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合理确定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的比重。
二是政府要给,即落实政府投入政策
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落实投入责任”时指出:按规定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和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尽管政策中并没有对在职人员工资予以保障,但如果这六项政府投入责任都到位了,公立医院生存与发展的负担就会大大减轻。也就会有更多业务收入可用于薪酬待遇提高。
三是政策要帮
《指导意见》要求,对因规范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而减少医保基金支出的医院,当年度医保总额预算额度不做调减。而且,之前关于国家集采省下来的钱也应该留给医院一部分。
四是医院要省
《指导意见》一方面要求医院应完善内部考核办法,根据考核结果分配医保结余留用资金,主要用于相关人员绩效,使其发挥作用。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医院当前遭遇到“过紧日子”焦虑,但是当前的挑战并不比其他行业更大。甚至,这可能还是一个要积极去抓住的医院内部管理变革的关键窗口期。
来 源 / 华医网综合整理自中国医院院长、医学论坛网、医学界基层医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