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四十载风华正茂,奋斗者岁月如歌。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偏僻江滩起步,迎应时代大潮,不懈风雨兼程,现已成长为全市经济发展主战场、招商引资主力军、科技创新主引擎、改革开放主阵地,在233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中走在前列。
知微方能见著,细节更显其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采访团队走进南通开发区,深入车间厂房,探访科研载体,对话干部群众,采撷鲜活故事。透过一个个“切片”,解码南通开发区何以“能达”。系列报道在交汇点新闻客户端首页“细节里的40年——聚焦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专栏推出,敬请关注!
交汇点讯 “筑巢引凤促发展,政策落地办实事”。今年7月,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将一面锦旗送到南通开发区人才科技局,对他们服务企业人才徐拥军入选2024市“江海英才”表示感谢。
“十四五”期间,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天科技海缆重点攻关海上风电关键技术。在南通开发区相关部门帮助下,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运维技术总监徐拥军牵头成立“徐拥军技能大师工作室”,主要从事海缆的关键性能试验及海缆抢修运维技术创新,助力关键产品研发定型和运维技术的现场实施。
徐拥军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南通人,在他眼中,南通开发区不仅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同时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这大大加速了团队成员的成长。“2020年,我们成功完成三峡如东400kV柔直输点项目。当时疫情来势汹汹,南通开发区从电力供给到物流保障,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徐拥军感慨。
在南通开发区支持下,“徐拥军技能大师工作室”配置了约1000平方米工作场地,引入50余台套设备,集聚30余名技术骨干开展科技攻坚,已突破实验室内海缆性能检测及维修技术在海上环境应用等难题,参与科技项目20余项,获得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不只这间工作室,中天海缆的快速成长也与南通开发区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上世纪90年代,我们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一间小小的车间。”徐拥军回忆,2004年,在南通开发区的帮助下,公司新建了厂房和码头,投入海底电缆的生产和研发。如今,中天海缆关键技术突破全海深海域,在深海光电传输领域创造了20余项全国第一,已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
让人才与城市共同成长、相互成就,近年来,南通开发区聚焦人才引育,以政策为先导,做好“海内外高端人才引进”与“本土人才培育”两手抓。与此同时,通过举办集项目路演、产学研对接、高层次人才对接于一体的“能达杯”系列招才引智活动,搭建起政府、企业与知名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以综合性产业社区为载体,加速高校一流人才、科技资源向南通开发区转移、转化,聚力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
南通开发区人才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之以恒锚定人才引育赛道,进一步做好政策扶持和配套服务,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构建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实现人才与南通开发区的“双向奔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晓雨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