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已有千年历史,已然是一幅历史的画卷,静静地铺展在时间的长河中。京杭大运河横穿古镇而过,从明清时期,这里就是运河漕运的重要枢纽,逐渐发展为北方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集散地,并因此衍生出众多历史文化与民间艺术。
如今,天津段运河虽基本不再通航,但沿线城镇和乡村留存了大量水利、漕运、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俗、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古镇的年画、剪纸、风筝制作技艺在运河文化的滋养下,保留着深厚的底蕴与生命力,激励着新一代人继续守护与创新。
作为市级非遗项目,杨柳青剪纸传承六代至今,已成为古镇的一张文化名片。第五代传承人郝桂芬剪纸五十多年,在她手中,花鸟虫鱼、神话传说、人物故事等通过与传统纹样的排列组合,构成一幅幅剪纸作品,细致入微,极具表现力。
▲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础。郝桂芬根据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即“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形体要突出,形成朴实、大方的美感,物象姿态要夸张,动作要大,姿势要优美。创作时做到心中有图,朴实无华,不落俗套。
郝桂芬的店铺位于杨柳青古镇如意大街上,来往游客被装饰有剪纸元素的独特门脸吸引,纷纷进去一探究竟。跨过店门,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进入一个被传统文化浸润的天地。四周墙壁、柜台上下,挂满、铺满了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从细腻繁复的窗花到寓意深远的福字图、寿字图;从红纸为底、象征喜庆与祥和的节庆类剪纸,到双色、多色叠加,立体而不失雅致的装饰性剪纸,或悬挂于墙,或嵌入相框、排列在桌面,每一处都传递着剪纸技艺的精妙以及主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郝桂芬每天回答客人最多的问题,“这些都是您自己剪的吗?”进店的人被一幅幅作品吸引,驻足观赏,没有人意识到郝桂芬其实是一名残疾人。因为脊柱侧弯严重落下残疾,加上一直体弱多病,小时候的郝桂芬不能像别的小孩一样出去玩,于是就在家里跟着奶奶学剪纸。那时候农村家庭的女性多少都会操使剪刀,逢年过节剪个窗花是心灵手巧的体现。郝桂芬剪的“花样子”在同龄人中尤为精致,加上喜欢钻研创新,她的窗花总能成为镇上最受欢迎的“模版”。
每逢春节到来,生活在运河边的杨柳青人,都喜欢把五颜六色的剪纸贴上门窗,以示庆祝,无论大街上的商铺,还是小巷居民,墙上挂着杨柳青年画,窗户上张贴着杨柳青剪纸成为当地特色。
杨柳青剪纸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最主要的特点是依托杨柳青年画完成创作:在造型方面,写实而又生动形象,外部轮廓线条流畅干练,内部刻画仔细;在题材方面,涉及种类广泛,以吉祥娃娃和仕女形象的作品最为经典,并常常使用配有吉祥寓意的事物与娃娃共同构成画面,如牡丹、如意、鱼、扇和寿桃等。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发生变化,杨柳青剪纸衍生出多样形式。运河沿线的互通与交融,使其受到南方剪纸技艺的影响,在技艺上达到南北融合。“北方剪纸用剪刀,有些细节不好处理。南方剪纸用刻刀,作品比较细腻。我们把剪和刻结合起来,创作的杨柳青剪纸更加细腻、玲珑剔透。”郝桂芬说。
郝桂芬创作的大型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就采用剪、刻结合的方式完成。1986年,郝桂芬第一次尝试完成《清明上河图》局部,起因是丈夫从南方旅游回来,带回了一本折叠小画册,她看后有了灵感,随即尝试创作。经过不断摸索和创新,郝桂芬的《清明上河图》剪纸作品已经成为8米长的无缝画卷,采用黄色为底、黑色叠加的套色形式增加立体感。因为作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多次被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
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郝桂芬不断创新,将油画、照片、画报上的多种图样刻成剪纸。在杨柳青古镇,这些作品受到游客的喜爱,成为争相购买的纪念品,郝桂芬也得以通过各种渠道展示自己的作品,扩大销路。在郝桂芬手中,传统的剪纸技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走进现代生活。
“天津不仅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永路说,“近些年,天津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工作,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天津拥有国家级非遗49项、市级非遗357项。这些非遗项目涵盖了民间美术、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曲艺、传统医药等多个领域。
▲王氏手绘盘丝传统服饰制作技艺是运用手绘和刺绣中的钉线绣针法,在面料裁片规定位置做艺术加工,提升服饰质感。该技艺最突出的特色是“手绘盘丝”,即在服装或者饰品的规定位置,手绘图案,然后用钉线绣的针法,给手绘图案做轮廓的勾勒,以增加立体感。
2022年,“王氏手绘盘丝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入选天津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该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郁从霞希望它被更多人了解、喜爱。郁从霞自幼因小儿麻痹后遗症致残,却在妈妈的言传身教下,习得一手做衣服的好本领。从画画学起,绣花、编织、剪纸、缝制,还有绝活“手绘盘丝”,郁从霞一个不落地掌握。她尤其记得妈妈说的话,“你把这些手艺都学会了,我就不担心你将来吃不上饭”。
“王氏手绘盘丝传统服饰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京津冀地区,是由第一代传承人王韩氏创制,其女儿王福荣、外孙女刘金秀分别为第二、三代传承人,直至第四代传承人郁从霞。“我们是家族传承,我妈妈刘金秀继承家族技艺,并把技艺和资料完好地传承下来。”郁从霞介绍,该技艺是把手绘、盘丝、服装、服饰制作技艺等综合在一起的手工艺,其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手绘盘丝”。
“手绘”即在服装或饰品的规定位置上,以手工方式绘制出各种图案。布料上绘图作画不同于纸上创作,因为布料织法不同、密度不同,上面的颜色会随时润开,对绘画功底和材料的把控能力有一定要求。绘制一个满意的图案,熟练如郁从霞也要反复修改10遍以上。“盘丝”即运用刺绣中的钉线绣针法,沿着手绘图案的轮廓进行勾勒,以此增强图案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2014年,为了担当家族技艺传承的责任,郁从霞辞掉服装公司制版师的工作,成立了工作室,主要业务是传统服饰定制,同时不断尝试创新。拿北方人喜爱的布老虎来说,她在制作中融入天津元素,“眼睛设计成摩天轮的形状,鼻子变成天塔的形状,脖子按照海豚的样子做了改变,让它更具辨识度,人们看到这样的布老虎就会想到天津。”此外,郁从霞还设计制作书签、墨碟垫、挂件、项链等一系列布艺文创作品,将手绘盘丝、盘扣、刺绣等传统技法融入其中。
2018年,“王氏手绘盘丝传统服饰制作技艺”被中国残联批准,作为天津市唯一一个残疾人特殊文化艺术挖掘与推介项目,纳入市、区两级残联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郁从霞还在天津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中心担任服饰课老师,截至目前,培训残疾人近3000人次,让他们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具备了就业和创业能力。
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不局限于带给人们独特的审美体验,当它为手工艺人提供广阔舞台,让他们找到价值实现的机会,当它成为助力就业的重要力量,发展生产,创造财富,才能焕发时代光彩,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
来源:中国残疾人杂志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