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是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的首位产业,在柞水县瓦房口村木耳种植基地内,残疾人及其家属在务工,他们都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到柞水县点赞柞水“小木耳大产业”。(图片由商洛市残联提供)
陕西省共有129.6万持证残疾人,其中112万生活在农村,占比86.5%。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全局予以推进。陕西省残联从全省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全局和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推出了助残共富促“千万工程”方案。“党有号召、残联有行动,这是残联作为群团组织的政治属性所决定必须要做的工作,也是陕西省农村残疾人工作的顶层设计、创新之举、务实之策。”陕西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荣贤介绍道。
助残共富促“千万工程”工作由“12+N”系列助残项目组成。12个助残共富项目包括建设“千万工程”助残就业服务驿站、开展残疾人家庭经营阳光增收扶持、开展残疾人就业增收基地和机构扶持、持续开展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持续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提升残疾人托养和照护服务水平、持续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持续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持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持续为个体就业等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N”个涉残助力项目根据每年实际情况确定,2024年为12个,包括推行“数字经济+就业”“互联网产业链+就业”、开展残疾人临时救助、实施残疾人助学项目、开展残疾人文化和体育服务、组织开展残疾人专场招聘及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推介活动、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实施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精准服务行动、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先进事迹宣讲、对残联专职委员给予工作补贴和保险帮扶、提升残疾人法律服务水平、开展金融助残扶持、开展“同心·汇爱”助残行动。
在“带着残疾人奔赴美好生活高线”的共富路上,“12+N”系列项目为陕西农村残疾人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其中,农村残疾人的就业增收成为重中之重。“始终在工作推进中,要把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家庭增收以及残疾人共富作为终极目标。”11月13日,陕西省残联在商洛市洛南县召开全省实施助残共富促“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上,刘荣贤进一步阐释工作思路,“项目的实施要坚持‘一县区一特色一项目一品牌’,注重将残联工作在大局中定位,与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相融合,推动打造助残特色品牌。通过全省范围内助残增收基地的扶持建设,让陕西残疾人特别是农村残疾人及重度残疾人家庭实现就业增收。”
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浙江20多年的实施,已经证明“绿水青山”不仅有好颜值,还有“金山银山”的好价值,绿色成为乡村的鲜明发展底色。陕西省残联实施助残共富促“千万工程”过程中,依托县域绿色经济、美丽经济产业链,为农村残疾人谋增收,是一条清晰的工作线。
▲洛南草编是陕西省商洛市市级非遗项目,麦秸秆编制的摇篮深受海外市场欢迎,带动周边5000多农户从事草编,其中包括120多位残疾人。(图_林夕)
将农村残疾人增收嵌入县域文旅特色产业链是一条路。汉中市宁强县是2023年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在宁强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打造羌文化特色县城建设示范县的决定》、打造国家级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过程中,宁强羌绣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当地绣娘和残疾人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宁强县羌族绣娘文化有限公司自2015年成立至今,开展残疾绣娘培训600余人次,安置残疾妇女就业16人,辐射带动残疾妇女就业97人,年人均增收5000元到2万元不等。
将农村残疾人增收嵌入东西部协作打造的毛绒玩具新都产业链,也是一条路。安康市位于秦岭与巴山之间,曾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陕西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大批的山区村民因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而摆脱贫困,为让他们在县城留得下、稳得住,安康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发展打造安康新兴支柱产业的意见》,通过“苏陕协作” 常州帮扶安康工作组帮扶,抢抓江苏毛绒玩具产业转移机遇,如今的安康拥有800多家毛绒玩具类企业。在这场打造“中国毛绒玩具新都”的产业发展史中,安康移民搬迁的残疾人农户也在受益。安康市恒安玩具有限公司位于安康市跨县区避灾搬迁安置重点示范小区、恒口镇(如今称为恒口示范区)凤凰社区内,公司年产1000万件毛绒玩具,提供就业岗位900个,在企业务人员800人,其中在企残疾人24人,并辐射带动周边残疾妇女24人,年人均增收2万余元。
将农村残疾人增收嵌入陕西省打造的千亿级、百亿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链,更是一条绿色希望之路。2022年,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3年印发《关于推进陕西省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建设的行动方案(2023-2027)》,2024年印发《陕西省中医药强省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在陕西省政府办公厅2024年的统计公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中写到,陕西重点优化调整8条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不断做大做强 “土特产”文章,聚力打造苹果、蔬菜、茶叶、畜禽肉类、中药材5个千亿级产业链,乳制品、食用菌2个500亿级产业链,猕猴桃300亿级产业链,形成“省级抓千亿级、市级抓百亿级、县级抓十亿级”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在商洛市洛南县召开的陕西全省助残共富促“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上,各地市残联推出的扶持残疾人就业增收基地和机构的典型案例中,苹果、猕猴桃、中药材、茶叶等产业成为残疾人就业增收基地的优选,从而形成“一县区一助残品牌”。
陕西农村残疾人在这些省级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上就业增收,获得了更专业、更前沿的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指导,因搭上省级重点产业链的快车,农产品销售渠道更畅通,增收更有保障,其发展与省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平等、融合、共享”落实在农村残疾人种植的每个果、每种药材、每片茶叶增收带来的变化中。
来源:中国残疾人杂志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