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中国从日本进口了大量化肥,生产队在使用完这些化肥后,发现装化肥的袋子是用质量上乘的白色尼龙布料制成,虽然上面印有“日本”、“尿素”等字样,但队长决定以每条袋子一定的价格出售给社员。社员们可以将这些袋子买回家,然后染成黑色或蓝色,用来制作裤子。
化肥袋做裤子?这听起来像有些“荒谬”的事情竟然是真实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也是改善人类经济水平,促进人类社发展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军工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也同样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一系列中下游产业链的发展,而在我国70年代,一个化肥袋也同样可以引起一整个行业的发展。
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我国经济才刚刚复苏,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就连人们身上的衣服都只是颜色单一,甚至布料也只是最简单的棉布,“衣食住行”作为我国国民的必需品,人们在“穿衣方面”做出过巨大的努力。
在解决过温饱之后,人们开始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但是对于棉花这种农作物,我国对它的种植经验不足,种植技术不够成熟,导致棉花产量降低,国民在穿衣这方面和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在人们印象中最深刻的,恐怕就是过年的时候,爸妈给自己做一身新衣服,这种激动不亚于“中彩票”,并且布的数量有限,每家每户还需要用布票换布,裁剪新衣,在农村地区通常一套衣服,几个兄弟姐妹轮流穿。
但是慢慢的,人们发现,从日本进口的化肥袋子竟然是上好的白色尼龙布料,要知道这可是做衣服最好的原料,城里人都这么穿,但是在农村就买不到了,如今有现成的,他们当然要好好利用。
一时间,农村的大街小巷都开始流行一种裤子,这种裤子的优点就是透气,耐磨损,通常都是用完化肥袋之后,在由队长进行回收,放到供销社去买,一些家庭买回去之后还要清洗,裁制,染色,一条完美的裤子才被生产出来。
这样一套繁琐的流程过后,人们才会有裤子穿,毕竟谁也不想穿着带有农药残留和“日本制造”字样的裤子上街,但是这种裤子也有一种弊端,那就是“日本制造”的字样很难将它全部清洗,洗国很多次之后,还是会出现这种字样。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人们又将眼光转向了化纤产业,他们发现,用石油所具备的聚酯类好分子化合物可以提取纤维抽丝,将这种化学纤维利用到穿衣方面,这大大满足了国民衣服面料的要求。
从农业到服装业,又到石油业,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在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正在增长,这将带动着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参考资料:从一条裤子到辉煌的中国石油工业
中国青年报2019-10-04 19:3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