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第一届金唱片奖获得主,更有着“中国夜莺”的赞誉。
然而,谁能想到,她本该是未来的“建筑专家”,却在一次演出中,被歌剧团相中,临时改行为歌唱家。
结果,即便是半路出家,她也成就了“终身艺术家”。
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她为何会如此优秀?
出生于1937年的朱逢博,按理来说应该能享受到中上等水平的家庭待遇,毕竟她的父亲是水利专家,母亲又是老师,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是书香门第了。
然而,很可惜的是那个年代国家尚未稳定,到处都是炮火肆虐,为了活命她陪父母四处躲藏,最终落在都江堰。
虽然说这个过程很是辛苦,可有父母相伴,朱逢博还算是比较幸福一些的吧。
后来,逃亡结束了,他们也留在了都江堰生活。多年来因为父母的原因,朱逢博对于建筑方面很是喜欢,甚至还扬言长大之后要成为一名建筑专家。
显然,她做到了!
高考结束后,她考进了上海同济大学的建筑系,成为了当时第一届六年制的学生。
大学期间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上游水平,按理说毕业后她一定会被重要单位招收走,结果因为这个专业在就读完四年半之后,就需要到工地上进行实操。
所以朱逢博就被派到了一个工地上,后来那边有一个演出活动,他们学校也要派学生进行演出,恰好这些演出的学生里就有朱逢博。
等到朱逢博唱歌的时候,一旁的上海歌剧团成员就在现场,听到朱逢博的嗓音之后,顿时就觉得这一定是个好苗子,所以找到了朱逢博的学校,希望争取到这个学生。
而后,朱逢博的老师将这件事告诉她之后,她只跟老师说了一句“哪里需要我去哪里”,所以她放弃了即将到手的毕业证,也放弃了未来的建筑事业,以特殊人才的身份加入了上海歌剧团。
但是她毕竟是新人,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歌唱,就算嗓音很好也需要系统的学习,所以歌剧团就推荐她去了上海音乐学院进修。
回来后,她先是去了上海舞蹈学院担任了9年的《白毛女》喜儿的主伴唱,后来又被调进中国艺术团,跟随国家重要领导人前往海外访问其他国家,就跟我们记忆中的军乐团一样,代表国家脸面外出演奏,可想而知朱逢博的地位究竟有多高,也难免会被人们称为:“中国夜莺”了。
多年来,她演唱了上千首音乐,其中尤为《美丽的心灵》最为突出,毕竟它还成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的音乐教材,甚至她这个人还成为了艺术家终身成就奖,也就说她的实力,终身承认。
就算是中国第一届实行的金唱片奖,也有她的一份,可见她的认可程度有多高。
然而,就算是这些荣誉加持,也很难让人忽视她在爱情上的“凄惨”程度。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家都说朱逢博晚年守着丈夫的骨灰生活,甚至还把丈夫的骨灰盒跟遗照放在自家卧室里,就好像丈夫还在一样。
只是究竟有没有放置谁也不清楚,或许也只是放了一下遗照也说不定,毕竟那是她的丈夫啊,不管是遗照还是骨灰,都是她最亲近的人,谈何害怕呢?
但也有人说:“这不是说变态吗?守着骨灰睡觉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可是,外人觉得可怕的事情,对于亲人来说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是啊,亲人怎么可能会伤害亲人呢!
她与丈夫相识相伴多年,从她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开始就认识了她的丈夫,如今也已经80多岁,中间差不多有50年的时间都是与丈夫生活在一起的。
当初,其实俩人并不是一见钟情,反而是厌恶、轻视。毕竟当时朱逢博的丈夫施鸿鄂,可是音乐学院的大才子,甚至还拿到了不少的荣誉奖项。
反观朱逢博,一个插班生进来,也没有什么成果,就连音乐都没学过,怎么可能会瞧得起呢?
奈何朱逢博是个不服输的人啊,她学不会可以,但是不会还不学那就不太行了,所以她刚进到上海音乐学院的时候拼了命的学习。
看着朱逢博的这股拼劲,就连施鸿鄂都被感动了,所以他经常会抽时间教导朱逢博,久而久之,俩人在相处中竟然产生了一丝丝情愫。
奈何,当时朱逢博所在的单位领导警告过她,要求她在30岁之前不准谈恋爱,所以她也就没表明心意,一直压在自己的心里。
直到1967年,一位同事充当好人,想要给施鸿鄂介绍对象,被朱逢博得知后气的不行,但她也怕,怕施鸿鄂真的同意了,她就再也没有了机会,所以她忽视掉了领导的那句警告,给施鸿鄂写了一封纸条,意思是让他晚上11点在排练室见面。
是的,那天晚上她告白了,并且施鸿鄂也同意了。
原来施鸿鄂也喜欢她,只是俩人谁都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就一直维持朋友关系待了这么多年,直到现在才走到一起。
1967年,早已成为情侣的俩人结婚了!
婚礼现场,没有豪华的布置,也没有大摆宴席,只是亲朋好友之间的简单聚会罢了。
婚后,很快俩人就生了一个儿子。
有家庭、有儿子、有事业,显然这俩人是成功的,尤其是朱逢博,丈夫是有感情的,事业上她是顶端音乐家,且丈夫在自己的领域也有不小的成就。
但是有一天,施鸿鄂生病了,去医院检查完之后,被医生告知是心脏出了问题,需要及时动手术。
只是那时候的俩人,家庭状况并不像现在一样,明星开个演唱会赚几百万,他们那时候根本没钱。再加上单位有限制,俩人也没法接私活,算来算去,家里全部积蓄也就几千元,根本做不了心脏搭桥手术。
不过也还好,找亲朋好友凑凑说不定就能攒齐,事实上 他们确实借到了,也给丈夫做了手术。
手术后,朱逢博一点点陪着丈夫恢复身体,做康复训练等,基本上自从丈夫生病以来她就没有关心过事业,一门心思的照顾丈夫。
直到2000年,她觉得自己拼了一辈子,也唱了一辈子,总要把精力多放在家里一下,并且也给新人一些机会,所以她就退居二线,专注于培养新人去了。
该说不说,在她的指导下,也确实有一些学生有了成就,站在了她曾经待过的位置上。
只是,她退居二线也才仅仅8年,施鸿鄂就去世了,去世时正好74岁!
总归来说,这也是从年轻时就陪在自己身边的丈夫,突然身边少了一个人,自己也肯定是不舒服的啊,所以她每次在纪念丈夫的时候,就会把丈夫生前唱的歌拿出来听听,已解自己相思之苦。
如今朱逢博已经87岁了,虽然早就不唱歌也不带学生了,但她似乎生活的也比较惬意。就是她的独子也生了女儿,平常的时候孙女会陪在朱逢博的身边,亦或者浇浇花、养养草之类的,日子别提多滋润了。
不过据说今年12月18日和19日的上海音乐厅中,朱逢博在屠巴海的指挥下,带着新一代年轻歌手一起合唱了《我的祖国》!
另外,还有一些歌手们在也唱了她的一些代表作,就比如《白毛女》之类的作品。
算起来,朱逢博的这一生也算是平安顺遂的度过了一生,先是父母的精心培养,而后又是丈夫的陪伴。
只是唯一的难题,恐怕就是当时她放弃建筑改学音乐的时候吧!
毕竟那时候自己的梦想只差一年就要实现了,却突然被招到了音乐方面,这若是成功也就罢了,可若是没有呢,亦或者是中途遭遇了一些其他挫折,她的事业也就毁了。
显然,她在选择成为音乐家的时候,根本没有为自己考虑过未来坑会出现的任何一点意外。好在她赌对了,不仅成了音乐界的领军人物,更收获了一段真挚的感情。
信息来源:
朱逢博百度百科
88岁朱逢博重现舞台,她的歌声跨越时代
上观新闻——专访“中国新民歌之母”:最初的理想不是唱歌,还曾帮人拉过大幕.....
人文新华——新华人文印记|她的歌声曾响彻外国弄堂,后成为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开山鼻祖”
朱逢博:追夫只用了6天,丈夫去世后,她独守骨灰盒生活16年 真爱的坚守_新闻频道_中华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