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杰

人们公认的吕剧雏形最早出现在博兴、广饶,时间大致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至20世纪头十年。

我来到黄河入海口这片广袤的富饶之地,走进吕剧的故乡,倾听发生在这里的那些与吕剧有关的故事,感受历史与地理变迁以及民间习俗,为吕剧注入的无尽动力。

吕剧的前世今生

我接触吕剧算早,邻家一位老人是在煤矿工作的技术员,他还是一位票友,喜欢听戏,为此置办了一台留声机,买了一些唱片。老人家的留声机不轻易示人,只有我们这些孩子去了,才得以听一段听不太懂的戏剧。老人说这叫吕剧,从此我记住了吕剧,记住了吕剧名戏《李二嫂改嫁》《借年》等,还慢慢学会了其中一些唱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后,戏曲园地百花争艳,我有幸坐在剧场观赏郎咸芬、李岱江等大师演出的吕剧,感受吕剧唱腔中的高亢、情致,以及剧情中朴实无华,犹如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深感这就是植根于齐鲁大地的戏曲文化和人情世故。

我来到黄河入海口这片广袤的富饶之地,走进吕剧的故乡,倾听发生在这里的那些与吕剧有关的故事,感受历史与地理变迁以及民间习俗,为吕剧注入的无尽动力。在此捋一捋它的前生今世。

吕剧是山东的地方大戏种,历史悠久、流传甚广,不仅在齐鲁大地,还传布全国多个地区,无论地域还是数量,都已经超出山东本省范围,影响甚大。

常有人问及,吕剧是以山东地区文化为底本,兴起壮大的地方戏种,为什么没有像粤剧、沪剧、越剧、豫剧、秦腔那样,有一个显著的地方性名称,如可以称之为鲁剧或齐剧,而是叫一个听上去与山东毫无关联的吕剧。

我想首先这应该是与吕剧的起源有密切关系。毫无疑问,每一个戏种,包括荣升国剧的京剧,也是从1790年徽班进京之后受到皇亲国戚追捧加持,才从田间地头、走街串巷的表演形式摇身一变,登上“大雅之堂”的。吕剧亦然,它是由民间艺术,尤以山东琴书为主演化而来的,其实就是一种易唱易演的民间说唱形式的曲艺,以家庭为演出团队,主角多为夫妻两人。形式也很多元,开始时没有统一的服饰要求,没有相对完整的剧本,大概就是在差不多的套路之下,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演到哪儿的即兴表演。

人们公认的吕剧雏形最早出现在博兴、广饶,时间大致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至20世纪头十年。这是一片地域广大的黄河泛滥区,荒灾、水灾频仍,北抵渤海,地势低洼平坦,海水不断侵袭,形成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块。百姓生活艰苦,一年有半数以上的时间不得不外出要饭、养家糊口。

如此窘况之下,此地民间艺人四处流浪、卖艺讨饭。有据可查的是,1880年山东琴书传入乐安(今广饶县)北部地区,1900年时殿元首次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改为化装戏演出,首创化装洋琴。博兴县的民间艺人孙中心、张连信等先后粉墨登场。据说,开始时上演的只有《十大爱》这一出戏,唱腔有“摇调”“凤阳调”等40多种,后又逐步汇集成“秧光腔”。伴奏乐器从过去的单弦琴或二弦琴,发展到用四胡琴,节奏是打梆子。民国初年增加了洋琴和坠琴,唱腔逐渐从“秧光腔”改造为“坐腔洋琴”,并进一步发展到“上装洋琴”。

“驴戏”为吕剧最早雏形

在吕剧的成长过程中,当地艺人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孙中心少时学唱过京剧、梆子戏,还弹得一手好琴。他善于思考,将京剧和梆子戏里的锣鼓经运用到“上装洋琴”中,丰富了唱腔音调,使之更加悦耳动听。他还亲自改编了几部有影响的传统剧目,像《看瓜园》《李怀玉借妻》《丁僧扫雪》,以化装演出的“上装洋琴”形式,同其他艺人搭档在庙会演唱,行话叫“会戏”。

1911年春节,孙中心和张连信在博兴县的刘官村演出《王二赶脚》,两人创造性地用纸糊了一头毛驴,系在戏中主角二姑娘的腰上,扮演骑驴的形象,十分逼真,并借鉴天仙韵腔演唱,轰动一时。稍后,时殿元也以同样形式演出《王二赶脚》,极大吸引当地民众,并形象而口语化地把这出戏叫作“驴戏”。

当地唱出名堂的艺人们,开始为“驴戏”寻求更为广阔的舞台,他们尝试抱团打天下,联合起来到省府济南一展身手。济南历来有“说唱戏曲码头”之说,唱得如何,就看能否闯过济南府这一关。

1923年广饶县老艺人时殿元的侄子时克远和李同庆等人最先试水,勇闯济南府,上演《吕洞宾打药》,好评如潮、过关成功。之后博兴县刘官村的一批艺人纷纷投奔而来,演员队伍更加优良,很快在济南站稳脚跟,完成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华丽转身,叫响全省,成为与其他戏种既相媲美又互有竞争的一方大戏。

“驴戏”唱响济南府,对来自乡下的民间艺人是一个极大鼓舞,可是“驴戏”名称作为其民间称呼,或是“小名”,还是可以的。若要继续往外发展,“驴戏”这一名称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戏迷的审美要求。艺人们开始考虑一个既符合戏种本身特点和源头,还要朗朗上口,体现戏种内核的名头。

“驴戏”在济南府演出时主打剧目是《吕洞宾打药》,由于吕、驴同音,有人建议将“驴”改为“吕”,称为“吕戏”岂不更加贴切,也多了雅气,于是“吕戏”在济南府首次打出旗号。

王统照为吕剧定名

济南府的“吕戏”在其家乡还是被叫做“驴戏”,此“吕戏”亦非现在之“吕剧”。“吕剧”正式的定名来自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吕戏”的扶持、推广,吕剧得以迅速发展,影响越来越大。这里就要隆重介绍出一个具有决定性的人物,他就是现代文学著名作家王统照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统照1946年入职山东大学文学院文史系,后为中文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出任山东省文教厅副厅长、山东省文化局局长,兼任山东省文联主席。他是一位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的领导者。

对于源自民间,亟需政府扶持的吕戏,王统照同样倾注心血,从曲目编排、演员培养、剧团设置、经费来源无不过问。刘官村是第一个叫出“驴戏”名号的原地,也是培养出大批演出人才的“驴戏”之乡。很多戏目,如《锔大缸》《李二打纺车》《唐二卖干草》等都是在刘官村首演,并一炮走红。有人戏称,刘官村的大人小孩都能哼上几句“驴戏”,这里的人说话都是“驴戏”味。

上世纪50年代初,为了表彰刘官村一带民众对“驴戏”艺术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博兴县报请省政府批准,将刘官村周边的几个自然村,作为一个行政区名称,叫做“吕艺乡”。山东省文工团(山东省吕剧团前身)派出郎咸芬、张斌等演员、编剧到刘官村采风,与民间艺人共同探讨“驴戏”改革创新,并吸收村里的五名女演员参加山东省文工团。

山东省文联成立地方戏曲研究室,排演的第一个剧目是后来流传广泛的《小姑贤》,同时改编了《李二嫂改嫁》晋京演出。王统照指导得方,以胸有渊博的文史知识,丰富多样的中外戏剧见闻,将一种来自民间的地方戏,引入顺畅的发展方向。

吕戏之路越走越宽,但名称不统一却成为其阔步向前的狭窄瓶颈。当时官方对“吕戏”的称呼叫作“化装扬琴戏”,1951年山东省第一个化装扬琴专业剧团“济南市鲁声琴剧团”成立。王统照听了以后,感觉“琴剧”不仅不能代表这种戏剧发源、成长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无法表现出与齐鲁文化内涵相关的元素,由于几乎所有剧种伴奏都要用各种琴,没有突出山东地域特色,名称难以在全国叫响。

王统照召集各路高参广泛征求意见,最后一锤定音:“吕剧”,洪钟大吕,让吕剧以洪亮的声音和高昂的气势,唱出吕剧之美、之庄重、之高妙。既尊重民间过往习惯,“驴戏”也好,“吕戏”也罢,甚至包括一些地方的“捋戏”叫法,又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为壮大吕剧、唱出山东打下良好根基。

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济南市鲁声琴剧团改名为济南市鲁声吕剧团,标志着吕剧向着繁花似锦大步而去,由此,掀起了吕剧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1953年11月,重新改编的吕剧现代戏《李二嫂改嫁》在济南大观园电影院上演,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成为吕剧繁荣普及的重要标志。各地吕剧团由县到地区纷纷成立,一方面排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戏,同时上演一些成名大戏,像《李二嫂改嫁》《小姑贤》《借年》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1954年《李二嫂改嫁》参加华东首届戏曲会演,斩获多个奖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李二嫂改嫁》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艺术片,成为吕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吕剧表演艺术家和戏剧创作人才,代表人物有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张斌等。尤其是张斌致力于吕剧音乐研究,创演了《小姑贤》《李二嫂改嫁》,为吕剧音乐的创新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吕剧的初生充满了艰辛,代代艺人孜孜以求,吕剧的跨越因王统照的远见卓识更上一层楼。行文至此,听一段吕剧名戏,《李二嫂改嫁》或《借年》《小姑贤》,“洪钟大吕”,没有其他文字可以如此形容贴切了。

坐落在广饶县城里的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很清晰的记录了这段历史。

(本文作者为高级记者,媒体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