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人。宋咸淳中,以诗名,与白珽湛渊并称于吴下,人谓之「仇白」。一时游其门者,若张雨、张翥、莫维贤,皆有名当时。元至元中,部使者强以学职起之,为溧阳州学教授。以杭州知事致仕。

自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其为诗尝曰:近体吾主于唐,古体吾主于《选》,往往于融畅圆美中,忽而悽楚蕴结,有《离骚》三致意之馀韵。晚年谢事,乐于湖山泉石间,多与方士游名山胜地,佛刹灵区。足迹所到,辄有题咏。

释妙声谓其诗冲远幽茂,而静退閒适之趣溢于言外。释弘道赠诗云:「吾爱山村友,诗工字亦工。波澜唐句法,潇洒晋贤风。」僧守道赠诗云:「朝野遵遗老,山村有逸民。书传东晋法,诗接晚唐人。」似是为山村写照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夜和陈道士韵 其一 宋末元初 · 仇远

焚香读易乐閒居,参订先天太极图。

人道三分程氏传,较他汉上有差殊。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诗人在室内焚香阅读《易经》,同时研究先天太极图。这两件事情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其中《易经》象征着哲学和宇宙观的深邃,而太极则是道家哲学中阴阳调和的代表。诗人通过这些活动寻求心灵上的平静与智慧。

“人道三分程氏传”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先贤程颐的儒家思想有所研究,并且认为这种思想在人性论上有着独特的见解。最后一句“较他汉上有差殊”则是说这些思想与汉代以来的其他学派相比,有其独到之处。整首诗通过对个人修养和文化传承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文人墨客在乱世中的精神追求和内心世界。

仇远作为宋末元初的文学家、书法家,其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时代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也不例外,它通过对个人研读经典、探讨哲学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夜和陈道士韵其二宋末元初 · 仇远

闻道孤根暖已回,扶筇携酒出山来。

数花羞涩西坡上,也当春风一度开。

这首诗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听闻春暖花开后,带着酒壶走出山野,欣赏西坡上羞涩绽放的花朵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向往。

首句“闻道孤根暖已回”点明了春天的到来,诗人通过“孤根”这一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草木生命力的复苏和春天的生机盎然。次句“扶筇携酒出山来”则展现了诗人出游时的愉悦心情,他扶着拐杖,带着美酒,走出山间,去感受春天的美好。

后两句“数花羞涩西坡上,也当春风一度开”则将笔触转向西坡上的花朵,它们羞涩地绽放,却也应当在春风的吹拂下尽情怒放。诗人通过花朵的形态,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春天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自然,展现了诗人仇远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力和希望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夜和陈道士韵其三宋末元初 · 仇远

石铫溪芽活火烹,旋烧败叶带枯藤。

路遥难递中水,且试梅花涧底冰。

这首诗以冬夜煮茶为主题,通过描绘煮茶的场景和所用的材料,展现了诗人对茶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首句“石铫溪芽活火烹”点明了煮茶的工具、材料和火候,石铫的保温和煮茶功能,溪芽的新鲜和自然,以及活火的旺盛和恰到好处,共同构成了煮茶的美好场景。

次句“旋烧败叶带枯藤”则进一步描绘了煮茶时的火焰和氛围,火焰炽热,连枯藤败叶也一同燃烧起来,形成了热烈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他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和力量。

后两句“路遥难递中水,且试梅花涧底冰”则表达了诗人对名贵泉水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虽然路途遥远难以递送中水,但诗人并未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姑且试试用梅花涧底的冰水来烹茶,这既是对茶的热爱,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夜和陈道士韵其四宋末元初 · 仇远

三白先春慰客情,瑶林照耀夜窗明。

浅斟低唱痴儿女,那得工夫问雪声。

这首诗以冬夜为背景,通过描绘雪花、瑶林、夜窗、儿女等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庭温馨氛围的珍视。首句“三白先春慰客情”以雪花为象征,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并给远方的客人带来安慰和温暖。次句“瑶林照耀夜窗明”则进一步描绘了雪夜的美丽和温馨,晶莹剔透的冰挂或雪花如同瑶林一般映照在窗户上,使得室内变得明亮而神秘。

后两句“浅斟低唱痴儿女,那得工夫问雪声”则转向了家庭聚会的温馨氛围。家中的儿女轻声歌唱或浅酌低饮,沉醉在这美好的时光中,哪里还有时间去倾听雪花飘落的声音呢?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家庭聚会的欢乐和温馨,也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享受。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脱俗,展现了诗人仇远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庭温馨氛围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快乐和平静,表达了诗人在严冬之中仍能找到美好与平静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