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着力发扬师范教育传统,实施特色发展战略,稳步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作者 | 邱利民

浙江师范大学校长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教育强国对高校和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既需要“全能选手”,又需要“单项冠军”,推动高校分类特色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高校而言,特色就是优势,就是活力,就是核心竞争力。作为地方师范院校,浙江师范大学着力发扬师范教育传统,实施特色发展战略,稳步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强化师范特色,打造卓越人才培养示范地。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守师范教育之正,是一所师范大学应有的使命与担当。浙江师范大学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强化师范特色,走在全国教师教育前列”,聚力培养未来教育发展的引领者和教育家,打造未来卓越教师培养新标杆,学校师范生占比始终保持在60%以上。

学校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赋能师范教育。深化“人工智能+”教师教育改革,构建面向人机协同的教师教育课程新体系,将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的知识和能力纳入师范生通识教育体系;推广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与海康威视等企业联合研发教学能力智能评测系统、一体化教学能力分析测评体系等,面向全校师范生开放使用;支持面向未来教育实践场景的硬件升级,新建一批“AI+教学方法”智能实验室和未来教室,强化师范生人机交互能力、学习指导能力、有效德育能力培养等。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铸两代师魂树两代师表。作为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学校将师德师风培育融入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形成了具有浙师特质的“五航”师德文化,构建了可以复制的师德师风养成机制。深化师德引航,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习实训等方式,将优秀教师典型选树、宣传、宣讲等作为师范生的“立德·育德”能力养成的有效途径,在“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代接着一代干”中实现师道赓续和传承。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引领和服务浙江基础教育。深入推进教育共富十大行动,聚焦山区海岛25县教育服务,构建彰显浙师担当的教育共富模式,为浙江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赋能。

强化非洲特色,打造服务国家战略举措新高地。非洲研究特色是浙江师范大学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综合性、高水平、特色鲜明”发展方向,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重中之重。学校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复信精神为指引,持续关注中非合作大局,倾力服务国家战略,精准对接政策需要,切实扛起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浙江师范大学深耕非洲研究数十年,形成了非洲学术研究、汉语国际推广、涉非人才培养、对非校际交流、中非经贸合作五大领域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精准对接区域需求,持续推进校地共建,进一步深化对“达累斯萨拉姆共识”的研究与实践,持续优化“学科建设为本体、智库服务为功用、媒体传播为手段、扎根非洲为前提、中非合作为路径、协同创新以赋能”的“六位一体”集成建设路径,持续擦亮非洲研究特色;要持续密切对非交流交往,中非携手全力培养一流队伍,不断发现人才、引进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接续培养后备人才;要以成功获批国家首批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契机,整合打造面向国家对非战略与浙非经贸发展的非洲区域国别研究学科专业群,持续办好非洲区域国别学本科实验班,加强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博士点,实现本硕博贯通培养;要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以专班式运作聚智聚力,推进区域国别学一流学科建设。

强化科创特色,打造区域创新发展策源地。在高等教育开启全面社会服务的新时代,浙江师范大学积极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强化统筹、汇聚资源、优化布局、精准服务,持续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中展现新作为,主动融入地方“港”“廊”“链”建设,形成大学、学科、人才与区域、产业、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写好服务经济社会与教育文化发展的高校答卷。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地方新质生产力。重点围绕数理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打造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中心、应用交叉研究为导向的高能级大平台,布局前沿交叉学科增长点,对接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积极推行“揭榜挂帅”等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加大“卡脖子”技术攻坚力度。深化校地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源头创新—概念验证—技术孵化—产业落地”的科创路径,与金华共建数理医学院、浙江光电子研究院,推动“产业光源”大科学装置入选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推进“百博入企”“科技特派员”“技术经纪人”等项目,围绕智能教育、绿色制药、医学图像等科创领域,打造“一学科一产业、一学院一品牌”。担当文化传承创新使命,赋能地方文化高质量发展,凝练新文科特色,将卓越学术与卓越服务深度融合,发挥浙学传承与地方治理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作用,在赋能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文旅产业融合等领域彰显浙师力量。

欢迎订阅《中国教师报》

我们一起携手成长!

感谢阅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朋友圈】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白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