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花鼓戏简介
湖北花鼓戏是指流行于湖北省各地的花鼓戏的统称。据《中国戏曲志·湖北卷》记载,湖北的花鼓戏剧种有楚剧(黄陂、黄孝、西路花鼓戏)、荆州花鼓戏(旧称沔阳花鼓戏又称天沔花鼓戏)、东路花鼓戏(麻城、红安等鄂东)、襄阳花鼓戏(枣阳、宜城花鼓戏)、随县(随州)花鼓戏、远安花鼓、郧阳花鼓戏和黄梅采茶戏(黄梅花鼓戏)、通山(阳新)采茶戏(兴国花鼓戏)。尤以楚剧(黄陂花鼓戏)最为著名代表湖北花鼓戏。
1956年,武汉市楚剧团成立湖北高腔(清戏)挖掘小组,记录了麻城高腔(麻城清戏)《古城会》、《拜月》、《三元记》、《鹦鹉记》等近百个剧目和唱腔曲牌,随后又搜集了钟祥高腔(钟祥清戏)剧目和曲牌。
1965年扬铎遗稿《楚剧形成在武汉》:楚剧的前身是黄陂花鼓戏,为湖北民间小戏之一种。在湖北各县流行的花鼓戏,派别甚多,如天沔花鼓、远安花鼓、钟祥花鼓、兴国花鼓,各处随地异名,更有所谓东路花鼓、西路花鼓等名目,这都无非是由花鼓灯戏等演变而来。黄陂花鼓戏盛行于黄陂、孝感一带,大约在清代中叶道光年间,汉口就有黄陂花鼓戏的演出。
《中国戏曲志·湖北卷》
东路花鼓戏简介
东路花鼓戏是鄂东地方戏曲剧种。原称哦呵腔,后称东腔,俗称东路子。“东路”是相对“西路”而言,以新洲县举水为界,举水以西,黄陂、孝感等地流行的黄孝花鼓戏是西路子花鼓戏,遂称举水以东地区流行的花鼓戏为东路子花鼓戏,罗田、英山等地又称采茶戏,麻城旧称迓戏。1949年后统一定名为东路花鼓戏。
2008年麻城东路花鼓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保护项目
麻城花鼓戏又称“东路子”,唱腔有“东腔”、“二高腔”、“二行”、“对腔”、“叹腔”和“小调”等,剧目有《卖花记》、《珍珠塔》、《告堤霸》、《闹公堂》等。
东路花鼓戏起源
东路花鼓戏形成于浠水、罗田、英山、麻城等地,后复流传至黄冈、红安、黄石、大冶、鄂城等地。【注:流行在湖北东部麻城、蕲春、罗田一带。】浠水始终称哦呵腔,麻城则称迓戏。道光二年(1822)《黄安(今红安)县志·风俗篇》载:“近有不可训者二:曰呀(迓)戏、曰影戏。子弟不列于梨园,节奏不谐乎弦管。呀戏演于昼,其词淫,其态媚,观之易迷;影戏演于夜,其词俚,其音土,听之易晓。价廉费省,便于集事,故一村乍停,一村复起。男女辐辏,乐此不疲。荒职业而坏人心,莫此为甚!昔河西之讴始于王豹,齐右之歌侣自绵驹,今田夫牧竖竞习其曲矣!”这段话反映了官府对“田夫牧竖”所唱迓戏的诋毁,同时也反映出道光初,迓戏已趋成熟兴旺。知名艺人戴桂亭的师父余八(余柯喜)生于咸丰十一年(1861),师爷名柯八爹是清道光间生人,师爷以上可以察知的还有两辈艺人。此亦可为剧种形成不晚于道光之佐证。
道光二年(1822)《黄安(今红安)县志·风俗篇》:十三、十四、十五夜,比屋张灯放烟火,复有烛龙大小十数条,锣鼓前导,俗以此压灾驱疫。次有采茶灯,择童男十二为女妆,各擕灯一具,谓之茶娘。自正月至十二月,月各一曲,以采茶二字起兴,竹枝体也。城乡妇女于十五日相率联游,谓之荡元宵,亦谓之走百病。群儿鼓吹,廵城逰戏,谓之打得胜鼓。沿山徵逐,谓之赶毛狗。兔女儿则迎紫始仙以卜,谓之七姑娘。
注:接着是采茶灯,挑选十二名童男装扮成女子,每人携带一盏灯,称为茶娘。从正月到十二月,每个月都有一首曲子,以“采茶”二字为开头,属于竹枝词的体裁。
戴桂亭,男,1888年出生,1966年逝世,东路花鼓戏演员,工花旦,并通晓老旦、生、丑各行技艺。黄安县(今红安县)人。幼孤,八岁流落麻城,被东路花鼓子艺人余八、李九收为弟子。他志趣广泛,注重识字读书,观察生活,丰富表演。还从清戏、汉戏中吸收营养。讲究“演龙须像龙,演凤须像凤”。一生所演剧目上百个,尤以《细姑贤》、《何氏劝姑》、《闹公堂》、《游四门》、《血手印》、《扯伞》等著称。在《细姑贤》中饰李管氏,乡土气息浓郁,以“三哭三笑三变脸”的表演,塑造了一个既疼女儿又虐待媳妇的农村妇人形象。1964年,他年过八旬,仍以此剧为湖北省暨武汉市文艺团体作示范演出,获得好评。饰《血手印》法场祭子的凌有安,演来悲怆痛楚,感人至深,每唱到“白发反送黑发的终”一句,眼泪刚好滴落在“终”字上。1944年他已六十一岁,饰《扯伞》的王瑞兰,鹤颜浩首扮演二八闺秀,其跺步、翻身、磨盘式跌坐,表演得干净利索,风采不减当年。戴授徒甚多,得意门生有詹象宜、邹鑫、刘玉清等。为丰富东路花鼓戏尉目,他从汉剧中引进了《四进士》、《三哭殿》、《二进宫》等剧目,并以自身的实践,发展了东路花鼓戏的声腔。他为人正直,敢与邪恶斗争,曾几次蹲过国民党政府的监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参加组建麻城县东路花鼓戏剧团。1956年,获湖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省文化局奖状。晚年述录了《双揭榜》、《三鼎甲》、《卖花记》、《血手印》等大小剧目六十个,其中四十个刊用在《湖北地方戏曲丛刊》编印本上。1966年10月,病逝于弟子邹鑫家中。一生未娶,无嗣。
东路花鼓戏的当家主腔为东腔,原称哦呵腔。东腔源于鄂东畈腔、薅草歌、秧歌等,板式丰富,使用广泛,常与对腔、二行、火攻、四平、叹腔等转接。百分之七八十的剧目用东腔演唱。剧种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清戏与汉调的影响。另一主腔二高腔就是受清戏影响而形成的。鄂东在入清以来盛行清戏,活动历史很长,迓戏移植了清戏的《白兔记》,《拜月记》等剧目,并用二高腔演唱。二高腔在唱词格式上,是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与清戏以长短句为主的曲牌联缀体相去甚远,但唱腔韵味及曲调风格却与清戏相近,显然是由高腔演变而来。二高腔不仅用于从高腔移植过来的剧目,且广泛运用到其他剧目中,为剧种声腔增添了表现力。《湖北戏剧志》东路花鼓也受到汉剧影响,不仅移植了《四进士》、《赶桃合牌》等剧目,还吸收和借鉴了汉剧的唱腔板式、打击乐和表演艺术。
东路花鼓戏发展
东路花鼓形成初期的戏班多为湾村内的自乐班(业余班社)和时聚时散的季节性班社,初冬起班,翌年农忙散班,称为“打交单”。活动形式,一是唱灯戏,喜庆节日由主东包戏并管饭;二是唱会戏,包场不管饭;三是“偎火炉挡子”,即寒冬腊月,在山区湾、村演出,吃派饭(分散到各户吃饭),戏价低廉,由湾村凑集点花粉钱即可。这些活动形式,职业戏班兴起后也同时存在。
据老艺人回忆,同治、光绪年间已有职业班社到豫南和安徽金寨等地演出。演出中很多足本戏,谚云:“来的来,去(读四音调的ke音)的去,不是《红绣鞋》(《桂花树》),就是《卖花记》”。鄂城、大冶、成宁等地老艺人反映,很多本戏如《牌环记》(即《拷打红梅》)、《越墙破镜》、《罗帕宝》、《凤凰记》、《白布楼》、《吐绒记》(即《小乌金》)、《卖水记》、《双花记》(又名《小卖水》)、《双捅柳》、《雷公报》(即《雷打谢光耀》)等均为东路花鼓戏艺人所传教,演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也有一些从皮簧剧种移植过来的本戏,如全本《王宝钏》、《四进士》、《反八卦》、《朱砂印》等,光绪年间已见演出。折戏中用二高腔演唱的剧目:《扯伞》、《拜月》、《捧盒》、《拷寇》、《井台会》、《磨房会》、《开元寺》、《杜公送子》、《打猎回书》等,受高腔本影响,唱词动情,比高腔本通俗,易唱易学。
清末民初,群众在田里插秧时,时兴唱儿句《打猎回书》。这些剧本脱胎于高腔本的痕迹比较明显,如《扯伞》中,蒋世隆唱[二高腔]:“走不动来缓缓挨,汗巾罗帕卷起来。钮扣松、裙带解,足下褪脱红绣鞋。头上取下金风钗,足下拨出砂子来,(数板)松松裹带拔拔鞋,又好走、又好挨,我带娘子一路奔走山崖。”明显脱胎于消戏《奇逢》本:“劝你八幅罗裙高扎起,缠足带儿松放开。汗巾与你抹香腮,头上取下玉簪来,玉簪儿轻轻拨开红绣鞋。”
2007年罗田东路花鼓戏(东腔戏)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清末民初,东路花鼓戏仍呈兴旺景象,职业和半职业戏班增多。如麻城一地先后就有盛家园班子、桂花亭班子、尉家嘴班子、骆驼石班子、袁家河班子、斑竹园班子等十几个班社、罗田先后就有:黄二结班子、方海清班子、邓国良班子、潘凤仙班子等十多个班社。有一批常年在外演出和教场的专业艺人。知名艺人有曾三六、余八、戴桂亭、潘风仙、熊德卿等,麻城谚云:“吃鸡要吃鸡胯子,看戏要看戴哈子(戴桂亭绰号)”,“不管有米无米,看戏要看秋瘌痢(熊德卿绰号)”。潘凤仙是驰名浠(水)、罗(田)、英(山)一带的旦脚。这些戏班和艺人演唱活动所到之处,除鄂东及鄂东南部分地区外,还远达豫南的潢川、光山、商城,安徽的金寨、霍山等地。
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前后,东路花鼓戏艺人活动日益困难,屡遭禁演,地方保甲乡丁趁机敲诈勒索,抓班子,要赎金,没收行头。潘凤仙在1931年一年内被抓九次,左腿被打折,行头全部被没收。其后,西路花鼓戏(楚剧),因配有胡琴伴奏,受到欢迎,迅速流传各地,东路花鼓戏流行地区先后改唱西路花鼓戏。东路花鼓戏艺人也多兼唱或改唱汉剧或楚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剧种已渐趋没落。
东路花鼓戏传统剧目约近三百个,除上述外,还有打锣腔系剧种共有的以张德和、喻老四为主的反映鄂东地区人和事的剧目。东路花鼓戏先后挖掘、整理了《白蛇传》《御河桥》《李慧娘》《井台会》《大闹公堂》等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移植上演了《江姐》《山乡风云》《南海长城》以及八个样板戏。并产生了自己的创作剧目,其中有麻城乡土剧作家梅基癸创作的《两个队长》《半边天》《桃花岭》《田秀秀》《王老黑收税》等剧目,也有东路花鼓戏剧团集体创作的《盘点》《神兵天降》《暴动联络员》等剧目。表演行当以小生、旦、丑为主,后分生、正旦、丑、花旦、小生等,其他角色,采取兼行代角办法,生角代末角(老生),正旦代老旦,老旦兼摇旦,丑行代花脸。当家行当仍为花旦和小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麻城成立了东路花鼓戏剧团。配上了管弦乐伴奏,与人声帮腔并用,发展了传统演唱特色。整理的传统剧目《打猎回书》、《杨三笑》、《井台会》、《陈琳捧盒》等以及创作的现代戏《盘点》、《神兵天将》均参加过湖北省和黄冈地区会演。戴桂亭曾荣获湖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荣誉奖状。还移植演出了《断桥》、《御河桥》、《屠夫状元》、《血泪仇》、《杜鹃山》等剧目,演出风格更加多样化。农村仍有一批以演唱东路花鼓戏为主的业余剧团。如罗田与麻城交界处的陈家山(今属罗田县胜利区,旧属麻城县东八闾),业余剧团已相传八代人,第二代业余艺人为陈兴太(1845-1927)。第四代老艺人陈启昌(1907- ),至今仍能演出。东路花鼓戏在鄂东一带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音乐之乐队(东路花鼓戏)
乐队,早期只有武场,人员很少,素有“二人五样响”之说。即一人掌鼓、板,一人“打夹手”(锣、钹),小锣由演员兼打。自配上弦乐伴奏后,乐队有了文场,乐器以板胡或高胡为主,另有月琴、琵琶、三弦、二胡、笛子、唢呐等民族乐器。在大本戏和创作、移植的剧目中,还增加了大提琴、长笛、单簧管等西洋乐器。具有本剧种特点的锣鼓点子有东腔、二行、二高腔中的[十三大锣]、[靠腔锣]、[二行锣],以及[梗子]、[画眉下架]、[八哥洗澡]等。还有在唱腔开唱前的[吊锣],也是常用的锣鼓点子。
东路花鼓戏音乐唱腔
东路花鼓戏的唱腔,分正腔、小调两类。正腔类曲调属板式变化体;小调类曲调多用于生活小戏,为一戏一调(或数调)或专曲专用。原为锣鼓伴奏,人声帮腔,1961年始配上丝弦托腔。舞台语音以麻城方言音调为主,声调有六类。其语言调值见下表:
正腔-东腔
正腔类唱腔有东腔、二高腔、对腔、二行、火攻、四平、叹腔。东腔板式多样,表现力强,特色鲜明,使用广泛,素有“当家腔”之称。
东腔分男腔(宫调式)和女腔(徵调式)两种,男女唱腔结构相同。曲调分为起腔、上板、迈腔、落腔四个部分,上板后,则以上下句反复演唱。上下句均为四板,多是第一板为“消板”(头眼)起唱,第三极为“消板”开口,第二、四板则为“顶板”开口。也有“上句三板,下句四板”或“上句四板,下句三板”等变化。例如:
正腔-二高腔
二高腔曲调优美,音调富有浓厚的湖北清戏的韵味,并多用于《白兔记》、《拜月记》、《捧盒》、《拷寇》等戏中。其唱腔结构以上下句为基础,分为起腔、正板、煞腔三个部分。二高腔的唱词以七字或十字的对称句式为主,夹以少许三,五字的垛子句。唱腔为上句落“5”音,下句落“2”音,煞腔又多落在“5”音上。起腔和煞腔部分,行腔时伴以“人声帮唱”与“锣鼓裹腔”。韵味醇厚。例如:
正腔-对腔
对腔,为男女对唱形式。唱腔以女东腔为主,曲调平稳舒展,只有一种一眼板(2/4拍),多用于询问答对的场面。
正腔-二行
二行,旋律流畅,节奏紧凑、仅一种一字板(一板一眼或有板无眼),唱腔结构也有起板、落板。男女可分腔演唱,也可同唱女腔。曲调叙事性强,可独立成段。
正腔-火攻
火攻,分为有板无眼和散板两种,适于表现紧张,焦急的情绪。
正腔-四平
四平,为四句头绪构,男女同腔,宫调式。曲调明快流畅,板式有一板一眼和一板三眼两种。
正腔-叹腔
叹腔,为上句落“5”,下句落“1”的两句头式。腔调深沉悲怨,多用于“苦戏”中的女性演唱。只有一种一板三眼的板式,变化不多,一般唱词不长,能独立成段,也可转接其他人物的唱腔。
小调(东路花鼓戏)
小调又称彩腔,曲调丰富,调式多样。有[花挑]、[庙音]、[讨学钱],[十绣调]、[放午学]、[撇笋渊]、[补背褡]、[站花墙]、[卖棉纱]、[补缸调]、[赶花郎]、[摆酒词]、[叹五更]、[麻城调]、[撒帐调]等数十种。小调多用于“三小”行当的生活小戏,也可作大戏中的插曲和伴奏音乐使用。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湖北卷》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戏曲志 湖北卷》1993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