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百度和吉利共同合作打造的极越汽车爆雷事件引发舆论风波,随着连锁反应的持续,极越车主未来的售后保障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事实上,我国目前因为种种原因面临售后、维修难题的新能源车辆早已达数十万计。而从行业角度分析,在主机厂倒闭破产后无法履行售后职能、传统汽修企业不具备相关专业能力的情况下,独立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服务平台,越发凸显其重要性。但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的汽车维修服务企业约80万家,而独立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企业不足1万家,具有专业、规范、体系化的三电系统精准维修能力的企业不超过5000家。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蓬勃日上,售后服务市场为何发展滞后?行业服务大缺口下,意欲入局的企业又该从何切入?作为国内较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独立售后服务市场的代表企业之一,山东易维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对外品牌:电动工坊)或许能提供一些“真经”。

满足市场刚需,单店月营收额超30万元

“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员工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地工作,以前晚上7点就关门了,现在得忙到9点多。”岁末年终,电动工坊武汉中心店总经理易国军开启了“冲刺时刻”,他经营的门店作为国内稀缺的、能够提供新能源三电系统精准维修服务的独立第三方企业,是当地很多新能源网约车、已倒闭车企的车辆及中低端新能源车主们的聚集地。

不同于品牌4S店的售后维修服务,易国军汽修店里的服务优势,天然对新能源车主友好。首先就是效率问题。易国军向记者解释:“一般新能源车辆出现故障在被4S店接收后,核心部件需要返厂修理或更换,返厂过程时间较长,常常需要按‘月’来计算。而在我们门店,故障车子随到随修,即便是复杂的电池包维修,也仅需要三五天时间。”

这就直击广大“视时间为金钱”的网约车车主们的痛点。而对于那些已破产倒闭品牌车企的用户来说,“第三方专业维修”解决的则是刚性需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宣告破产,其中仅威马一家就有接近10万名车主成为“弃儿”。尽管商务部出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规定,供应商应保证停产车型至少10年的配件供应以及相应售后服务,但实际执行起来却是遇阻重重。多数情况下,以电动工坊为代表的第三方新能源汽车专业维修平台会成为这些车主们的最终去处,承接的是妥妥的“蓝海”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动工坊外景

“我们的主力员工拥有近20年的传统汽车售后市场服务经验,又经过了电动工坊总部的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技能培训和认证,所以维修时对故障车辆的品牌、车型、故障类型均不设限。”易国军坦言,电动工坊的专业精准维修模式与4S店的动辄“以换代修”形成鲜明对比,既节省了车辆维修成本,也间接解决了新能源车主续保难、保费贵的问题。

效率高、成本低、竞争对手少……种种优势让易国军的新能源汽车维修生意越做越红火。自2021年底加入电动工坊全国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服务网络以来,易国军的门店每月业务单量都超过200单,营业额能达到30万元以上。

而将易国军所在的门店个例映射到全国市场,电动工坊品牌自2021年6月成立以来,迅速以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体系化运营服务席卷国内市场,目前已在上海、江苏、浙江、重庆、四川、福建、广东……等多省份设有分/子公司,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28个省份、150+城市,目前在中亚、东南亚地区的海外服务网点也正筹建中。

填补行业缺口,持续培育人才数万人

既然新能源汽车第三方专业维修服务不可或缺,那为何仍少有企业涉足?专业人才缺乏、服务运营体系不健全是问题的“病根”。这一点,电动工坊品牌创始人王浩深有体会。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彼时在传统汽车行业深耕了13年的王浩嗅到了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领域的商机,毅然决定辞职创业。但没想到,创业的第一道坎就是找不到“队友”和“知音”。2019年4月,项目在青岛启动前期测试,很多传统汽车行业朋友劝他:“新能源汽车发展不起来,即使发展起来,我们这些人的技术也干不了”,对新生事物既轻视又自卑。公司历经近半年时间,才在青岛招聘到第一位技术员工。

“新能源汽车属于复合型的机械+电气+电子产品,与以机械形态运转的传统燃油车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和运行逻辑,因此所需要的维修技术人员既需要精通电子、电学知识,又需要懂机械系统结构原理,还需要能够熟练操作精密严谨的检测工具,同样需要新型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王浩坦言,这对于一个快速发展仅十余年、尚不成熟的新兴行业来说确实是个难题。

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预计有103万人,103万人才缺口中,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人才就占了80%,相当于82.4万人,而目前我国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技能人员不足10万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传统汽车维修企业近百万家,从业人数上千万人,但目前大多数门店进店服务台次和收入在持续下滑,未来传统汽修人员的发展机会越发狭窄。

正是全面认识了行业的现状与痛点,王浩在创业之初,就将基础工作放在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上:2019年,先是携手国内最权威的汽车行业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通过深入调研、自主开发,推出国内首个《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检测维修技师》行业技能人才认证培训项目;2020年,又与宁德时代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开发了有针对性的多样化实战课程,包括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动力电池检测维修、充电桩运营维护、新能源二手车鉴定评估、新能源汽车估损鉴定等等,开创国内汽车后市场新能源售后服务培训先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动工坊进行实践课培训的学员

为了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项目优先面向传统汽车维修技师进行提升培训,并率先采用“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学员可以先在线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达到相应学时且经过测验合格后,转入线下参与实操培训。在实训中,重点学习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系统的结构、原理、拆装、检测诊断和故障排除方法,及相关的专业设备、软件的操作使用。通过培训考核的人员,将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颁发相关专业技能证书。拿到这些证书,意味着具备了从事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工作的基础能力,对于个人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入行“通行证”。

截至目前,电动工坊已开展行业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数十期,培训认证新能源专业检测维修技师近万人,为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体系化赋能行业未来,从“启蒙者”到“引领者”

“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的痛点简单概括为‘四缺’,缺人才,缺技术、缺标准、缺配件。如果业务着眼点仅仅局限于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那我们和市面上普通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就没有多大区别。”王浩坦言。凭借7年来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的持续研究和探索及5年多来的市场实践,自创立以来,电动工坊以解决行业进化过程中的“四大痛点”为目标,提供了人、车、网、数、标准等一系列别出心裁的创新打法。

“区别于传统的加盟模式,电动工坊是创新服务平台+传统门店改造的共创模式,寻找全国各地有志于加入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的传统汽修门店进行协同合作。”王浩向记者介绍了加入电动工坊全国服务网络的要求和门槛。他分析,传统的汽修门店具备修理多品牌车型的经验和能力,且有相应的场地和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电动化”服务能力的升级改造,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入行成本,另一方面也能使门店快速从“只修油车”到“既修油车又修电车”,一举多得。

以易国军经营的电动工坊武汉中心店为例,该门店在加入电动工坊前,在传统汽修市场耕耘多年,后来依据电动工坊总部的建议和标准,对门店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后,开辟新的服务业态和项目。“地址、人员、联系方式都没有变,即便一些开油车的老客户更换了新能源车,也依然不会流失。”易国军坦言。

除了务实推动汽修门店循序渐进实现转型,电动工坊还积极帮助分散于多地的新能源维修站点,连接成为国内首个覆盖多城市的兼容型三电系统专业服务网络。目前,已有睿蓝汽车、三一锂能、欣旺达、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瑞浦兰钧、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大地保险、安诚保险、安盛天平、众诚保险、利宝保险、鼎和财险、58汽车、滴滴出行、高德出行、货拉拉等100余家新能源行业零部件企业、保险机构、出行平台、二手车服务企业,与电动工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电动工坊不但为各地会员维修门店输出品牌、业务、运营管理、技术支持等服务资源,还帮助门店解决了缺客源、缺配件、缺服务授权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浩在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论坛发表演讲

作为行业中首吃“螃蟹”的企业之一,电动工坊持续关注行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空白,更在以实际行动担负着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责任。针对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发展过程中标准缺失、服务不规范的问题,电动工坊积极与相关政府机构、行业组织等开展交流合作,并借助自身在售后服务过程中所掌握积累的服务信息、技术数据和经验总结,先后推动多部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标准规范的建立和落地——参与起草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检测与维修规范》《智能电动二手车鉴定评估规范》《动力蓄电池维修技术人员专业能力要求》等多个行业标准,正引导行业迈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除此之外,电动工坊携手多家国内权威媒体、汽车行业企业,自2022年至今连续三年举办“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高峰论坛”“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运营大会”等活动,不断与行业分享对于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新观察、新变化、新见解;同时,还在着手建立线上化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支持和数据服务平台,加速行业服务的进一步成熟。

从技术技能的“启蒙者”,到服务网络的“布局者”,再到行业协同发展的“引领者”……电动工坊持续探索传统汽车售后市场与新能源科技融合发展的嬗变之道。“就像传统燃油车进化到电动化的跨越,汽车售后服务的新能源化转型势在必行,我们将继续为行业开辟新思路和新方向。”王浩表示。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吕华)